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传奇3的背景历史

2024-12-04 15:52:4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自由流浪者,武林人士
玛法大陆的人类继承了古代神人们传下的武功,再加上他们背后活跃着继承了龙脉的武林宗师,因此他们在抵抗邪恶魔族侵略和与各类怪物们的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直至建立了称霸世界的强大人类帝国。他们创立了挑战人类极限的各种武功,通过这些武功,在征服王时期,建立了占据玛法大陆一半以上土地的强大帝国。
但是刚刚才解决生存问题的人类,却被强大的权利所诱惑住,在同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权利争斗。武林宗师的传人们厌恶了暗黑的世道,决心不再为王国效劳,远离俗世,纷纷带着武林秘籍隐居到了深山密林中。在人类称霸世界的那个年代,王国的统治者赶走了开国英雄,他们遗忘了祖辈们曾用鲜血打下的边防领地的存在。为了满足自己的权欲,他们之间展开了无休止的内讧,国力越来越衰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抢夺权利政客们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利用武林高手暗杀政敌,而他们自己也害怕遭到政敌的暗算。武林高手们宣布从此与堕落的王国朝廷断绝来往,互不干涉内部事情。志同道合的武林人士们结成了行会,开始进行独立的活动,从此不再有武林人士为朝廷效力了。
大地震和比奇的孤立,比奇城主的野心
随着岁月的流逝,王国的内战越来越激烈,此时发生了谁都预想不到的大地震,把国家分裂成了3个小王国。大地震中人类死伤无数,不过野心家们的权利争斗丝毫都没有停止过,曾辉煌一时的人类帝国最终还是支离破碎。
大地震过去后,征服王开辟的边防领地比奇被孤立了。征服王时期英勇善战的部下们,并没参加朝廷的权利争斗,在比奇一直履行着讨伐半兽人的神圣任务。可大地震把他们孤立在了贫瘠的比奇大地上,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建立独立的王国。比奇只是征服王的部下建立的,还没具备国家的体系,比奇的统治者也只是以比奇城主自称。
随着岁月的流逝,宗主国与比奇之间形成了道路,没过多久,宗主国派了使臣到比奇。宗主国以大地震为契机完成了国家统一。到达比奇的使臣给比奇城主下达了宗主国王的诏书,令比奇城主在近期内回国并把比奇的统治权移交给宗主国。
作为比奇的实际统治者,比奇城主不甘心接受宗主国的统治,他在暗地里秘密增强军力,准备与宗主国决一死战。比奇的许多当权者认为通过内战建立起来的宗主国已经失去了征服王时期的正统性。作为征服王的部下比奇当权者们认为,宗主国没权利再继续对他们指手画脚了。他们把自己当成征服王唯一的继承者,这种对权利的渴望和自傲的心理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了对宗主国强烈的敌对情绪。
沙巴克城的建立和行会的世俗化
但宗主国与比奇的国力差距实在太明显了,经过内战的洗礼训练出了一大批赋有军事才华的将军和武士。比奇城主为了增强军力,引诱了与政坛断绝来往的武林人士,决定利用他们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首先比奇城主承认了武林行会的存在,当行会之间发生纷争时,帮助比较弱的行会,把他们拉拢到朝廷的一方。不过这种方法,效果不太明显,难以打破很久以前形成的‘官和武林之间的互不干涉原则’。最后比奇城主想出了用沙巴克城当作诱饵,吸引武林人士的方法。
沙巴克城是为了抵抗沙漠地区的诺玛族和各种怪物而建成的,频繁的战斗耗尽了比奇朝廷的金库,无数士兵被夺走了生命,已经超出比奇的承受能力。比奇城主以此为借口,把沙巴克城的防务交给了最大的行会,把城主之位任命给了此行会的行会首领。
数量占劣势的武林行会,不辜负比奇城主的期望,依靠出众的组织力和高强的武功抵挡住了诺玛族的进攻,守住了沙巴克城。控制沙巴克城的行会以地区税收的一部分当作自己的收入,利用其资金和名望,日益扩张自己的势力,这些都受到了其他行会的嫉妒,他们拉拢比奇城主,要求把沙巴克城的统治权交给他们,于是比奇城主说出了他藏在心里很久的话。
沙巴克城城主肩负着抵抗外敌保护老百姓的重任,应该由战斗力最强的行会的首领来担任。攻城战中获胜的行会首领完全有能力胜任沙巴克城城主之位。
为了争夺沙巴克城城主之位,各武林行会投入到了激烈的攻城战当中,比奇城主赢得了训练军队对抗宗主国的准备时间。而且还可以把沙巴克城当作诱饵,随时对各武林行会发号施令。自从武林宗师们退出政坛数百年之后,终于出现了以争夺权利为目的的武林人士集团
比奇人的西进
