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四川丰都是鬼城?

2024-11-09 10:16: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里流传著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鬼城丰都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神奇的传说,秀美的风光和难以替代的观赏价值,不可多得的鬼文化研究载体和独特源泉,向中外游客展现出神秘的东方神韶。丰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各关卡的鬼神形象又是千姿百态,峥嵘古怪。刑具令人恐怖万分,不寒而栗。 要说清楚丰都被讹传为鬼城,最早的历史渊源,恐怕要从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说起。 巴蜀氐羌部落 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中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 氐羌部落南迁 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大概就是说“鬼族的首都”吧。 鬼族信巫 肯定有巫术;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树立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这样在古丰都大地上被传为第一神。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后来张道陵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术作为他驱鬼治病的法术;后来道教又封酆都为游治之一,其间与巴蜀第一代鬼帝被传为住在古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丰都,中国唯一一个称自己为“鬼城”的地方。在一个将死亡视为莫大禁忌的国度,这是一个奇迹。 曾经在逐利冲动驱使下,丰都“鬼城”以鬼文化为噱头,凸显阴森、残忍、血腥的“阴曹地府”,最终因封建迷信陷入泥沼而饱受非议。而今,这个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面临生存危机。 危局之中,丰都寄望于靠建仿古镇来实现旅游产业的崛起。然而,当“鬼城”不再谈鬼,剥离了鬼文化之后就显得难副其实。 一段延续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将面对生死抉择。 走向没落的千年“鬼城” 刚刚落幕的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上传来消息:总投资5亿元的丰都名山古镇即将在“鬼城”开建。好消息并未让丰都名山旅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蒋晓川有太多的兴奋。 站在鬼城名山景区办公室门口,蒋没有丁点好心情———放眼望去,门可罗雀的景区大门口,检票员在一边扎堆聊天,空余巨大的门柱突兀地立于偌大的入口处。 双手反背,来回踱步数圈。蒋强迫自己坐回椅子,双手用力抹把脸,从抽屉拽出近年游客人数统计表。看不下三行,“啪”一声又被他重重合上。 2007年:游客人数52万;2008年:游客人数38万;2009年:游客人数43万。这样的游客人数曲线图,让他没法不上火。 1982年,在“旅游”尚未走入寻常百姓家时,“鬼城”景区就被国务院审定为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当年同列此榜的,几乎全是千年历史的文物级景区。 2001年,当旅游热开始兴起之时,“鬼城”已成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同获此殊荣的景区,仅有3处。 2007年,旅游景区遍地开花之际,“鬼城”已是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这一次,全国仅有15个景区金榜题名。入选地均是泰山、庐山等具有民族文化符号的圣地。 逝去的时光并不遥远,当年曾领跑一时的丰都鬼城景区,如今不仅追不上国内同伴的步伐,甚至跟不上重庆市内的后起之秀。 曾经的辉煌反衬着如今的寥落。蒋晓川不时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鬼城”庙会时万人空巷的盛况,而如今,他只能凭吊门前朱颜如洗的雕栏玉砌。 “鬼城”文脉: 从宗教圣地到华夏文明 对丰都而言,在中国的宗教史、文化史、民俗史和考古史上,此地都隐藏着令人震撼的历史绝响。 丰都历来有“阴曹地府”、“鬼国京都”之名,民间传言汉朝方士阴长生、王方平在此修炼成仙,后人附会“阴、王”成“阴王”,丰都也就讹传成“阴都”。 这段看似荒诞的起名之源,却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遥相呼应。东汉刘向所著《列仙传》、东晋葛洪《神仙传》均载:汉代王方平、阴长生均于丰都平都山白日飞仙。 令考据学家倍感兴趣的是,传说中的这二位得道高人,并非虚构人物,而且他们在中国历史上还颇有来头。他们中一个是汉和帝刘肇的皇后阴氏之曾祖,一个是汉桓帝的朝中散大夫。甚至,“沧海桑田”的成语典故也出自于此。 此后,道家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公元198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之孙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始为道教的传教中心。 丰都作为宗教圣地被推上历史舞台。 鬼城之名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平都山,吸引着四方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苏轼、杜光庭、李商隐、陆游、蒲松龄……一个个中国文化史上声名远播的重量级人物来此登山览胜,赋辞题诵,在此留下了绵延不绝的文脉。 久受辞赋浸润的平都山,终因苏轼“平都天下古名山”的诗句,改为“名山”沿用至今。自此,丰都脱胎换骨,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自周朝即建“巴子别都”的丰都城,极盛时期大型道观寺庙达75座,集道、佛、儒各种文化的塑像、殿宇、亭阁和牌坊数以千计。 这引来了四方信众,以及追随而至的贩夫走卒。 1993年从丰都老城148座古墓出土的十万件文物中,数十种陶俑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生活、文化场景,有力佐证了丰都多元的民俗文化。 “巴渝神鸟”,这个曾轰动中国考古界,后来被定为重庆市象征物的神秘文物,正出土自丰都袁家岩。 激动人心的发现随着考古学家手上洛阳铲的挥动,仍在继续。1995年前后,丰都高家镇、烟墩堡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一举将丰都乃至三峡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了十几万年前。 当时的中科院考古队队长卫奇教授在紧急抢救报告中写道“该遗址……是认识三峡地区文物的窗口,是研究我国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古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料。” 最终,烟燉堡遗址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考古界的共识是:这是“在长江流域打开另一部可与黄河流域相媲美的‘中国二十四史’。”

回答(2):

没有四川丰都吧,只有重庆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