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思维

2024-12-04 19:32: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痛苦不堪。
强迫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1.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检查
完成相关体格、精神及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诊断
诊断应根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由于器质性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而引发的强迫症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要作出肯定诊断,患者必须在连续两周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或两者并存。这些症状引起痛苦或妨碍活动。强迫症状需要符合临床表现中的四条特点。

回答(2):

您好,看了您的描述,感觉强迫观念对您的心理影响和压力还是挺大的,在此提供一下经验分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1、强迫症属于心理问题,不属于神经或生理问题,所以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恢复心理健康水平;
2、目前神经生理学界、心理学界对强迫症的研究有价值的极少,感觉都是为了应付论文发表而杜撰各类概念,实际参考价值不大,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也没弄明白,认真研究的人也很少;
3、目前通过临床经验观察,心理学界关于强迫思维和行为成因的最广泛意见是当事人自我接纳度过低导致,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对自己各方面不满意甚至讨厌自己,理想标准和现实中的自己距离过大,心理落差过大导致自我埋怨,承受了过大负面情绪和压力无法释怀,最终希望通过苛刻甚至刻板的标准约束自己达到自我认同的目的,却往往达不到自我目标导致恶性循环;
4、个人建议您可通过多种方法逐步接纳自己,学会放空和放松自己,通过假定自己是一无是处、没有任何能力的人、也无法改变任何事情的弱者,学习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生活,除了吃饭喝水休息和一些简单事务外,不必理会他人要求和各类事情的压力,以无能者的角色任世界摆布,听之任之;
5、以第4种方式先度过一段时间,只要你觉得ok,多长都无所谓,且作为“无能者”,情况是否改善,自然也就不是你能够控制的了,只能像木偶一般听之任之就行了。
上述过程中,如果您觉得自己仍心有余力,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勤奋不要拼搏,想做就做,觉得难受就回归“无能者”状态。另外,由于强迫观念属于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所以尽管你是“无能者”,头脑中仍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各类想要控制各类事务的冲动和观念,你不用助长这种观念,也不用掐灭它,这是此前那个向往完美的您留下的深远影响,您可以感受和发现其中的荒诞和有趣意义,学习用自嘲的态度对待那些想法,明白自己原来真的是个俗人,那些远大的、独一无二的愿景真的只是白日梦啊。。。

回答(3):

强迫症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不受思想约束的,药物智能取到缓解作用,药力过后还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要学会自我调整

回答(4):

首先你要明白世界是想对矛盾的,怎么都可以。
是迷茫到欲望到计划到程序又到迷茫的一个循环。强迫症是先理得后心安,但是千万不要忘了要先心安后理得才是正道。就不会被自己搞矛盾和被动了 。

回答(5):

所有的思维都是正常的,为什么想着如何解决它,没有反强迫不斗争就好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