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传体作文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来。这个我,应该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样子,而不是与生活中真实的自己隔着一层,让人看了之后,觉得那不是你,或者不是完全真实的你。这就要求写作自传体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认识自我。也许你要问了,我自己还能不认识自己吗?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走过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着自己。在紧张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中,慢慢地,可能对自己的成长不那么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么深刻了,或者,由于环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样子,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也渐渐有了偏差。写作自传的过程有时是一个寻找、发现自我的过程,你要顺着一根线,把自己给追回来,加以审视,加以分析,最终真正地认识自己。那么,怎样才能在文章中真实地、生动地表达自己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请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爱好与想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这么问下来,做个记录,加以整理,一份较为具体的自传体作文就出来了。写作自传体作文比其他写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这是因为写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认识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和剪裁的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写作自传体作文,最忌写成流水账,从自己的出生写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儿生活,在哪儿上学,在哪儿玩耍,这样的文章不是自传。自传中的自己要个性鲜明。要紧扣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写作,我爱静还是爱动?内向还是外向?喜欢看书还是喜欢运动?都要在写作中运用准确的事例生动地表达出来。
自传中有时也要有感情的流露和对事情的看法,也要写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但这些非同于其他文艺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议论,而是寓情、理于叙事之中,让读者感觉出来,即间接表露出来。像《鲁迅自传》就是一篇叙述性非常强的优秀典范作品。 与回忆录差不多,搜集自己一生的闪光点和不足点,记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思想变化过程。自传是以叙述形式出现的个人简历,自传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家庭情况、学历、兼职工作经历、理想与抱负等。由于求职者千人千面,各人实际情况不同,因而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增加内容或删减内容。我们认为自传的作用不同于简历。自传更侧重于文学色彩,从中可以看出求职者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看出你的内心精神世界。而简历只是机械地说明你的经历。 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发表一些评论,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基本格式:
(1)标题 居中写“我的自传”(或自传); (2)正文主要包括个人成长经历(从上小学或7周岁写起,就读学校、担任职务、所受奖励与处分、参加何种进步组织、有无相关政治历史问题等),个人思想演变(这是主体部分,结合成长经历谈对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等等)和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家庭成员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怎么写,主要社会关系一般是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亲属,谈谈他们和自己的关系、民族、职业、单位及政治面貌等),大致就是这三部分。
成长岁月,我有获得了一份责任心
