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阻碍” 口诀“增反减同,来拒去留”怎么解释?为什么这样?应该怎么理解

2024-11-01 18:36: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就是说,产生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注:是阻碍,永远不可能是阻止)。于是如果原磁场增大,感应磁场要和它相反;如果原磁场减小,感应磁场要和它方向相同才能起到阻碍作用。

来拒去留:就是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磁铁靠近你,磁场变大,你要阻碍它变大,那就是要拒绝咯!(具体的拒绝方法有使线圈变小且远离磁铁)那如果磁铁远离你,那感应磁场就减小,那你就要留下它(具体做法就是靠近磁铁且有扩张趋势)。 

扩展资料:

楞次定律(Lenz's law)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可以用来判断由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动势的方向。它是由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Lenz)在1834年发现的。

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H.F.E.Lenz,1804-1865)在概括了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称为楞次定律(Lenz law )。简单的说就是“来拒去留”的规律,这就是楞次定律的主要内容。

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正如勒夏特列原理是化学领域的惯性定理,楞次定律正是电磁领域的惯性定理。勒夏特列原理、牛顿第一定律、楞次定律在本质上一样的,同属惯性定律,同样社会领域也存在惯性定理。

楞次本人对定律的叙述似乎直接涉及到感应电流的方向。但要作出判断仍然必须通过“对作相同运动的电动机的电流”方向作出判断之后,才能确定由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故实际上仍然只是给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原则,必须在对电动机原理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程序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楞次定律

回答(2):

(1)从反抗效果的角度来理解: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要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这是“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依这一表述,“楞次定律”可推广为:
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②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由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引起感应电流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来者拒,去者留”。

楞次定律的原则: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注意:“阻碍”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时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小时方向相同;“阻碍”也不是阻止,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变化的.
对“阻碍”二字的理解: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楞次定律”必须从“阻碍”二字上下功夫,这里起阻碍作用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它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不是阻碍原磁场,也不是阻碍原磁通量。不能认为“感应电流的磁场必然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或“感应电流的方向必然和原来电流的流向相反”。所以“楞次定律”可理解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另外“阻碍”不能理解为“阻止”,应认识到,原磁场是主动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是被动的,原磁通量仍然要发生变化,阻止不了,而感应电流的磁场只是起阻碍作用而已。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存在只是削弱了穿过电路的总磁通量 变化的快慢,而不会改变 的变化特征和方向。例如:当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时, 原磁场也将在原方向上一直增大,只是增大得比没有感应电流的磁场时慢一点而已。如果磁通量变化被阻止,则感应电流就不会继续产生。无感应电流,就更谈不上“阻止”了。

回答(3):

就是说,产生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注:是阻碍,永远不可能是阻止)。于是如果原磁场增大,感应磁场要和它相反;如果原磁场减小,感应磁场要和它方向相同才能起到阻碍作用。(这个你用个带导棒的U型导线框去想)

来拒去留:就是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磁铁靠近你,磁场变大,你要阻碍它变大,那就是要拒绝咯!(具体的拒绝方法有使线圈变小且远离磁铁)那如果磁铁远离你,那感应磁场就减小,那你就要留下它吧?(具体做法就是靠近磁铁且有扩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