自从允许进行沙巴克城攻城战后,武林人士及行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沙巴克城,武林人士的活动舞台也自然而然地移动到了沙巴克城。变化最大的应属边境城市,边境城市跟半兽人的领地接壤,随着半兽人族的衰弱,其重要性渐渐消失了。战士们把边境城市当作根据地跟半兽人进行了数百年战争,但现在他们都离开家乡迁居到了比奇县。
法师的故乡银杏山谷因其地理偏僻性,为了进军沙巴克城为舞台的中央地区,他们决定迁徙到潘夜山谷。潘夜村庄是沙漠丝绸之路的起点,自从开辟了沙漠之路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潘夜村庄迅速发展起来。
道馆的道术士们与沉迷于世俗的战士或法师不同,选择了跟他们不一样的道路。大量的道术士来到了失乐园,净化那里的恶气,保护了居民。在失乐园比奇的统治力量非常薄弱,道术士们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信赖,于是他们渐渐控制住了失乐园。
自从比奇人数百年期待的沙漠之路开通后,比奇的政局急剧变化。野心家想得到天下,武林人士想得到名望,许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停地跟命运挣扎着,他们都朝着西向奔跑着
沙漠的心脏,沙漠土城
很久很久以前,不知从何时开始沙漠土城就伫立在那里。在那片沙尘满飞的不毛之地,沙漠土城的存在让人惊奇万分。最初发现沙漠土城的比奇居民们为了把沙漠土城建设成进军沙漠的根据地,着手修建沙漠土城。不过沙漠土城即将完工的时候,人类却遭到了诺玛们的大规模攻击,被赶出沙漠土城了。
比奇城主早就看出了沙漠土城的地理优势。谁要是占据了沙漠土城,谁就可以控制宗主国与比奇之间广阔的沙漠。这就意味着宗主国与比奇之间发生战争时,比奇军队可以在沙漠土城进行防御,把来犯之敌挡在家门口。比奇城主想使用跟沙巴克城同样的方法处理沙漠土城,不过这次却有人比他先使用了这一招。
那个人就是从宗主国派遣过来的参政官,他充分地认识到比奇城主的叛逆之心,决心为了惩罚比奇誓死保卫沙漠土城。参政官逆利用比奇城主的手法,宣布以宗主国朝廷的名义给行会授予沙漠土城的城主之位。于是没有得到沙巴克城城主之位的各行会聚集到了沙漠土城,比奇城主也不甘示弱宣布将把沙漠土城的城主之位授予在与诺玛们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行会。
宗主国的参政官和比奇城主正在对任命城主的权利进行口舌之战时,被两方授权的行会们一致协商由攻城战中获胜的行会来担任沙漠土城的主人。许多行会结成了联合战线,准备在沙漠土城进行攻城战,在战斗快要打响的一刹那,人类却丢下了手中的兵器,茫然地向西边望去。天翻地动的厮杀声中无计其数的诺玛士兵向着沙漠土城冲过来了
沙漠土城的秘密和激烈的三方
人类没曾想到,沙漠土城的地下里隐藏着象征诺玛们的魔力和信仰之根源的重要宝藏。诺玛们为了赶走人类得到宝藏,派军队来到了人类正在进行建设的沙漠土城。这对暗战中的比奇和宗主国的朝廷以及为了争夺沙漠土城而拼命撕杀的各行会来说,都是始料不及的。人类受到了重大损失,沙漠土城落入了诺玛们的手中。
以保护老百姓赶走诺玛为借口,参政官和比奇城主更加热中于动员各武林行会。他们希望自己所扶植的行会能在沙漠土城的攻城战中赢得胜利,坐上一城之主的宝座。沙漠土城的攻城战表面上看似行会之间的势力争夺战,但其实是两国之间的国土争夺战。占领着沙漠土城的诺玛们不会轻易让人类抢走沙漠土城,于是围绕着沙漠土城,三者之间展开了激烈不可开交的攻防战。
战火笼罩的玛法大陆
比奇城主频繁抗拒朝廷的召唤命令,暗地里训练军队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秘密。朝廷满朝文武中,就算每天带着军队横断沙漠也要占领比奇的人大有人在。但,因表面上比奇城主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还不能名正言顺地对比奇发动战争。
在沙巴克城和沙漠土城,行会间血腥的攻城战一直持续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会成员的武功日益高强。为了战胜敌对行会,寻找武林宗师学艺或独创新的武功,当今武林到了与征服王时期相媲美的境界。积蓄的力量需要的是鲜血,天下武林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没有人否认战争的到来。
人类的鲜血洒满了大陆,唤醒了沉睡在黑暗中的邪恶魔族。它们曾经被古代的神人流放到黑暗当中,为了统治世界,对人类进行过好几次征服战争。以紫霞神女为代表的具有先见之明的武林人士,提出要警惕魔族的侵略。但,她的话显然没被已经习惯于为财富和权利互相残杀的人类所接受。
新的战乱即将在玛法大陆上展开,沙巴克城和沙漠土城就位于其中。武林人士会团结起来共同抗魔呢?还是为了金钱和权利互相残杀走向灭亡呢?锋利的剑是砍向敌人的呢?还是撞在一起断开的呢?攻城战中锻炼出高潮武艺的武林人士,将在人魔战争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拭目以待……

