古人规定16两为1斤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改变的?

2024-11-06 05:08: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们常用半斤八两,形容两个事物一样,为何这么说?原来炎黄祖先使用秤十六两为一斤,形容半斤八两一样。上世纪60年代,改16两称为10两称,80年代又为改公斤称,1公斤为1千克,半公斤为5百克,即原1市斤,原1两即50克。追踪祖先为啥定称十六两为一斤?

      传说华夏先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旁边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人一生福、禄、寿。

       据说做买卖的人,如果称东西短斤少两,都要受到惩罚。卖东西少给一两,福星就减福;少给二两,禄星就减禄;少给三两,寿星就减寿。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各地的度量衡很不统一。就拿重量单位来说,有一斤十两的,有一斤十三两的,等等五花八门,种类很多。秦始皇以气吞山河之势统一了六国之后,决定全国统一度量衡。就重量单位来说,他在原来十三两称的基础上统一改为十六两,这就需要在称杆上每斤之间加上三颗星。这三颗星都有自己的名字:第一颗叫作福星,它代表称主人的福份;第二颗叫作禄星,它代表主人的禄量。第三颗叫作寿星,它代表主人的寿命。统一之后,召告天下:国民在给他人称东西时,如果少称一两,就将折去自己的福份;如果少称二两,就会折去自己的福份和禄量;如果少称三两,就会折去自己的福份、禄量和寿命。所以,古人待别人都很厚道,给别人称东西时从不短斤少两。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度量衡不断革新,十六两称又被改为十两称,人们习惯称原来的十六两称为老称,改后的十两称为新称。再后来又统一使用公斤称。但是不管怎么改,福、禄、寿这三颗星却始终保留着,仍然代表着称主人的福份、禄量和寿命,因为人们仍然需要它。强调要买卖公平,不能短斤少量,也是在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因为短斤少两一方面坑害了买方,使人家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坑害了卖方,使他的福份、禄量和寿命遭到折扣,这样一来,损失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