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有专门学漂移的专业学校啊?

2024-11-28 16:30: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以及支持这一假说的依据。

2.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及材料的详略处理方法。

3.掌握作者是怎样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论述一个内容繁复的问题的。

【重点难点】

1、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学习本文论证方法及写作特点。

2、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感悟科学精神,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坚忍不拔的毅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的?与古生物有何关系?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进行科技文的研读与学习。

二、解题: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象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认为:距今2亿多年前,至少南方几个大陆是一个整体,称冈瓦纳大陆。自侏罗纪(1.5亿年前)开始解体,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作者从古生物化石的角度,列举了“最著名”、“有力的”和一般例证,从正面支持大陆漂移学说;最后又列举了与之相悖的古生物事实,说明其是非有待科学的论证。大陆漂移假说(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说明,要根据事实提出。通过实验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沉浮逐渐为科学家认同,但仍存在不少疑问。作者是我国古生物学家,从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中,提供了许多支持这一学说的依据。也提出了一些反证,引人深思。

三、课文研读

(一)结构分析

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研究作者的思路和语言,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求结论 。

(学生研读—讨论,教师提问——明确)

明确: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参考:第一部分介绍“大陆漂移”学说。

解析:先说看地图会发现:大西洋两岸即南非西海岸与南美东海岸的凸凹情况十分吻合。这是1910年魏格纳首先发现的。然后说明他创建“大陆漂移”学说,有大陆轮廓、地层、古生物等资料为依据。再介绍学说的内容:2亿多年前,南方几个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1.5开始解体,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参考:第二部分论述古生物化石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解析:第2自然段说明最有力的证据水龙兽;第3自然段详细介绍水龙兽的形体、生活习性及头部、脸部等特征;第4自然段先论述根据,再介绍另一个有力证据──古代淡水爬行动物中龙的情况;最后概述可作例证的其他古代动植物。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参考:第三部分说明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古生物的事实与大陆漂移学说相悖,是非有待科学论证。

解析:第5自然段开头用“然而,科学是复杂的”这句话进行转折,说明有一些古生物的事实与大陆漂移学说相悖;第6自然段说明有人认为这些例证不足为据。最后以“到底谁是谁非,还有待今后科学的论证”作结。

( 二)重点理解

1.“南非西海岸的凹凸情况和南美东海岸的凸凹情况十分吻合”是谁哪年首先发现的?

参考:是魏格纳1910年首先发现的。

解析:1910年的一天,30岁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躺在病榻上。当他的目光落到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时,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魏格纳这偶尔一瞥,使他一下子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原先人们以为大陆一开始便是现在这个模样,分成几大块,可也许事实上在几亿年前,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经拼合在一起。经过艰苦的探索研究,他于1912年发表了大陆曾经彼此连接和漂移的见解。

2.魏格纳据此经过研究创建了什么假说?

参考: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魏格纳依据大陆轮廓、地层、古生物等资料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距今2亿多年前,至少南方几个大陆是一个整体,称冈瓦纳大陆,自侏罗纪(1.5亿年前)开始解体,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3.作者用什么来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参考:作者列举了许多古生物化石来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解析:作者列举了水龙兽、中龙、肺鱼类、迷齿两栖类等其他古代 4.这些论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参考:由主到次,列举了“最著名”“有力”和一般的证据,从正面支持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作者先介绍了最有力的证据──水龙兽;再介绍另一个有力证据──古代淡水爬行动物中龙的情况;最后概述可作例证的其他古代动植物。

5.早已灭绝的古代爬行动物水龙兽,为什么最能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参考:水龙兽是一类灭绝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它形态特征明显。它的化石在我国新疆、非洲南部、印度、中南半岛,甚至南极大陆均有发现。这些不同大陆上发现的水龙兽十分相似,不仅同属,而且同种。

解析:生物学有共识:一个属种的生物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而水龙兽无漂洋过海能力,科学家却在不同的大陆发现它的化石,最好的解释只能是这些大陆原来是相连在一起的。

6.作者列举了哪些与大陆漂移说相悖的古生物事实?

