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近亲属,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主要是指与自己血缘相近的一些人,主要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等等。在我国不同的诉讼里面,规定的近亲属范围是不同的。一、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二、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三、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需要注意,在不同诉讼中,法律中规定的近亲属的范围是不同的,有的时候将祖父母、外祖父等归入了近亲属的范围之内,但有的诉讼中却不包括这些人。因此各位要具体分清楚究竟属于怎样的诉讼,才能明确近亲属的范围。
民事诉讼中所指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行政诉讼中所指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刑事诉讼中所指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近亲属相关概念解释:
近亲:“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戚:~之间不可结婚。”
亲属:“跟自己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直系~|旁系~。”
血缘:“血统:他们名义上是兄妹,但没有~关系。”
血统:“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父、母、夫、妻、子、女等(区别于‘旁系亲属’)。”
旁系亲属:“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统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
关于近亲属的范围,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意见》第12条规定,即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死亡赔偿金正是对近亲属这些间接受害人的赔偿。从国外的立法例来看,配偶、子女属于近亲属的范围,其他的要么不是,要么属于第二顺位。
《侵权责任法》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只是规定了近亲属为请求权人,而没有规定顺位问题,但是《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7条对此有所体现,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位,其他属于第二顺位,这主要考虑中国仍然是一个大家庭社会,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与子女的联系仍然十分紧密,基于此种原因,我们认为,自然人因交通事故遭受人身损害死亡后,对于死亡赔偿金的请求,应遵守《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顺位,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位,没有第一顺位的,第二顺位的近亲属才能请求。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可以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类。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后者是指彼此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条件,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亲属,如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就是拟制血亲。姻亲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姻亲之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直系亲属,即相互之间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外祖父与外孙子女等。 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配偶的姐妹及其子女不属于直系亲属,应属于姻亲。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但不包括配偶本身。姻亲可分为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和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三种。血亲的配偶,是指自己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子的妻子,兄弟的妻子。配偶的血亲,是指自己配偶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如妻子的父母、兄弟姐姐妹等。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是指自己配偶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配偶,这是一种间接的姻亲关系;如妻子的兄弟的妻子。你所说的配偶的姐妹及其子女就是上面三种中“配偶的血亲”。 旁系亲属: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统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以别于直系亲属的名称) 家庭成员指本人的父母或抚养者,配偶、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人。”
这要看涉及到那个方面。 民事上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法律上的继子女、抚养关心形成的亲属) 刑法上差别就兄弟姐妹而言,必须是同胞出生的。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