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国内大学和美国大学的不同是什么?

2024-11-18 06:15:2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在中国念的本科,在美国念的研究生,读的都是文科专业,本科念英语翻译,研究生念的是教育。就我自己的体会感觉下来,在美国大学学习的压力是中国大学的好几倍,虽然真的很累,但是非常值得,真的能够学到东西,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思维方式。中国大学基本都是放养的状态,学生有课的时候去听听课,没课的时候混混社团,或者去实习,可以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真的很少,周围也没有这个氛围,基本都在混日子,四年下来,毕业的时候依旧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干什么。美国大学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学习压力都非常大,我那个时候一周虽然只有三节课,但每周都有大概500页的书或是论文要读,然后还要写各种essay,还有各种小组作业、实习,时间根本不够用,每天都有超多事要做,一个deadline接着一个deadline。学校的教授非常supportive,不论你有什么学术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去找TA,教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绝对是没法混的。周围的同学也都非常热爱学习,peer pressure很厉害,逼你不得不好好学习。另外,学校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我之前在的宾大提供writing coach的服务,就是你可以预约教授或者一些老师的时间,让他们就你写的论文提出一些修改建议,帮助你提高写作能力。

回答(2):

我本科在美国读的,我觉得受益匪浅。最大的获益,就是得到了独立,训练出了自信,找到了自我,知道了什么是梦想和生活。大学是宝贵的四年,这是和家人的断乳期,一定要离开他们,自己去闯。你会发现,自己能搞定那么多事情,能力提升很大。我的原生家庭不是很幸福,我以前总为此苦恼,而现在,在独立了七年再次回到父母身边生活时,我更多的是释然,心情不会被他们的情绪牵着走,也不会过多干预他们的处事方式,只是知道我们彼此不同,彼此尊重,所以相处得反而更加有分寸更加和谐。自信方面,在美国,可能是脱离了原生文化圈的舒服吧,变得更加开朗,更加健谈,因为你如果不健谈,就会被视为空气,所以也算是被逼的吧。但是这绝对是更好的一种变化。找到自我方面,我是个爱运动爱户外的姑娘,原来在中国的文化里,姑娘要温婉,柔情,太有肌肉了都会被人取笑,所以我怎么可能舒服。在美国大学里,我参加了户外社,风帆,攀岩,徒步,骑行一样不落,玩得风生水起,能不快乐,不找到自我么!现在我即便回国了,也照样玩,不会再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困扰。很开心。在我读书的那个小城市,我头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生活,不是人人奔波,不是讨论房价涨跌,而是每周六早上的阳光早餐,周日下午的露天音乐会,惬意的时光。而且也知道了自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self actualization。不要觉得这些是小事,其实在人生漫漫长路上,当遇到坎坷时,你面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你能否东山再起,或至少好好的活下去。当物质上的贫富不会太影响你对人生的享受时,才是真正的超脱,才是自由,是安稳。最后,就是对知识的严谨性。美国人特别欢迎你问问题,基本上他们会说please feel free to ask me at any time,所以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去刨根问底,同样也会获得加倍的知识。上课时,我是举手提问最多的,和老师互动最频繁的,当然学起来带劲,成绩也好。哦还有,学会健康生活。健身,健康饮食的一些讲究也是在美国学来的。比如炒菜用中低温,吃沙拉,全麦面包,等等吧。

回答(3):

差距具体起来太多,2国人民从一出生就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我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人文精神,更白一点就是对人的尊重,这点就是从小婴儿开始的。我们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万分自豪的事情是我来替你做,我来替你决定,这是对你最好的。可是独立性确实很多国家最推崇的,也是促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许多国内成绩一般的孩子,并不是因为笨,也不是因为情商有问题,很多时候是在周围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家庭环境中没有办法实现自我。而美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给予民众充分的自由度。

回答(4):

最大的区别应该是时间吧,国内学制2-3年,以3年居多。国外研究生学制一般是1-2年,对大多数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1-2年课程设置非常紧凑丰富,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浪费。能早 1-2年就业,无疑将比同龄人领先一步。一般考生从大三开始专注于考研考前准备,有些学生则一入校就开始做准备了。虽然硕士研究生的全国录取人数已经从1999年的 6.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6万人,可是报考人数也由 1999年的31.90万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140万人,录取率在30%左右。虽然目前复试权重在逐渐加大,不过笔试分数依然是必过的第一关,依然是“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国外读研一般都是申请制,只要具备本科学位,都可以申请。对语言要求很明确,英语系国家至少要有雅思、托福、GRE成绩,去小语种国家也有考级要求,或者必须要读够一定学时的语言,具备这个国家的语言基础。如果没有语言成绩,就需要到国外读半年到一年的语言,这项花费不菲。海外大学比较注重本科阶段的平均成绩,一般好一点的国外大学要求中国重点大学学生的平均绩点是 3.0,也就是平均每门功课的成绩是80分以上,非重点大学的学生的绩点是 3.5以上,也就是平均成绩在88分以上。

回答(5):

中国大学还是有班级的概念的,分学院,学员下面有系,专业,班。 我当时所在的学校每个班有一个班主任,有两个班助(一个大三一个大四)。 基本上班级是一个集体概念,比如参加运动会或者系里面有什么活动,大家会以班级出动。美国大学是没有班级的概念,有分专业,系,学院,但和国内不同的是,不会有系与系之间的联谊赛之类的。举个例子, 国内可能会颁奖XX系,最佳学生会组织奖,但美国是不会有这种概念的。专业,系,学院都只是学术上的划分,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你有归属感的集体。(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