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吃饭讲究用餐礼仪。
餐饮礼仪问题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曾经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
扩展资料:
西方食用礼仪
1、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请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一次将其切成碎块,这不但是缺乏气质的表现,而且会让鲜美的肉汁流失,非常可惜;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
不要切得太大,以至于有嘴巴合不起来的危险。咀嚼食物时,请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而且口中食物未吞下之前,不要再送入口。
2、贝类海鲜:贝类海鲜应该以左手持壳,右手持叉,将其肉挑出来吃。吃鱼片时,可用右手持叉进食,避免使用刀具,因为细嫩的鱼肉很容易就会被切碎而变得难以收拾;
遇到一整条鱼的时候,先吃鱼的上层,再用刀叉剔除鱼骨,切忌翻身,吃龙虾时,可用手指去掉虾壳后食用。
3、水果: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桃类及瓜类,餐厅会先削皮切片,应该用小叉子取食。草莓类则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另外,在吃水果的时候,餐厅通常会提供洗手盒,里面会放置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
4、甜点: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同样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至于霜淇淋或布丁等,就可用小汤匙取食。如果遇到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取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餐桌礼仪
箸·梜·即筷子;
匙·舀汤用的勺子;
碗;
案·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主要用箸吃饭
箸(筷子)
古人称筷为箸,自商代箕子怖象箸(《夜读拾得录(一三一)》),汉代张良借箸为筹(《夜读拾得录(八十四)》)及宋代宋仁宗的“一下箸为钱二十八千”(《夜读拾得录(五十一)》),两千年间一直沿用。据说,到明代才逐渐称呼筷子。如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吴中民间俗讳,因箸,同住音,行舟讳言“住”,所以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快,李豫离在《推篷寤语》中说:“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
用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旧著已经谈论很多。而从考古资料提供的两点信息,可能知者不多,可以作为对古人用筷的进一步了解。
一是筷子最初的器形,为两头粗细一样。先秦时期的箸,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如云南大波那木椁墓出土的铜筷,整体圆柱形。湖北云梦大汶头一号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都属于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竹箸,也都是两端粗细一样。到了汉代后期,才出现首粗足细的箸。再者,古代的箸,直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这是因为古人的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即箸,同器异名),其无菜者不用梜。”夹羹内之菜,没有过重的分量,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因而径细亦可。
古人餐具也很讲究清洁。酒杯有杯盒,食杯也装盒,箸皆盛放于
或筲(即箸筒),如同今日的筷筒。上世纪湖北江陵和云梦的汉墓中出土的箸,就整齐地装在竹筒内。这个竹筒叫做
或筲,同墓出的遣册内,记此名称。饭后洗涤干净的箸,不能乱扔乱放,要放进箸筒,不受脏污。既简便,又卫生。要谈筷文化,这也是个小小的亮点
从早期的鼎,豆,盅,斗,餐具经过几千年的演化终于变成了俺们熟悉的锅,碗,瓢,盆.
餐具的材质也经历了青铜\陶\金\银\瓷等的变化,而在几千年的大浪淘沙中,瓷器餐具终因其美观,细腻,造型多变,易于制作,价格适中等特点备受青睐.在宋朝我国制瓷技术达到高峰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艺术与实用达到相当高度的餐具.
古代人到底用什么样的餐具,餐具是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俺们现在用的这个样子,俺也无法回答,实在木有找到相关资料,如果嫩知道表忘记告诉俺哈..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了元明清时期,人们所用的盘盘碗碗和俺们现在用的的在外形上已经木有太大的区别.
