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
一、重视课内听讲,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课堂学习的效率,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必须遵循教师的思想,积极制定以下步骤,思考和预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教师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们必须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并及时审查它们以避免疑虑.首先,在进行各种练习之前,我们必须记住教师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各种公式的推理过程,并试着记住而不是采用"不确定的书籍阅读".勤于思考,对于一些问题试着用大脑去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多做习题,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你需要提出更多问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想法.首先,我们先从课本的题目为标准,反复练习基本知识,然后找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开拓思路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掌握解决的规律.对于一些易于查找的问题,您可以准备一个用于收集的错题本,编写自己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会让自己高度集中精力,使大脑兴奋,快速思考,进入最佳状态并在考试中自由使用.
三、调整心态并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主要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因为大多数测试出于基本问题,较难的题目也是出自于基本.所以只有调整学习的心态,尽量让自己用一个清楚的头脑去解决问题,就没有太难的题目.考试前要多对习题进行演练,开阔思路,在保证真确的前提下提高做题的速度.对于简单的基础题目要拿出二十分的把握去做;难得题目要尽量去做对,使自己的水平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技巧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心态,不能见考试就胆怯,调整心态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海洋中去.
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是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很关键的时刻,是为学好高年级数学知识打基础的时候。那么,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 讲清算理、理清算理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老师必须先让学生讲清楚算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课堂上让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讲算理,很浪费时间,但这时间是值得花,花得有价值。
一定要学生学会讲它们的区别,即算理。可以用编故事来说算理,当然,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不容忽视。只要他们说的符合,都值得鼓励。如图1,可以引导他们说:学校买来19个篮球,借出去3个,还剩下几个没借?并知道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剩下几个没借?就是从原来的总数19个减去借出去的3个,是用减法计算。如图2,当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部分学生都会表达出图意,都会用双手表示把两边的乌龟数量合起来,是用加法计算。学生还会编故事:有4只乌龟在赛跑,后来又有3只参加,一共有多少只乌龟?就是把它们(4和3)加起来。如果学生不懂算理,面对这样的题目,简直无从下手,只能靠猜,靠蒙了。如果让他们慢慢学着讲算理,理清算理,课堂上多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们是怎么想的?他们都很愿意用编故事的形式说,这就是讲算理,理清算理的一个过程。他们看到同类的题目,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准确率也会相应的提高。
二、 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强化口算
口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花时少,速度快,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考试的时候,通常会有十分钟的口算题,这就要求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必须要快,同时又要求了准确率。所以平时对学生的口算训练也变的很重要。在教学中,我采用这样的方法: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听写本”(其实就是单行本),在上课前的两三分钟,我会说口算题,如:15-6=、12-7=、9+4=……他们就在“听写本”写上所听到的口算题,并写出得数。当然这对个别学生是有困难,但坚持一段时间,他们是会有进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相应地把题目改变一下形式,即适当增加难度。例如:17-()=8、15-()=7、12-()=5……学生也可以充当老师的角色,同桌(最好就是有“一帮一”搭配那样)之间可以出题目“听写”,然后互相评价。现在刚好学到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我就会出有关这类型的题目给他们“听写”,并鼓励他们自己出题考自己或同学。这过程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督促,而且在他们出题目的过程又是一个新的思考过程,慢慢地他们的数感会增强,口算能力会得到提升。
三、 训练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特别愿意去做,而且做得也不错。学习也一样,学生有兴趣,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的,就会学得特别认真,特别配合。人们都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先从他们的兴趣入手,使学生感到计算是很有趣的,是一种数字游戏,可以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解决问题和困难。所以设计的情境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数学情境生活化、儿童化、趣味化。具我了解到,很多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玩一种叫“陀螺”的玩具,我在上课时就会设计一些有关这“陀螺”的情境:今天,老师在商场看到了一些非常漂亮、战斗力特别强的“陀螺”,红色有12个,蓝色20个,白色7个,你们能根据老师的话,提一些有关(加法的)数学的问题,并解决它吗?学生一听到是他们喜欢的“陀螺”,脑筋就转得特别快,也就对数学计算提起了兴趣,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解决,并动脑筋编一些自己有兴趣的题目来练习和巩固,使计算能力有所提高。另外,“开火车”、“找朋友”、“邮递员叔叔送信”、“送小动物回家”等形式的练习也可以用到课堂上,视算、听算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另外,我觉得题目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应该要有针对性地训练,重点部分重点练,经常出错的经常练。并掌握其中的计算技巧和方法。对个别的学生有特别的辅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个别的学生对写字很马虎,经常会把“0”写得象“6”,“4”写得象“9”,这也影响了计算准确性,所以严格要求他们的书写习惯也很重要。
以上只是我在计算教学方面的一点点体会,当然,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所谓“欲速则不达”,老师要有恒心、耐心,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