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的季节,看许多家长在纠结。 无论进小学、小升初还是中考,我都为孩子尽力选择了好学校。但择校肯定不是我的主动选择,我把想法说出来供需要的参考吧。 可能许多人会以为北京的学校都是好学校,实际上和其他地方一样,学校和学校间因为地域、投入和生源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当然,每个人心中好学校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我择校的标准不是完全依据升学率,尽管升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还要和地域(是否交通方便)、生源(避免遇上品质低下的同学)、师资(有较为开放的教学理念和办法)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上学前我真不懂得学校的好坏有什么关系,因为自己一直在一个军工厂的子弟学校读书,那里是工农兵的孩子都混在一起。待到自己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也想着北京的学校不会差,就图方便给送到了门口的小学——而且自以为幸运的是,据说这是附近最好的小学。 让我动了转学念头的绝不是看同事们纷纷把孩子转走,而首先是每天孩子都带回一些要家长签字、听写、检查的作业。想想自己小学只上半天课,真不理解老师白天都在让孩子们做什么,而且每天作业不少。 一次孩子很害怕地告诉我说班主任要我去学校,因为他和另一个同学把墙上的一颗钉子拽掉了,老师说破坏了公共财产,让家长去修。那是我第一次踏进那个学校,才发现数学语文一个人教,每天绝大部分的课程是同一个老师,她完全是村妇形象。其实这些都并不算重要,而是老师在看到门口另一个家长时的语气让我非常不满——她讥讽那个家长说“您比我还忙……”于是我就没有给她一点笑脸。 拽下根钉子在我的学生时代那根本不能是个事,什么样的同学我周边都曾有过。更何况我孩子一直极乖,秉性上我看得紧,也从来不耍赖的,老师居然还告诉我说他有暴力倾向,这简直令我有些惊喜!问具体原因,说是因为他喜欢奥特曼,还带领同学打群架!我跟老师说奥特曼在孩子的眼里是宇宙英雄,恰恰给他弥补着期望自己变得勇武的梦想……那根钉子我没有动手修,也不会去修,因为本来就摇摇欲坠地插在墙里。打群架的事回来细问得知,是有个全班都讨厌的同学招惹他,因他个大令对方反摔倒,大家便趁机扑上去解了恨……后来班主任还总要告点状,动不动上纲上线。听同事劝,我送了她一盒乡土特产,便果然再也没有听到批评声,这却促使我下定决心转学了。 很偶然,孩子去了几年前几个校领导一起进去了的那个学校。因为家远必须住宿,只好让他“锻炼”一下了。不管怎样,一进门听见有的老师叫孩子们宝贝,立刻感到有人味和爱心。之后孩子最大的变化是再也不学说脏话,也不要求买动画片里的玩具了;而学校也基本上不给家长留“作业”。住宿老师聊天时还说起孩子特别懂事听话,班主任还安排每个同学轮流做班干,哪怕只是个“水桶官”……我相信学校、老师的教育理念真能决定孩子的秉性甚至未来。随后还得知这是名校,校长当时是海淀教改的先锋和模范……学校数学和外语抓的比较紧,老师们还懂得训练孩子的做题速度。到孩子小学毕业时,我才从班主任那里得知他是年纪前几名;而且班主任很年轻,相当辛苦……尽管费用贵不少,短短几年还看到老师们逐渐开车上班,我却很赞同这样的老师和学校能多挣些钱。……几年后据说该校领导们因为将一笔资金放在校外便进去了,我相信一定还因为他们走得太快锋芒太利,无法处理好一些关系。 在此顺便说一下小升初时的准备。 孩子六年级时我也想给他报人大附之类,却突然发现没有考试资格,打电话问老师,说原因是没有学华数(和奥数一回事),对考试题是根本没有思路的。于是赶紧四处打听,碰巧跟上一个三人小班(本来是某领导的孩子找了老师在家补课),利用春节后几个月的周末每次上1-2个小时的课——老师只让买一本小薄册,讲些例题并带着做题,一边四处考试一边学——开始考试时因为没学到就考不过,后来的学校都考过了。由此我发现奥数没想象的那么讨厌,就是提前学了点初中的解题方法,而且有一些固定模式,知道就很管用。学几十个课时足矣。有的学校在招生宣讲时号称不考奥数,可最后那几道题必需拉开差距,不考难些就拔不出人。当然,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实际上只是学生早学晚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一直存在于大学前的教育过程中。 小升还很重视英语,这部分我意外发现孩子玩原版电脑游戏的好处——词汇量很大、发音也很准。其实孩子只有每周末回家玩一会,只是玩得很用心;所在学校也在课余开了个英语班,我在窗外曾看见他一边念一边哈哈大笑,在里面傻玩,就算是一种复习吧。 小升初择校其实没那么困难,因为哪个学校都想要成绩最好的孩子,哪怕你是外地的。最好是早点进入目标学校办的补习班。此外只要你是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拿着成绩单去问就好。当然落后区学籍的孩子去先进区较困难。有个学校曾一听孩子是海淀的学籍,就很痛快地收入补习班。 为了不让孩子再寄宿,交通又要相对方便,孩子最终考进了西城长安街边上的一所全市排名很靠前的中学。我的想法是中学时处于孩子成长关键期——青春期也是思想成型期,如果家长比较明白的话,孩子要经常和家长在一起。再说了,有什么能比全家在一起更重要呢。 西城和海淀的教育风格是很不同的,西城整体都比较规矩,按部就班;海淀的好学校更灵活,有抓有放。例如体育课来说,西城的会要求跳绳都要达标,而海淀的就玩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就行。其他区的学校我也是认真考虑考察的,但曾经看到东城一好学校的试题有更多弯绕,例如题目多是“选出不对的一项”,觉得这样的思路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有负面影响就放弃了。我绝不赞成把孩子培养成疑神疑鬼的人,希望有更多正面切入的视角,我相信这样一定能减少一些拿硫酸去泼熊的人。 还记得最早动给孩子转学动念头时同事还告诉我,好学校是学生好和家长好,和老师并无太大关系,因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付出极大——有不少孩子一直进行课外补习、有的家长甚至全程陪读……这的确也是好学校质量的主要保证。好学校就是在不断地接纳最好的学生。例如十三中分校、五中分校都是以严苛的教学向一些好学校输送人才,他们的本部高中倒不一定是最好的。我没想让孩子去这种分校,还是想给孩子一个比较快乐的青少年时代。记得最后关头某校长曾跟我说:我们学校下午三点半就要放学,补课很少,所以不能保正大部分孩子一定能升上本部高中……我说我明白并接受,还有什么比健康的身心、快乐的青春更重要呢? 我们必须理解,在当今残酷竞争的中国,教育为应试而设计,于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见解。所谓的好学校,往往是以升学率为主要指标的,甚至好学校就是更艰苦、是押题更准……例如老师让孩子背诵他写好的几十篇作文。好学校里也并不是每个老师、孩子都品学兼优。有的学生考试好、教养很差,孩子在中学后就时有衣服、现金等被偷的现象,有的老师还很势利……换个角度看,好学校里还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学籍的学生,所谓升学率也就不好说了。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超越社会状况……我选择学校,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相对好的人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