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方式有哪些

2024-10-31 20:19: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对度假旅游进行分类,分别可以从时间长短、距离远近和形式、内容差异来进行,如按时间长短可以划分为长期度假(通常一个月以上)、中短期度假(时间在一个月以内)和周末度假(度周末),按照度假地与居住地距离远近可以划分为居住城市(居住地)周边度假和中远程度假(外地度假),按照度假形式划分为家庭度假、单位集体度假和自由邀约度假等。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休闲度假、疗养康体度假、运动度假、观光度假、专业度假(艺术、文学、科学)等类型,这种分类对于研究度假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意义最大、最直接。

  (一)休闲度假。

  以休闲为主要内容、以恢复体力和放松身心为主要目的的度假旅游。主要特征是,第一,通常时间比较短,退休退职的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相对较长;第二,度假地与居住地的距离通常比较近,即就近、就便;第三,在活动内容方面,旅游者积极主动进行的耗费体力和脑力的活动相对比较少,只开展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以娱乐、放松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第四,价格和消费水平比较低,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资金、技术投入比较少;第五,对环境、氛围要求比较高,对设施、服务的基本要求是适度、适意;第六,中远程长期休闲度假通常以高强度体力和脑力劳动者以及退休退职老人、儿童为主。休闲度假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最大众化的度假旅游,主要有城市周边度假、海滨度假,高山避暑度假和草原度假发展也很快。

  (二)康体度假。

  以大众康体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度假旅游。主要特征是,第一,时间相对比较长,多为中长期度假;第二,以中远距离度假为主;第三,对度假地的选择和对资源、环境、设施、服务的要求都比较特殊、比较高;第四,辅助治疗、康复训练和强度、形式合适的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游戏交往是重要乃至主要内容;第五,价格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资金投入属于中等水平,医疗卫生、康体保健等技术投入相对比较高。疗养康体度假是我国传统的度假旅游,早期是从特定职业疗养休假、伤病后恢复疗养、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患者康复、体质孱弱者强身健体发展起来的,如煤矿、石油、铁路等各主要产业部门开展的工人疗养度假,医疗卫生系统开展的康复疗养度假、教育部门开展的教师寒暑假疗养等。随着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关、部队、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组织的职工休假日益普遍,旅游部门专门开发和组织的康体度假也快速发展。温泉度假是比较典型的大众化的康体度假,森林度假、海(湖)滨度假往往也包含疗养康体度假内容和功能。

  (三)运动度假。

  以从事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度假旅游。主要特征是,第一,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和旅游吸引事物;第二,以旅游者开展体育运动活动为主,而不是旅游者被动观赏体育项目;第三,体育活动项目必须是普通大众和各个层次的旅游者都能够并有浓厚兴趣参加的,但通常又不是居家生活中普遍开展的大众体育活动;第四,比较重视开展体育活动的资源、条件、环境、场地以及设施、组织、管理、服务等;第五,价格和消费水平比较高,场地、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服务等的资金、技术投入也比较高。目前在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度假是滑雪旅游和高尔夫旅游,都是资源环境要求比较高、场地设施建设投入多、管理服务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度假旅游项目,而人们在居住地就能够很好开展的诸如游泳、球类、田径和对体育技能素质要求高的网球、台球、帆板、皮划艇、跳伞等,就很难发展成为大众化的运动度假旅游项目。

  (四)观光度假。

  以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度假旅游。主要特征,一是以一地为中心和依托;二是以“一日游”、“半日游”短途观光为主要内容;三是与其他旅游项目有很好的兼容性;四是产品、项目、设施等开发建设和组织、管理、服务要求相对比较低,即易于生产开发,价格和消费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但随内容、消费档次不同有很大的升降幅度。通常理解,观光和度假是两大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因此,观光度假是否是度假旅游的一个类型往往有疑问。

实际上,观光度假在实践中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的,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旅游者以一个度假地为中心和住宿、餐饮、娱乐基地,自行或参加团组,早出晚归,到周边进行观光游览。大型邮轮和内河游船度假旅游,也属于比较典型的观光度假,它们是以轮船为移动性中心和依托基地的。以东方快车、丝路快车为代表的列车旅游,其发展目标也是观光度假,只是目前其所依托的列车除了运输功能外,娱乐、休闲、健身及住宿的舒适度、餐饮服务的美誉度都还不足。观光度假在实践中不仅是度假与观光的有机结合,而且还能够与其他旅游项目如休闲、运动等结合,其组合的基本方式为,以一个城镇或核心景区为中心和依托,连续或间歇性地到周边景区、景点从事“一日游”、“半日游”,不想外出时就在酒店、度假村和城镇内休闲,天气不好可以在室内开展娱乐、健身、运动。