回答(2):

当绝望和恐惧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内容,当心灵比身躯更感到疲惫不堪,当时间的流逝已经成为最艰难的事情时,传奇的勇士们似乎只能选择放弃了。

沉寂千年的祖玛寺庙依旧在死亡山谷的绝壁下静静地沉睡,但在其地下几十丈的深处,是错综复杂的巨大迷宫。就在这寂静的日日夜夜里,千百万失去自由的人类勇士正在迷宫里进行着无休止的浴血战斗。经年累月的拼杀里,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少,斗志也在慢慢地消磨,许多人已经悲观的宣称末日即将到来。人类的命运似乎已经决定。

但终于转机出现了,在偶然的机会里,人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入口。同时,有人类的文字镌刻其上,声称这个通道通往地面。这有可能是人类唯一的机会了,即使另一面是更为恐怖的命运,也强于在这黑暗徒劳的战斗下去直至完全毁灭。很快,一百个勇士被挑选出来。他们将从在这个通道中突围出去去寻求援兵。

他们出发了,但想不到的是,通道里居然包括了无数的岔道和凶猛的怪物,在一些无法决断的路口,他们被迫分成了几组,并在新的岔路上拆分着本就缺乏的人数。每一组自分开后,就再也不知道其他人的命运,他们只能应付着疯狂扑来的怪物,艰难的前行。

事实上,大多数人就这样迷失在黑暗的底下,徒劳的逡巡着,直至抵抗到最后一刻,然后被怪物包围、撕碎。但终归有这样几个小组是幸运的,在几乎绝望的时刻,他们终于到达了通道的另一端出口!

人类的希望就这样得以延续。这是人类在几百年里第一次看到天光,在神圣的天空下,他们为人类被侮辱了几百年的尊严而痛哭流涕。

他们成功地把残存的几个小组集结了起来,每组已经只有四五个人了,战士龙熙就在其中。在后世,他的名字将作为神话来传诵,但当时,他和其他人一样,充满了迷惘。

疲惫和负伤的勇士们逐渐清醒的认识到他们的处境。在黑暗的地下苦战时,他们相互鼓励,等出去后,会看到无尽的草原!……但现在终于明白,他们陷身在大漠中央!

