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处世界遗产的资料

2024-11-16 13:35: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各地摩崖造像群的总称,到目前为止,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5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大足石刻雕凿始于初唐,兴于晚唐,盛于两宋,续及明清,前后绵延1200余年。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儒教,共50 000余躯,铭文10余万字。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代表了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

早在1986年,国家文物局就将大足石刻列入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1993年又列入申报推荐名单,但由于当时条件尚未成熟而推迟申报。1996年,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正式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大足石刻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于1996年12月20日成立了“重庆市大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市申报委领导和成员实地考察了大足石刻环境整治和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先后召开了两次工作会。市政府还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申报方案,落实申报资金。

为确保申报一次性成功,1997年6月17日,中共大足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大足县申报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环境整治组和申报文本编辑制作组,为大足石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了大量工作。

按照国家文物局对大足石刻文物区的保护要求,大足县拆迁了不利于石刻保护的机关、学校和单位18个,居民125户,拆迁总面积31 921平方米,新征、收回土地333亩;完成了圣迹池清淤12 850立方米,修建排水沟3 465米,清除拆迁废弃物28 000立方米,开挖各种土方8 343立方米,修建道路2 449米、堡坎3 769立方米、石栏杆515米、石梯2 840米;完成绿化面积104 600平方米,栽植乔灌木44 230多株,种植草坪4 800多平方米;完成了宝顶、北山文物区停车场建设、宝顶排污管网铺设,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线路改造等;修建了宝顶、北山环境监测站,宝顶游客接待中心,博物馆综合业务楼,石门山、石篆山管理用房等。通过大规模整治,使大足石刻的保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文本》的编辑制作工作,文本编辑制作组的全体人员遵照“高标准,严要求,出精品”的要求,199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本》五易其稿且经国家文物局专家三次审定,业已定稿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文本格式。为此,文本编辑制作组又对《文本》进行重新编写。3月,国家文物局在大足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文本》提出修改意见。4月,《文本》定稿。6月5日,《大足石刻申报文本》(包括幻灯片、电视片、软盘)正式呈报国家文物局,经国务院批准推荐,报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通知,大足石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已注册,编号为912号。

1999年7月5日至11日,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主席团会议,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员亨利.克利尔根据到大足石刻现场考察的情况,向主席团会议作报告时指出:①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②佛、道、儒三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③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对大足石刻的保护和管理水平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申报文本能充分反映大足石刻的基本情况。会议一致通过将大足石刻推荐给缔约国代表大会进行最后表决。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全委会于1999年11月26日至12月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市召开。12月1日,全会一致同意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重庆惟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给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异彩,对于进一步发展重庆文化、旅游产业,提高重庆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增进国际问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重庆对外开放,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回答(2):

长城名列世界新七大奇迹榜首庆典

中国,万里长城,世界新七大奇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五千年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具体象征。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容纳6.5万名观众的光明体育场,由全世界超过一亿民众自由评选出的 “世界新七大奇迹”的最终结果在辉煌盛宴中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万里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和印度泰姬陵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八达岭代表万里长城和中国长城学会代表出席了盛会
由中国长城学会和八达岭特区举办的“长城名列世界新七大奇迹榜首庆典暨长城保护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7月20日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举行。来自中国长城学会,北京市旅游局,延庆县政府,八达岭特区的领导,以及长城沿线相关领导、驻华使节、媒体、企业、来自全国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代表共计五百多人出席此盛会,长城保护义务宣传员、著名歌唱家张也、戴玉强、幺红受邀与会,共庆长城成功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
庆典活动由主持人重点介绍了中国长城学会和八达岭特区在长城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推广活动中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谊的纽带,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建筑工程,人类最伟大的奇迹,万里长城自入选以来,就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北京是新七大奇迹环球旅行亚洲的第一站,2006年11月9日,八达岭代表万里长城以大鼓,狮子,唢呐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演绎长城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展示万里长城的风采和文化内涵。2007年5月28日,在八达岭长城上,又组织了媒体的新闻发布会,号召更多民众参与到世界新七大奇迹的活动中来。此后,经过全国各行各业人士的努力,长城最终以票数最高位居世界新七大奇迹榜首!

