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基本解释: 写奏章的折子
详细解释: 清 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花月痕》第三七回:“经略笑道:‘喜事重重!’便向摺匣中取出一本奏摺,递给 荷生 。”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因为您前回上了好几个奏折议论朝政, 天王 老大的不高兴。”
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奏折
中国清代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 又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得名。奏折之称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1656)。史学界人认为始于康熙朝。因康熙帝常令其亲信官员及部分督抚大员密奏见闻,以便互相监视和探听民情,遂有奏折文书的出现 。明代官员向皇帝汇报使用章奏,分为题本和奏本。题本用于汇报公事,奏本则是汇报私事。清初沿用明朝旧制,题奏本章都不能直达皇帝,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既费时又易泄密,不利于皇权的加强,奏折则一扫此弊,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 ,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 。 既速且密,有利于皇帝个人的专制独裁。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奏折的使用就比较广泛。至五十年前后,内而王公大臣,外而督抚提镇均可使用奏折 。雍正帝继位以后 ,规定内外诸臣,对凡属宜守机密或应速递上闻的国家庶政,都可以用奏折先行奏闻,然后再用题本正式奏请批示遵行。于是,奏折作为机密文书遂被普遍使用,成为定制。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