似乎这世界就是为摧残这些可怜的人类而存在的,真正的苦难从此开始了。

白昼,干燥而酷热的狂风卷集着密集的沙砾攒射在身上,吸入肺里的空气几乎就像燃烧的烈火,人的头脑变的非常迟钝;而到了夜里,寒风从西北方肆虐而来,灌入冰冷的铠甲,从身体到灵魂,似乎都因强烈的寒意而战栗。在他们的视野里,永远只有万里黄沙,偶而能看到的一些野兽和人类的骷髅残骸,似乎也在昭示着他们的的命运。

更可怕的,是一些巨大的怪物开始出现,这是一个连传说中都未出现的怪物族群,它们居然精通魔法!勇士的队伍遭受了巨大的损伤。而最终把他们推入绝境的是:清水和干粮终于消耗殆尽!

继续前进,似乎前进本身就是目的,他们艰难的渡过了最后两天,终于全体瘫倒在沙漠上,谁也没有力气再走一步,而千万在祖玛地下挣扎的人类的希望,似乎就要这样灭绝了……在龙熙模糊的视野里,最后出现的似乎是一群骑马的人类,随后他终于失去了意识。

是沙漠中的游牧民挽救了他们的生命。事实上,他们倒下的地方,已经相当接近一块巨大的绿州,在这里星罗密布着许多小的村庄。牧民们为他们疗伤,提供丰美的食品和舒适的住处。但这里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绝对不是龙熙头脑中所勾画的广阔人类世界,不是传说中的故乡。而且,这里也不可能有力量去征服祖玛教的怪物,拯救地下苦苦煎熬的人们。多方打听,唯一的收获是:就在几天前,有一群人,和他们一样的打扮,人数有二十多个。刚刚也经过这里!

还有伙伴也出来了!他们迫切的想去会合。游牧民们都希望这些英武的勇士们留下来。但现在只能很无奈的帮助他们整理行装。他们向有救命之恩的纯朴牧民们道谢,准备继续出发。村庄里长须的长老很担忧的看着龙熙,吞吞吐吐的说出一个可怕的真相:他们要去的方向,的确能到达传说中人类的故乡,但首先他们要经过的,是魔鬼的家园!

恐惧再次占据了英雄们的心灵,但能因为自己的怯懦,而自私的湮没千百万渴望光明的人类的理想吗?他们在绿洲的边缘伫立片刻,齐声呐喊,然后义无返顾的投身入几乎走他们生命的茫茫沙漠,那雄浑的吼声久久回荡在大漠长天之间。在他们离开的地方,后人们立起高耸的碑石作为永久的纪念。

沙漠继续着对他们的报复和折磨,继续有可怕的怪物出没,继续有灼热的白昼和酷寒的夜晚,继续是无边无际的沙海,继续是身体的苦痛和心灵的疲惫……

在一个土城附近,他们遭到了山贼的袭击。从来没有想到过,人类居然也会如此可怕。凶悍的匪徒们有巧妙的攻击手段,有高强的武艺,更有嗜血的性情,英雄们最后得到了宝贵的胜利,却失去了几条宝贵的生命,这次战斗还有一个收获:他们的同伴在几天前也从这里经过!

继续前行,时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沙漠就是征途永恒的主题。他们已经多日没有说过一句话了,因为不光没有开口的力气,连头脑都是一片混沌,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拖着沉重的脚步,前行,前行……

有一天晚上,他们发现了一个躺在沙漠中、一身道士打扮的人,将其救起后得知这个人叫海也,因为粮食和水被耗尽所以晕死在沙漠中央。他说在继续向前走,就会到达传说中人类的故乡。这使得龙熙一行人浑身充满了力量。豉足勇气继续向前。不知又过了几天,从远方透出一种神秘的光线。这使他们非常激动,一起加快了行进的步伐,第二天的夜里,光线已经非常强烈,映亮了半个天空。终于在第四天夜里,他们到达了光线的起源,那是一座巨大的难以描绘其巍峨的建筑物。英雄们狂奔向前,越来越接近建筑物的墙体……

突然,所有人都看到了一束刺眼的光线。光线在眼前迅速爆开……人们都失去了知觉,当他们苏醒过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被奇特的天光笼罩的广阔大地。他们还看到了大的惊人的造型奇特的巨船……

