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
地震震级:
震级度量地震大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μm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
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震级分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等不同类别,彼此之间也可以换算。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地震
) 台湾、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地区;
(2) 青藏高原、云南、四川西部地区;
(3) 新疆及部分陕、甘、宁、青地区;
(4) 太行山沿线及京、津、唐、渤地区
我国地震分布范围很广,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它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发生过6级以上强震。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
(1) 台湾、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地区;
(2) 青藏高原、云南、四川西部地区;
(3) 新疆及部分陕、甘、宁、青地区;
(4) 太行山沿线及京、津、唐、渤地区。
在上列地区中,地震实际上也是沿地震带分布的。根据我国地震学家的研究,全国可以划分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带。其中特别应当提到的是纵贯我国中部的南北地震带,它北起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到云南,是一个强震集中而且活跃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