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24-11-06 00:37:2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回答(2):

1.小康水平的普及和巩固。目前我国农村仍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镇有1800多万人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要首先解决这些人的温饱问题,使之达到小康,这样才能把“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总体上”三个字抹掉。2.提高小康水平。小康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要逐步地从目前低水平的小康达到较高水平的小康。3.全面性的要求。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还包括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由较低水平的小康向较高水平的小康迈进,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个目标,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这是中国现代化不能绕开的阶段,只有这个阶段完成了,才能为后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答(3):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住房.交通.医疗,饮食,环境,精神面貌上得到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