没有人知道,在这里,他们将经历一场终身难忘的、最恐怖的噩梦……

回答(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唐朝开元年间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以及农业工具的改进等方面。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高方面。商业的繁荣则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介绍来体现。在讲述这个子目时,一要注意几方面的内在联系,二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研究各朝历史都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法建议
1.讲新课之前,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或出示几首反映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的唐诗,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2.讲“开元之治”一目时,可以配合教材中的插图,从“唐玄宗走马任姚崇”这个小故事入手,再一一介绍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3.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4.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
①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如果能制作模型教具让学生进行演示,则直观效果会更好。
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制作实物模型教具,或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效果的筒车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③如果是生活在农村或山区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亲自到有这两种工具的地方看一看,摸一摸,亲身感受一下。并让学生观察一下现在还在使用的筒车比唐代的筒车又有了什么改进。
5.学习丝织业的发展时,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给学生提供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并鼓励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另外,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的“动脑筋”题,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唐代丝织业技术水平的高超。
6.学习陶瓷业的发展时,可以重点介绍唐三彩。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唐三彩的图片,或提供几件唐三彩的仿制品,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亲身感受一下唐代陶瓷业的成就,这样即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7.讲长安城时,一定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对长安城的布局有一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再加工一下插图,如可以利用电脑制成可变化的长安城平面图)。讲述时也可以一面播放一些西域音乐或日本、波斯、朝鲜等国的音乐,一面同时出示相关图片。这样,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就会形象、生动地映在学生的脑海中。
8.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一下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自然而然地得出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的结论。
9.为了使学生对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有一个认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的“动脑筋”题,或利用活动与探究中提供的材料,让学生相互讨论,并谈一谈他们的看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曲辕犁、筒车等图片,或动手触摸教师提供的模型,使学生学会从图片或实物模型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欣赏反映手工业发展成就的图片,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可指导学生学完后列表归纳掌握。
4.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学完后,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包括小字部分的内容)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课外资料,对唐玄宗进行评价,最好写成小论文,在班级进行交流。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
2.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读史分析: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他后来没有坚持这样做。(参阅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2.故事会:根据你看到的课外读物和影视片,编成唐玄宗时期的各类故事,在小组里或班级里讲述交流。
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此活动。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故事会、小话剧等。最好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加。
(东城区教研科研中心 孙永节)
参考资料
杜甫的《忆昔》
杜甫的《忆昔》共有两首,是广德二年(764年)在成都时所作。诗里写出自己对唐肃宗、玄宗两朝旧事的回忆。第一首写的是“忆昔先皇(唐肃宗)巡朔方”、安史乱后唐朝的混乱情况。杜甫写诗时为唐代宗统治时期,所以称肃宗为先皇。第二首以充满羡慕之情回叙当年开元盛世全国的经济繁荣和太平景象,希望唐室中兴,使盛世得以重现。课本中引用的只是《忆昔》第二首开头的六句,下面尚有22句:“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唐玄宗和开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睿宗之子、高宗武则天之孙。睿宗朝曾参与诛杀武、韦同党,平定了武则天晚年以后的政治动乱。712年即位,改元开元,至742年又改元天宝。开元之治时期一般指开元年间的29年(712~742)。天宝以后由于奸臣当道,安史叛乱逐渐成为乱世,历史上亦称天宝之乱。安史乱后,756年玄宗奔逃入蜀,同年太子即位,是为肃宗。762年,玄宗在长安抑郁而死。开元年间玄宗比较重视吏治,任用贤才姚崇、宋为相,精减冗官;也注意发展经济,采取抑制土地兼并措施,兴修水利和组织垦荒等;还重视文教科技的发展,整理古籍,任用天文学家一行改造新历,测量子午线。同时,在和睦周边民族,安定边疆,以及对外的友好交往方面,也有贡献。
