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太后乌雅氏,为什么至死不见雍正皇帝的年妃?

2024-11-01 19:21: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康熙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都是由乌雅氏所生。但是,兄弟二人在政治主张等方面有极大的分歧,作为母亲的乌雅氏并没有很好的疏通关系,反而一味偏袒小儿子,这也导致兄弟二人不和的局面始终未能化解。

《雍正王朝》中,在太子第一次被废后,八爷党推举八爷为新太子过程中,十三爷和十四爷在乾清宫在大打一架,惊动了圣驾,而十四爷却始终嘴硬不松口,气的康熙拿剑就砍,而关键时刻四爷胤禛一把捏住剑锋,血流不止,康熙才忍了口气。

而后,乌雅氏带着两个儿子来给气坏了身子的康熙爷请安认错,康熙看了两个儿子,沉思了一下,就封乌雅氏为“德妃”。

其实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乌雅氏注定是母凭子贵,但是到底凭哪个儿子呢?康熙心里清楚,乌雅氏心里却不清楚!

因为,在乌雅氏心中,他始终更爱自己的小儿子,毕竟小儿子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而大儿子却是由别人养大,故而大儿子胤禛显得生分,小儿子胤禵才更亲切。

故而,乌雅氏就更偏爱自己的小儿子,觉得自己的小儿子更优秀,觉得自己的小儿子才更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继承人。

青海罗布藏丹增叛乱,西北告急,康熙叫人拟旨:推荐一名皇子到西北做大将军,享受王的待遇,回京后,另有重用!

众皇子议论纷纷,八爷党认定谁做拍前了“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四爷也很着急,自己除了一个十三弟就没有可依赖的人,而十三弟更应该在自己身边。

正当四爷不知如何是好时,李卫来了,他告诉四爷他手中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年羹尧。十四爷做“大将军王”,可以让年羹尧做“陕甘总督”,一切粮草军务都要经过年羹尧之手,这样年羹尧直接就卡住了十四爷的喉咙,四爷如同醍醐灌顶。

于是,他推荐十四爷“大将军王”,推荐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

但是年羹尧这个人可不是很好管,一旦离开京城,山高皇帝远的,指不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所以必须要与年羹尧有政治条件:结为姻亲!

于是,四爷立即纳了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为妾,四爷和年羹尧就有了姻亲关系。

后来,十四爷在西北处处受到年羹尧掣肘,让这个“大将军王”有苦说不出。而这一切乌雅铅衫氏也看在眼里,本着对胤禵的疼爱,他就对胤禛的安排更加不理解,故而更加厌恶痛恨年羹尧。因为年羹尧的存在,才让自己的小儿子处处受制。

最终,康熙驾崩,四爷继位,是为雍正皇帝。而“大将军王”胤禵却远在西北,被年羹尧限制着,已然错过了最好时机。本来,作为母亲,乌雅氏知道胤禛继位应该很开心,但事实不是这样,她却表现得很不正常,不接受皇太后的册封,不认可新皇帝,甚至想着给康熙殉葬。乌雅氏的种种表现,却让新皇帝雍正着实下不了台,但是,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又必须维护着她。这样,雍正和胤禵的关系完全都不可能调和!

乌雅氏的种种表现让雍正下不来台,也让雍正很没面子。特别是雍正让胤禵去给康熙守陵,乌雅氏甚至要跟着胤禵一起去,可见乌雅氏对胤禵的爱以及对胤禛的恨!

随后,她把对胤禛的恨全部施加在年羹尧身上,因为她觉得年羹尧才是她小儿子胤禵没有得到皇位的主要原因,于是她就迁怒年家人。

而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已经是雍正的妃子,也就是乌雅氏的儿媳,但是乌雅氏从来都对年妃没有任何的好脸色,她心眼小,就始终恨年家人。

当然,乌雅氏虽然作为皇太后,着实少了皇太后的气量,自己的儿媳妇,她就始终拒绝不见,甚至到死的时候都始终不愿意见一下年妃,不给年妃孝敬的机会。当然,年妃着实受委屈了。这一切本来和年妃没有任何关系,袭激清只是因为她哥哥是年羹尧。

乌雅氏的所作所为是让自己出气了,但着实不成体统,作为皇帝的母亲,过多的参与朝堂的政事,这本身就不应该,而对自己大儿子皇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这绝对不通情理。

而把气撒在年妃身上,这本身又是对雍正的打脸,又让年妃不痛快。可见这个女人真是“德不配位”,明显康熙加封的“德妃”是看在她儿子面上,而她真的“德”差得太远。做人做事着实没有一点的格局,可以说她对胤禵有多爱就对胤禛有多恨,她的偏心让兄弟关系更加势不两立,这一切的后果与乌雅氏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