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在初期作战比较顺利,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可是,就在关羽威震华夏的时候,东吴的孙权趁着关羽后方空虚的机会,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夺取了荆州。关羽在回师途中,大军离散,自己只得走保麦城。接下来关羽在逃往西川的途中,被东吴的伏兵擒杀。
刘备在两年后出兵东吴,为关羽报仇。刘备之所以过了这么长时间才出兵,是因为曹操死后,曹丕篡汉自立,建立了魏朝。为了延续汉统,刘备也登基称帝。这样,为了确定下一步讨伐的目标耽误了一段时间。
在当时,刘备有两个讨伐目标,一是曹丕,一是孙权。他的手下有很多人认为应该把目标定在曹丕身上,这样就要北出秦川。而刘备最后把目标定在孙权身上,为关羽报仇是一个原因,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获胜是另一个原因。
可是,当时蜀汉准备用来北伐的两支主力已经损失了一支,要出兵东吴,就必须将益州准备用来北伐的军队调转过来。刘备留下魏延守汉中,赵云守江州,自己亲自率领这支蜀汉硕果仅存的主力开始了东征。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意外的遇到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陆逊采取火攻的方式,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打败了刘备。这使得蜀汉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几乎陷入灭亡的边缘。
但是,刘备在东征的时候是自信满满的,蜀汉举朝上下也没有想到会遭受如此惨败。那么,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获胜,三国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首先,刘备的兵力会杀出峡口,来到荆州的地盘上。刘备为了接管荆州的地盘,专门带来了一支庞大的军政队伍,就在黄权的军中。刘备可以利用他们,很快建立对荆州的统治。
第二,由于和曹丕的敌对关系,刘备不可能将东吴全部消灭掉。刘备只带了五六万的人马,如果拿下荆州就很困难。到达荆州后,刘备不但在东面要面对东吴的军队,在北面还要面对曹魏的军队。这样,随着刘备向东进军越远,北方侧翼的压力也就越大。这样,就注定刘备在到达一定地域后就停止前进,和东吴处于对峙状态。
第三,由于刘备率领的是蜀汉最后一支主力,而且当时蜀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关羽、张飞、黄忠都已经死亡,马超又卧病不起。这样,刘备只能亲自率领这一支军队。这样,刘备只得率领黄权等人,坐镇荆州。
而益州就只好交给诸葛亮和赵云镇守。这样一来,刘备只有在荆州的统治巩固后,重新建立起一支大军,才可能离开荆州。不过,刘备就算是拿回荆州,也不能改变曹魏强,蜀汉、东吴弱的现实,历史的走向还是难以改变的。
刘备如果打赢了夷陵之战的话,三国鼎立的局面应该就彻底失去了他所谓的平衡,少了东吴这个制衡点,曹操应该会很烦心。
当他打赢了这场夷陵之战,最后这三个国家的局势又何去何从?如果刘备赢了,结果就只能是他的实力更加强大,还有诸葛亮这一谋臣在,更是如虎添翼,曹操一定会对刘备有所忌惮。
那么这个时候曹操也一定会出手的,因为当时在夷陵之战之前,曹操就有意联合孙权出兵对抗刘备,况且为了自己国家的存亡也是一定会出手。这个时候三个国家的鼎力局面一定是被打破了,因为少了一方的制衡。曹操也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威胁存在,所以帮助孙权打赢了这场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当时最后一次大型战役,也是刘备的一块心病,这是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最为大规模的战争,并且最后战争的结果就是防御方胜利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章武元年(221年)的七月,当时是在关羽荆州失守后的三个月,也是刘备称帝以后发动的一次战争,为了给关羽报仇,所以发动了对东吴孙权的战争。
当时的兵力和局势的情况是孙权处于弱势,所以孙权害怕腹背受敌,就主动向曹操求和,俯首称臣,另一方面就在一直积极备战,最后防御成功,在夷陵一带打败了刘备的大军。这一次战争之后刘备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其实是刘备战败,其实这个结果也是必然的,作为三国中的另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怎么能让刘备的势力独大,这对自己就是一大威胁,曹操这一代枭雄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的。
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必定是实力大增,一定能再夺回荆州,一步一步逼近吴国,战胜曹操。
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变数可能是江陵和荆州易主,曹魏更加强大,加速三国统一的进程。
如果刘备打赢夷陵之战,最好的局面是恢复到关羽襄樊之战前的态势,但孙刘两家都损失较大,曹魏还是占据极大的优势。最坏的局面是曹丕趁江东大败而趁火打劫,若趁势突破长江,孙权在曹刘双方的军事压力下,很可能直接崩盘甚至投降曹丕。为了避免出现最坏的可能,刘备就必须要在保存孙刘两家一定实力的前提下打败东吴,所以不能和东吴死磕,这也许是刘备夷陵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