蓦然回首,发现我们已渐渐长大,不知什么时候起,18岁这个字眼已时常挂在嘴边。曾几何时,认为18岁是那么神圣,只知道那时我们长大了,可以飞得更高更远。而此时,当我真正要面对它的时候,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手足无措。我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充分理解18岁这一平凡数字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但我明白,18岁意味着责任。也许成长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吧!
高中两年,不觉中我们度过6岁的花季,经历了17岁的雨季。曾经在迷茫中叹息,又在平静中寻找自己,在迷茫与平静中我们长大了。于是,开始习惯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周围的一切,也许这种思考是肤浅的,但我们这一群骄傲而不盲从的孩子,渴望用理智与成熟告别曾经的年少懵懂。
18岁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这一刻,在得到与失去的交替中,在迫求与放弃的转换之间,我们感受着快乐,也经历着痛苦。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源于对梦想的追逐。当我们经历了无数痛苦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总算体味了欢乐,这才明白:痛苦,常常孕育着快乐的种子。成长本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痛苦也不一定是坏事,于痛苦中,我们知道,当现实无法改变时,我们要适时地改变自己,但是我们还总爱同现实讨价还价,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这个幸福、温暖,爱与痛苦交织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发现,学会了珍惜,对于我们心中那些解不开的小小的结,我们学会了淡淡一笑,去欣赏它的缺憾美。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洒脱地转过身,就能寻找到新的美丽的风景。
成长是一种痛,但我不愿让它留下伤痕。成长是一种蜕变,经历了磨难才能破茧而出。
在成长的路上往往是孤独的,要学会在没有人喝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加油。不用畏惧,不用担心,勇敢、坦然地面对成长中遇到的一切给自己鼓励,给自己信念,给自己快乐。在成长的旅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容的经历,平静的感知,勇敢地面对。
站在成人的门槛上,眼前或许仍然是一张张稚嫩的脸。年轻而明亮的眼睛,透露出那么一丝愤世嫉俗,寂寞的笑容里潜藏着淡淡的忧伤。也许成长是这样:忧伤和着欢喜,失落和着欣慰,喧哗和着宁静。
曾经苦涩的日子,在回忆的画面里,已酿成芬芳。每当夜幕迈着轻盈的脚步姗姗而来,白昼的繁华和喧闹渐渐销声匿迹,在朦胧和宁静的夜晚,我常常陷入无边的回忆之中。在回忆中,那曾经许下的愿望和美丽的诺言,那执著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都化为幸福的叶片,被我精心收藏。
是的,成长记录着痛苦,也镌刻下欢乐,沿着成长的足迹,一步步,我们走向成熟,走向未来。
短暂的小学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滑过,在欢笑和叹息交错的鼓乐声中结束。我们迎来了全新的初中生活。也许初中三年的时光会似七个音符,看似平淡,可无论怎样排列都是一曲不凡的歌;也许会像夏天炙热的阳光,看似无色,却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也许这三年的生活有苦有乐,有酸有甜。
成长中的烦恼如海潮般地涌上心头,何时才能平息,何时才能有一片净土让我停下脚来歇歇呢?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记忆里童年的时光总是美好的。我沿着幽深寂静的时间走廊往回奔跑,直到少时的容颜在模糊的空间重新绽放。我回到儿时,我看到了三四岁时的我很向往去幼儿园,因为在家里很无聊,到了那儿有小伙伴玩儿。当我真的来到幼儿园的时候,看到别人背着书包上学,还会有休息日,很是羡慕,于是又盼望着快点儿长大。就这样,童年的时光在天真烂漫的等待中慢慢流走。为何幼儿园的三年是这样漫长,当我长大时才发现,这也许是我一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它是那样短暂,所有美好的回忆都在那里隐藏——春天的气息,夏夜的喧闹……
突然有一天我终于上了学。毕竟梦想与现实相差很远,学校的生活与我儿时心中绘制的“蓝图”完全不一样。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我的童年在踏进校门的第一步起就结束了。这才是生活的开始吗?
我记得从树枝空隙看到的天空很高很高,是一种像绒毛般轻柔又像泉水一样清澈的蓝。一片叶子飘了下来,打着旋儿,千回百转地抗拒,终于以一种凄美如鸟的姿态告别树枝,亲吻大地。
当周围的人已经不把我当孩子看时,我才发现自己长大了。我时常回忆过去,时时都在希望成长,就像小时候希望去幼儿园,在幼儿园时又希望上学,一直到现在……大概是对未来的无知,又是对未来的憧憬,驱动着我向往未来。而现实与想象总有一段距离,当未来真的来了时,又对往昔有着一种说不清的眷恋之情。