姚崇
姚崇为唐玄宗开元时期名相。早年为武则天所提拔重用,官至凤阁侍郎(相当于副宰相)。开元初年,为唐玄宗所看重。在一次讲武检阅军队时,召进姚崇议论国是,欲加重用。姚崇却侃侃而谈,提出十项建议,史称“建言十事”。这十项建议包括:实行仁政、不贪边功、法行自近、宦官不参与朝政、拒绝营造佛道寺观、戚属不任台省官、对朝臣以礼相待、纳谏从善、以两汉外戚专权为戒等。唐玄宗欣然接受,次日便正式拜相。姚崇为相后,兴利除弊,选用贤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开元九年(721),姚崇病故。
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亦满”(《元次山集》)。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荣,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开元二十年(732年),全国有民户7 861 236,口45 431 265,比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玄宗时期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四十多处
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一书,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制作了《玄宗时期兴修水利表》。据统计,唐玄宗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合为46处。
唐朝农耕技术的发展
唐朝由于国家长期统一,社会比较安定,北方的农业经济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精耕细作的农田越来越多。不少地区在麦子收获以后,继种禾粟等作物,可以两年三熟。南方的农业种植技术更有显著进步。首先是高产作物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并广泛采取育秧移植的栽培方法。杜甫诗形容说:“东屯(屯子、村庄)大江北,百顷平若桉(案的异体字,狭长的桌子);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刚才)云(作语助,无义)已(完毕),引溜(liù,水流)加灌溉。”当时江淮地区,已经是大面积移植秧苗。其次是大量栽培早稻,即六七月可收割的一种早稻。育秧移植和早稻栽种,为在同一土地上复种麦子或其他作物创造了条件,使两年三熟的耕作制逐渐在南方推广,有的地方可一年两熟。
江南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无霜期较长,加上人口多,劳动力充足,宋朝时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稻麦轮作的二熟制。“吴地沃而物伙,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吴郡图经续记》)这种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在唐代已经出现了。
唐朝的蔬菜新品种
《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和《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认为,唐时蔬菜新品种有菠菜、莴苣和食用菌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还提到茭白也是在唐代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的。该书还说:“茭白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蔬菜,世界上以之为蔬菜而进行培育的唯有我国。”菠菜又名菠,是唐代由尼泊尔传入我国的。至于食用菌,如人工栽培蘑菇,最初记载亦见于唐代,在《四时纂要》一书中有记载。
唐朝茶叶生产和饮茶之风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药材,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茶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味道清香,可以清热解渴,是一种很好的饮料。西汉时,完成了从药用到饮料的过渡,当时已有煮茶、卖茶的记载。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认识到茶对人能起到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三国时,江南一带已形成饮茶习惯。《三国志·韦曜传》说:吴国皇帝孙皓,每次宴会都强迫群臣喝酒,每人至少以七升为限。韦曜不会喝酒,孙皓密赐茶给他,允许以茶代酒。说明当时已有了饮茶的习惯。魏晋南北朝时,茶被用来招待客人。东晋桓温招待宾客主要用茶果。
唐时南北统一,各地交往密切,饮茶风气从南方传入北方,中唐以后又从中土传往塞外,渐成为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之必需。黄河流域的关西、山东饮茶之盛,达到了“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的地步。“上自宫省,下至邑里,茶为食物,无异米盐。”在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专门卖茶的茶馆。
由于茶的需要量大增,刺激了茶的生产和贸易,除野生茶树外,大量进行人工栽培。唐时茶叶产地遍及今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省。茶叶生产已是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江淮之人,什二三以茶为业。”祁门县境甚至“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什七八”(《全唐文·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茶树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也有显著进步。茶树种植三年后,每亩鲜茶可收120斤。每到茶叶收获季节,茶产地盛况空前,四方商人纷纷赶来,大量采购。南方的茶叶,通过大运河和陆路大批运往北方,“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当时的名茶就有二十多种,如蒙顶、石花等。793年唐政府征收茶税,“十税其一”,是年征得茶赋40万缗,约当全年收入的1/15。
唐代茶业承前启后,不仅在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迅速发展,而且影响及于世界。从唐代开始我国的茶叶相继输往世界各国。至今各国语言中茶字语音,无不源出于我国的茶字,可见茶是我们祖先对人类饮料的一大贡献。

回答(4):

传奇3历史主要说半兽人衰落了 诺玛阴谋开始 和传奇2好像没什么关联。。。

回答(5):

传奇3
热血传奇(也就是传奇2)+传奇世界=传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