  (五)专业度假。

  以从事艺术创作、文学创作、科学研究、专业研讨、专业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和目的之一的度假旅游。主要特征是,第一,属于事务性、专业性旅游;第二,对专业服务及环境、氛围、专门资源、特定条件等要求比较高;第三,对旅游活动组织安排、设施、服务的要求不太苛刻,但需要注意适意、适度和个性化、细微化,以不影响、不干扰并有利于其专业目的的实现为基本原则;第四,价格和消费水平中等偏下,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资金、技术投入都不太高,以方便、实用、适意为基本准则;第五,对信息化、专业化和特定设施、服务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比较常见的专业度假旅游有专业摄影、科学观测、资源普查、作家采风、画家写生、中高级艺术培训、文学笔会、书法研讨交流等。

回答(2):

1 回老家

如果工作生活的地方就在父母所在的城市,或者本身就和父母家人一起生活着,就不存在这个可选项。因缺有需,这里没有“老家”这个概念,更没有远离,那回什么回呢。这里我们说的是与此对应的另一类——在外工作和生活,与父母家人离得远,不经常见面的情况。

当我们有了长假,我要如何利用安排它呢?“回老家”是个可行的选项,那么我们的大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输出“回老家”这个选项呢?这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即这个行为或选择是如何被大脑给推荐出来的。我们知道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或选择,都是某些观念起作用的结果。那么大脑是在怎样的观念作用下给我们推荐出“回老家”这个选项的呢?

我们可以做几个观念的简单推演,比如通过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大脑的“中秋团圆”,因为中秋节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合家团圆的心理诉求——这是大前提,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只要有时间、能够回家,那么和家人团聚就是全家人共同的期望。当前客观条件:时间充分、交通便利——作为小前提。经过大脑评估后,可直接推导出结论:回老家,与家人团圆过节。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这个推导过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套路,一旦客观条件允许,大脑就会主动的把它推荐出来。

同样的,我们还可推演“孝”的观念也可能对这一选项提供支撑。比如我们大部分人认可的“孝敬父母就是尽可能的回家陪陪他们,就是所谓的常回家看看”,在这样的观念做大前提的作用下,一旦有时间,客观条件允许能回家,大脑就会告诉你:你现在有时间,也能回去,赶紧抓紧机会陪陪父母尽尽孝心吧。回老家,陪陪他们尽孝心——就成了大脑自然而然输出的推理结果。

也正是因为从小受这样的文化教育,形成了对应的观念。等我们长大之后,当具体的客观条件满足时,大脑会不自觉——不用我们主动意识——地输出结果,作为可选项。

2 出去旅游

这个可选项也是常见的。

本着“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或选择,都是某些观念起作用的结果”这一观念,但凡看到某些具体行为或选择,就会不自觉地默认它们一定是作用于某些观念的结果(继续推演,就有了类似这样的文字记录)。回到正题,“出去旅游”这一结论的推出,大脑可能受哪些观念影响呢?我们现在看看平常的工作生活,规律的“两点一线”——不是办公室就是房间,时间久了必然产生倦怠,加之旅游广告软的硬的给我们耳朵吹风:你该出去走走放松放松了,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感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的观念正好与自己的疲乏相呼应,久而久之,它便内化成了自己的观念——有时间了就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这也就成了我们做一些具体决定时的大前提。

只不过平时,我们大家抱怨着:要么有钱没时间,要么有时间没钱,现在“双节”是既有钱领又有8天时间,这个客观条件作为小前提。大脑结合观念做的大前提,以及这个客观条件做的小前提,经过简单推演得出结论:可以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的逻辑推导模式,一旦形成,便不自觉地运行了起来。不仅是这次8天长假,过去和将来不管遇到任何大、小假期,“出去旅游”就会被大脑主动的推荐出来,作为可选项。

当然,类似的观念还有其他,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家工作、上学时就按规定,好好的读万卷书——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当时间和客观条件允许了,就不要错过“行万里路”。简单地说就是多出去走走看看,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增长些书本上不一样的东西,感受些新鲜事物换换脑子,这样更有助于“读书”。大家逐渐地默认了这个观念,它也就成了影响具体决定的大前提了。一旦时间和客观条件允许,大脑就主动推演出结论:出去走走,多看看多体验体验。

包括其他类似的一些观念的作用,“出去旅游”就成了一个不需要主动思考,一旦客观条件允许,就会冒出来的可选项。

3 宅在家里

至于“宅在家里”这个可选项,它被大脑推荐出来,可能受到的观念更繁多。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宅在家里”就是8天都窝在屋子里不出门,而是针对远距离的“回老家”和长途跋涉的“出去旅游”而言的另一种情景,小范围的会会朋友、看看电影、爬爬山、打打球、学学习…什么的也是可以。

那么这个可选项的得出,可能的观念会是什么呢?我们先设想一个,比如“假期就应该好好休息,避免折腾”,工作节奏太快,太疲惫,但凡有几天空闲下来能好好的睡睡恢复恢复体力,补充补充精力,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当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旦有时间,客观条件也允许,“待在家里好好休息”就会成为最佳选择。此假期,有的是时间,也没有什么其他不得不的事情打扰——这作为客观小前提。通过大、小前提推导出:宅在家里,好好休息。这个结论也会不自觉地被大脑推荐出来,供我们选择。

回答(3):

度假方式有:各种娱乐。陪老人,看朋友,旅游。逛街。看电影。吃吃喝喝。带老人旅游。收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