现在我开始怀疑……怀疑未来是不是会更可怕,因为太多的现实使我明白,在我长大的同时,挫折也随着我在成长。我从一开始就在逃避长大,逃避长大的烦恼,又从一开始就在期待长大,期待长大的自由。我不停地在盼望与回忆中徘徊,在过去与未来间生活,好像从来都没有过现在,但我确实又生活在现在。为什么我总是讨厌现在,而当现在过去时,又怀念现在?也许是因为未来的坎坷是未知的,过去的坎坷已经过去了吧。
人生的成长就像那片叶子的命运,无论怎样千回百转也无法抗拒时间的力量。往事如风,青春如梦。过往云烟,岁月留痕。流走的年华告诉我前方的荆棘不会减少,面对旅途的坎坷我自言自语,我自怜自爱,我自由成长,怎么都不说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谚语说得好。时光列车在飞速奔驰着,转眼间,我从一个童心未泯的幼稚孩童变成了一个略显成熟的初中生;我的知识蓄水池里每天都源源不断的灌进“新鲜”的知识。当然,初一的生活也使我的内心涌进了许多苦与乐。
记得那一天是初一开学的第一天。“叮叮叮”,一大早我就被烦人的闹钟吵醒了。还没等我醒过来,妈妈就大开尊口,滔滔不绝地发表起了演讲:“书都带齐了吗?文具都准备还了吗?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了吗?”我快被吵疯了,连忙用了几遍“全准备好了。”这才打断了她的演讲。
到了学校,初中老师并没有像小学老师那样给我们一天“放松调整”期,而是直接强调规矩便开始上课。我的大脑仿佛还在梦幻假期里度假,根本听不进去课。
晚上,我在书桌前望着一堆作业发愁,长叹一声:“初中的生活实在太苦太累了!”爸妈听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说:“当你尝到先苦后甜的滋味时,你便会觉得这是一次有趣的人生阅历。”
“有趣的人生阅历?”我想是不是我听错了。早上起得那么早,晚上又睡得那么迟,学习压力又那么大……这一切的一切竟然被父母说成是一种趣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对某些事情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第一次体味到父母所说得那种趣味是在某次阶段考试后。那段时间,父母抓我学习,使我“不得不”学,“不得不”练。这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当我坐在考场里,一看卷子,便胸有成竹。当然,我早料到这次我考得会不错,但最终成绩真让我吃了一惊——全班第一!当时听见老师的表扬,看见同学称赞的目光,我笑了。这笑是发自内心的,从未有过的。
我终于明白了父母所说的话。现在,我的内心是充满欢乐的,当我再回忆起那些昔日里我所谓的“苦与累”,全然变成了一种求知过程中的趣味,是实实在在的欢乐与趣味。
乐与苦都是人的感知。乐固然给人以精神上的极大开心,但苦也不是全给人以内心上的痛苦,它有时可以看作是一种“苦中之乐”。我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苦中之乐”会随时来临。但只要有一颗认真、坦诚、向上的心,不论是苦是乐都会转化成为我们宝贵而有趣味的人生阅历。
苦乐之中,感受青春。让我们用心去谱写更美丽的初中生活新篇章吧
日子像流水一样逝去,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划上一个句号。第每想至此,心里就久久不能平静。回首往事,有考试不及格的沮丧,有领取奖状的自豪,有操场上与同学好友的角逐嬉戏,有联欢会上的尽情狂欢,不有毕业前久留言簿上深深的一语、美好的祝愿,以及影集中那挥不去忘不掉的形象……
初中三年是一部苦与乐的乐章。
忘不了曾经为一道几何题的求证而绞尽脑汁,问题解决时又何等欢乐,胜过吃巧克力,打电了游戏机;也忘不了,几位同学为讨论一道力学题而争得面红耳赤,各执已见,差点伤了和气,最后不得不请物理老师“仲裁”;更忘不了自习课上,同学们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讨论起巴以冲突,阿富汗难民,反恐斗争,希望工程,反腐介廉,三峡工程……且美其名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结果因扰乱课堂秩序而被罚写检讨,但心里却乐滋滋的,无怨无悔。
初中是少男少女多梦的季节。我的梦想就是能写出一部石破天惊的著作,从此蜚声文坛。为此,我把课余时间都交给了文学,读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增加自己的文学细胞。读《红楼梦》这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了解那个没落时代;读《西游记》以自娱,放松紧张的大脑,到幻想世界去奇遇。别以为我只在历史的圈子里转悠,我也读金庸、王朔、从维熙,自己解释说是“增加营养,补充新鲜血液”。我常常陶醉在大师们用文学语言营造的情景氛围里不能自拔,与主人公同喜同忧同苦同乐,结果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而屡遭老师“红牌警告”。
以上只是构成我初中生活苦与乐章的几个片断。行笔至此,我的脑海里奏响了整个乐章,有机会,我一定会用大师们使用过的神奇符号,把它完整地记下来,让三年的苦与乐不仅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希望它成为周围的人生活乐章中的一个音符小节。让朋友们也来共尝我的痛苦,分享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