一双筷子妙用无比,很能表现中国文化以简御繁、以少御多的个性。但上古时人并不用它吃饭。《礼记·曲礼上》讲到请客吃饭时,说:“共饭不泽手。”“泽手”,就是双手摩擦发热而出汗的意思。这怎么讲呢?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的注解是:“古之礼,饭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絜(洁)净,不得临时始捼莎(两手相搓)手乃食,恐为人秽也。”原来上古时的中国人和现代的阿拉伯人一样,是吃“手抓饭”的,并不是使用筷子作为餐具的。吃手抓饭,使古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管子·弟子职》说:“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馈。”意思是:先生要吃饭了,弟子要准备好食物,然后洗手漱口,跪坐着吃。《左传·昭公二十年》也记载说:“华亥(宋国大夫)与其妻,必盥而食。”
中国古代实际上没有炒菜,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直到宋朝才有。当时实际上在调味的时候非常简单,特别是肉类是没有入味的。当时调味的主要是羹,跟我们现在的汤有点接近,但很黏稠,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勾芡。
王学泰,1942年12月生,北京人,原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偏重于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著有《华夏饮食文化》《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中国人的幽默》《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等。
■演讲摘录
中国古代没有炒菜
●从80年代以来,谈吃谈喝这个问题似乎解放了。
●当时调味主要靠酱,所以现在日本韩国酱这么重要。
饮食文化在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但是我们很长时间以来,谈吃谈喝成了一个大忌,人们越是没吃没喝,越是想谈。我记得6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家伙没吃没喝,就躺在床上,那会儿有个口号叫“没吃没喝,保持热量”,但到了无产阶级斗争中,谈吃谈喝就成了大忌,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从80年代以来,谈吃谈喝这个问题似乎解放了。
实际上我们看得到的饮食文化的特点很多。比如中国有主食和副食之分。《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五谷是主食,其他肉类、菜类都是副食。再比如炒菜这种形式,现在是我们很普遍的方式,但在欧洲还是很少。中国古代实际上没有炒菜,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直到宋朝才有。当时实际上在调味的时候非常简单,特别是肉类是没有入味的。
当时调味的主要是羹,跟我们现在的汤有点接近,但很黏稠,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勾芡。当时调味主要靠酱,所以现在日本韩国酱这么重要。我们先秦酱的做法有1200种。孔子有句非常有名的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上句话我们都很熟了,下句话则讲,肉要切得薄才好吃,为什么呢?因为肉要蘸酱才能入味。古代有很多动物做成的酱,比如蚂蚁、虫、鱼、青蛙、蜂窝等,现在我们已经不能接受了。
饮食文化传承变成工业式
●中国人总是通过食物来打通关节,疏通关系。
●中国文化的传承在于个人性和不确定性。
中国传统文化从饮食角度来看待社会和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所以说“开了大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你看《红楼梦》里头那种吃饭戏,他们把这看成是享受乐趣。清人郑板桥在家书中描写了一种极为简朴的饮食生活。在解放前,烤白薯、豆汁都是穷人的饮食,但都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中国人总是通过食物来打通关节,疏通关系。西方人悼念献一束花就行了,中国人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要同等待遇,另外,古人还认为不同季节,要吃不同的食物。《礼记月令》中就写要“行夏令”、“行秋令”等,春天不能按照秋天、冬天那样吃东西,否则必有天殃。比如我们现在冬天吃西瓜,夏天吃白菜,这在古人是反对的。
现在北京有十万多家餐馆,但吃起来都好像是烹饪学校出来的。西方饮食文化在于科学的技巧,中国文化的传承在于个人性和不确定性。现在的饮食传承方式都变成工业式的了。另外一点,我们经历了大锅饭时期,口味都变迟钝了。现在的饮食,对精细感觉的追求,就很难寻找到了。你像解放前的烹饪,那是生死竞争啊,而且还有很多有闲阶级,但现在的馆子更多是商业操作了。
饮食文化中的传统哲学
●最先要把烹调列入美术范畴的是孙中山先生。
●中国古人将味道分为“五味”。
饮食文化兼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特征。最先要把烹调列入美术范畴的是孙中山先生,他说“夫悦目之画,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他这就是把饮食烹调看作文化发展的表现了。而中国古代也说“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就是至高之尊称,也就是说的“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我们的儒家认为民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孟子的“仁政”理想在于让人们吃饱穿暖,即使人们梦想的“大同”社会的标志也不过是使普天下之人“皆有所养”。
用手,后来是一个竹片,最后是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