作为中国悠远历史长河中独一无二的见证,长城一直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及象征,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尤其是长城成功如选世界新七大奇迹,更提高了长城的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但是长城的宣传及保护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长城保护宣传系列活动的全面启动,就旨在保护长城,宣传长城,弘扬民族文化长城精神,并呼吁更多有着同样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加入到保护长城的阵营中来!
系列活动有: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长城知识的普及教育、组织编纂《长城志》、组织“纪念长城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暨田景丽长城瓷板画展”、建设国际长城网、出版《长城》画册、组织长城中华行、拍摄大型纪录片《话说长城》、组织“天地人和,长城颂歌”公益主题晚会、组织“长城带经济合作论坛”、 编辑出版长城丛书《我的长城》等,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项活动的进展。
此外,中国长城学会和八达岭特区一起对参与新七大奇迹评选推广活动的优秀媒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长城学会国际交流部、八达岭特区宣传中心获得了荣誉功勋称号,凤凰卫视、中国妇女旅游网、乐途旅游网、南京大学学术与文化交流协会为最佳合作伙伴,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本052-053党支部等中国百所学校个人获得了其他等各项荣誉。最后,中国著名长城瓷板画家田景丽先生向八达岭特区赠送了为长城当选世界新七大奇迹创作的长城瓷板画-“长城之魂”。

回答(3):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各地摩崖造像群的总称,到目前为止,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5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大足石刻雕凿始于初唐,兴于晚唐,盛于两宋,续及明清,前后绵延1200余年。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儒教,共50 000余躯,铭文10余万字。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代表了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

早在1986年,国家文物局就将大足石刻列入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1993年又列入申报推荐名单,但由于当时条件尚未成熟而推迟申报。1996年,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正式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大足石刻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于1996年12月20日成立了“重庆市大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市申报委领导和成员实地考察了大足石刻环境整治和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先后召开了两次工作会。市政府还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申报方案,落实申报资金。

为确保申报一次性成功,1997年6月17日,中共大足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大足县申报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环境整治组和申报文本编辑制作组,为大足石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了大量工作。

按照国家文物局对大足石刻文物区的保护要求,大足县拆迁了不利于石刻保护的机关、学校和单位18个,居民125户,拆迁总面积31 921平方米,新征、收回土地333亩;完成了圣迹池清淤12 850立方米,修建排水沟3 465米,清除拆迁废弃物28 000立方米,开挖各种土方8 343立方米,修建道路2 449米、堡坎3 769立方米、石栏杆515米、石梯2 840米;完成绿化面积104 600平方米,栽植乔灌木44 230多株,种植草坪4 800多平方米;完成了宝顶、北山文物区停车场建设、宝顶排污管网铺设,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线路改造等;修建了宝顶、北山环境监测站,宝顶游客接待中心,博物馆综合业务楼,石门山、石篆山管理用房等。通过大规模整治,使大足石刻的保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文本》的编辑制作工作,文本编辑制作组的全体人员遵照“高标准,严要求,出精品”的要求,199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本》五易其稿且经国家文物局专家三次审定,业已定稿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文本格式。为此,文本编辑制作组又对《文本》进行重新编写。3月,国家文物局在大足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文本》提出修改意见。4月,《文本》定稿。6月5日,《大足石刻申报文本》(包括幻灯片、电视片、软盘)正式呈报国家文物局,经国务院批准推荐,报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通知,大足石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已注册,编号为912号。

1999年7月5日至11日,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主席团会议,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员亨利.克利尔根据到大足石刻现场考察的情况,向主席团会议作报告时指出:①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②佛、道、儒三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③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对大足石刻的保护和管理水平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申报文本能充分反映大足石刻的基本情况。会议一致通过将大足石刻推荐给缔约国代表大会进行最后表决。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全委会于1999年11月26日至12月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市召开。12月1日,全会一致同意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重庆惟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给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异彩,对于进一步发展重庆文化、旅游产业,提高重庆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增进国际问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重庆对外开放,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回答(4):

十三陵

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为什么十六帝只有十三陵?
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自己看看..

回答(5):

这是长城的一些资料。
它的总长有一万三千多里,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现在保存得最好的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大多数已经倒塌了,原因是有一些村民在堡垒上建个梯子,让游客爬上去,长城天天让人扶,加快了腐蚀的速度还有些游客把长城的石头砌下来,作为纪念品。
更可耻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扔垃圾不捡起来,反而让外国游客来帮我们捡。他们不认为这只是中国人的财产,是全世界人的观赏景物。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不协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