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1.竿长应在4.5米以上,最常用的是5、5.3米。这是因为我们通常都是站在礁石上,离水面有一定的距离,钓鱼后要使竿的性能发挥出来就需要竿有一定的长度,过短的竿在鱼游到岸边时是无法控制的。
2.选择轻的钓竿,这是因为矶钓基本上站着钓的,就是站累了坐下来竿还是不能离手,如果钓竿过重会消耗体力。
3.选择1"2号的矶钓竿,一般我们钓取的鱼不会太大,最多钓到的是1000"4000克的鱼,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矶钓竿完全可以应付了,一般1"2号的适用性最广泛。
4.初学者应选用硬一些的竿,钓竿分硬调和软调,初学者在操竿控线和中鱼后遛鱼等环节不是很有经验,硬调竿比较好掌握-些。
5.配线是否得当对竿的寿命有直接影响,有许多钓友怕中鱼后断线一味地用粗线,结果使竿长期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下,这样竿常常会断,有时断竿并不是中了大鱼。所以我们在给竿配线时要注意所配线与竿的承受的拉力相匹配,一般1号竿配主线不应超过3号(线径0.285mm),1.5号竿配主线不应超过4号(0.33mm),2号竿配主线不应超过5号(0.37mm)。
理想的矶钓杆是什么样的
轻、挺、韧、秀!四个字!
先说这个"轻"字,这个字最直接、最简单。从操作性上讲,杆子越轻越好;从材料上讲,制作杆子的材料限制了杆子的重量。当然,杆子越长自重越大。我希望5米3碳素轻矶钓杆重量在200克左右。
第二是“挺”字。相信钓友们拿到一支新杆,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杆子展开抖动抖动!这个动作实际上就是观察杆子的静态的挺度和动态的挺度!
水平握持手把,杆尖挺直下垂少者为佳;决不能有左右弯曲;缓慢下拉杆尖,杆身均匀弯曲没有突出弯点!在下拉过程中不可以有“响节”声。这是静态的“挺”。
在下拉到一定程度后,突然放手,查看杆子的回弹状况:第一次回弹,杆尖应该回弹超过水平线,回弹最高点距水平线越近越好!第二次。。。第三次。。。回弹次数越少越好!这个性能反映了杆子的稳定性,其直接效果就是影响抛饵的准确性。当然,这时也不可以有“响节”声!
如果有“响节”声就表明制杆模具精度不高,制作工艺不精!
杆子的静态的挺度和动态的挺度,基本上是由制杆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阻尼系数确定。
一般碳纤维含量越高弹性模量越大,制成的杆子回弹越高越多;如果碳纤维可以纯净到金刚石晶须,那么它的弹性模量就是无穷大!所以说碳纤维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想把一丝丝的碳纤维集合成钓竿自然少不了粘合剂——胶!粘合剂的品种规格较多,不同的品种配伍使用可以最终调节杆子的弹性模量和阻尼系数,以及第三个字“韧”!
“韧”字比较好理解,但是却难以测试;脆与韧相对应,实际上我们是要避免“脆”的杆子;经常是,只有秆子突然折断后我们才知道它到底有多脆!
其实在查看一支新杆时,我们可以通过敲击杆,壁倾听回声判断它是“韧”还是“脆”,较“韧”的杆子回声较短,基本上是类似金属声再有一点“皮”,或者硬木类的声音;较脆的杆子回声会较长,基本上是类似瓷器、玻璃、陶器声音,如果加有“砂”声必定是脆的!
第四个字“秀”,表面上看就是涂装的秀美。但实际上,钓杆的涂装有许多讲究,美观只是其一,防海水、防紫外线、调节表面张力(防粘线胶膜),防止尖锐物品磕碰。。。甚至提供杆身一定预紧应力,进而调节钓竿的调性!
杆子的长度跟断不断没有直接关系,这涉及到杆子的强度,渔轮泄力的设置,线组的搭配,以及杆子受力角度。
但同号数的杆子6.3米得强度要达到1米杆子的那种,杆子会做的比较粗,重量也相应增加。这个厂家都是测试过的。比如1.5号2米杆净钓重1500g,同样的1.5号6.3米杆也是1500g。
但从理论上来说,同材料同工艺同长度同号数,节数少的杆子强度比节数多的强。
矶钓杆理想上,当然是长点方便够的着,但重量会增加啊,长时间拿累。
4.5M有点短,6.3够长但偏重了,不管什么牌子的。大多数人都用5.3M
0.8-1号是轻巧有点软,2.5-3号么有点偏重。1.5-2号杆用的人最多
你要把杆子强度当成拿大鱼的安全为第一,忽略重量,那买6.3M远投杆好了嘛,跟矶钓杆一样的东西,号数买30-50号,重量400-600g,拿10分钟估计收发抖了。。。。。
所以
1.杆子长短跟是否容易断 不是成正比关系的
2.能否成功安全的拿下大鱼,不是单单有杆子强度决定,涉及到...(首句)
误区,越长越容易断是错误的,当然也有个极限。一般来说,想要钓大鱼,应该选用长的竿子,因为竿子越长,你控制鱼的半径(范围)也就越大,抗冲击的能力也越强,留给自己的缓冲区域也越多。
6.3米的矶钓竿属于很正常的长度。同样长度的竿子,要看碳素布的质量了,而且随着碳素吨位的不同,价格差异很大。
矶竿比海杆软,你的饵和坠一定不要太重。甩的时候从头顶翻山荡出去(侧身荡抛也行)。这样矶竿应该很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