参考:与这一假说相悖的古生物事实主要是陆生四足动物群的百分比特征的差异,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陆生脊椎动物属的数量悬殊。

解析:这说明科学是复杂的,大陆漂移说这一学说还有待科学论证,这也正体现了本文作为科技文的科学性。

( 三)难点理解

朗读下面语句,体会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一学说认为,从石炭纪末期至三叠纪中期(距今2.8亿年至2亿多年前),至少南方几个大陆,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大陆和印度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称冈瓦纳大陆,自侏罗纪(1.5亿年前)开始解体,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参考:“至少”暗示北方大陆也可能曾经是一个整体。“开始”和“逐渐”说明漂移是一个上亿年的漫长过程。

解析:“至少”、“开始”、“逐渐”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科学研究中用语的严谨性。

2.这类动物(指水龙兽)又不是海生的,无漂洋过海能力,最好的解释只能是这些大陆原来是相连在一起的。

参考:“最好”是与别的解释相比而言。“只能”表明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解析: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论据的真实性。

3.然而,科学是复杂的。我们看到,一方面,许多古生物的事实支持大陆漂移假说,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古生物事实与大陆漂移学说相悖。

参考:“许多”和“也有一些”相对而言,表明了“支持”和“相悖”的数量差异,也暗示出作者的倾向。

解析:这正体现了作者在写作时的求实精神、科学精神。

4.自然,这也是一家之言。有人认为,发现化石种类的多寡不足以作为定论的依据,因为尚未发现并不等于没有。到底谁是谁非,还有待今后科学的论证。

参考:“也”表示支持和反对大陆漂移说的论点都是“一家之言”。“到底”表示是非尚无定论。“今后”指明时间。

解析:说明大陆漂移这一学说还有待科学论证,有待科学家不断地研究、探索。

( 四)写法分析

1.作为科技文,本文在写作中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参考:本文贯穿着实事求是、注重实证的科学精神。

解析:魏格纳提出了科学假说之后,以其毕生的精力多方寻求实证。尽管他搜集了大量的证据,推理也很严密,但仍未战胜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大陆固定说”。但他这种注重事实,科学求证,坚定不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本文从古生物化石的角度,提供了许多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例证,作者的学术观点倾向相当鲜明。作者也列举了一些与大陆漂移学说相悖的古生物事实,又进一步说明:发现化石种类的多寡不足以作为定论的依据,因为尚未发现不等于没有。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下结论,这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点?

参考:作者选择了较小的视角论述大的学说。

解析:本文论述的是一门“学问”,即“大陆漂移”学说。这门学问内容繁复,可以写成若干部著作,作者却只选择了一个较小的视角,即“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来论证这一重要学说,选材十分精要。

3.本文在材料的运用上有何独到之处?

参考:材料的运用有点有面,很有说服力。

解析:文章开头从看世界地图的发现起笔,容易激发读者探究的兴趣。列举正面事例,以水龙兽为最详,中龙次之,其他则一笔带过,有点有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列举“相悖”的事例时,论述也较详细。两相对照,能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激起其续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作为科技文,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参考:语言简洁、严谨。

解析:科技文要靠事实说话,要以理服人。一般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来陈述事实、阐明道理。所以在语言上本文体现了简洁、严谨的特点。

四、课文小结

本文从看地图的发现起笔,引起读者兴趣。列举的正面事例中,水龙兽最详,中龙次之,其他一笔带过。材料的运用有详有略,有点有面,很有说服力。列举相悖的事例,也较详细,从而引发读者进一步的考。作为科技文的研读,我们除了从中吸收丰富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学习作者分析证明科学观点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语文实践活动

把一张简易的世界地图的几个大陆沿海岸线剪开,然后做拼图活动,观察南非西海岸和南美东海岸是否吻合。收集大陆漂移学说、地幔对流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其他相关资料,开一次讨论会。最好分为两组,分别摆出支持和不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理由。

回答(2):

应该没有专一的漂移学校.
不过有专业的赛车培训,场地或拉力都有.
有些培训机构里,也有懂得漂移的教官,所以应该也是可以学到的
D1NZ, 新西兰漂移比赛的组织者,创建了第一个漂移学校,在PUKEKOHE为培养初级和中级漂移车手。
新西兰最好的漂移车手亲自教你驾驶技术,从最初级的动作教你如何甩尾,然后教你如何漂移入弯。

回答(3):

真想学的话可以找我啊,给你推荐去国内比较大的漂移俱乐部,就看你在哪了

回答(4):

暂时还没有

回答(5):

如果是自己想玩的话,理论怎么都比不上实践,最好还是找个专门教的地方,合肥有个赛腾漂移培训,教练,场地都可以,最关键是便宜,我就是在那边学的,现在好多动作都能耍出来,前驱和后驱都溜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