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铜钱有什么来历?

清朝铜钱是什么来历,大家知道吗?
2024-11-06 07:25:2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清朝钱币的铸行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称国号为金于东北,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退位,共有295年。

早期满族长居在东北长白山地区,世代以畜牧渔猎为生,并与当地从事农耕的汉人相处融洽,这时努尔哈赤以祖上十三副遣甲起兵,通过不断的兼并争斗,势力遂渐强大,终于统一了满族各个部落,并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称天命汗。并铸行钱币,共有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译作“天命汗钱”,此钱依老满文写成,读法由穿左读起,至穿右,再上下读。方孔圆钱型,仿明小平钱,铜色赤暗,铸工较劣。汉文钱“天命通宝”与“天命汗钱”同时开铸,钱文直读,钱背无文,书法较差。由于当时满人多不用钱,得到钱后,大多用作装饰品,佩戴于衣帽之上,袍襟之前,据说可避刀枪,以至后代铸钱时,分发给士兵佩带,直到顺治,康熙时仍有这种情况。后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在其他几位贝勒的公推下于九月登上汗位,改元天聪元年铸行满文钱“天聪汗钱”,依老满文写法,背文仿明“天启通宝”大钱,在背穿上或穿左铸满文“十”字,穿右书一两。有粗字,细字二种,此钱传世不多,较为罕见,而其中以细字者最少,为极罕见品。当时满清所管辖的满蒙部落,大都不用钱,而是以畜牧多少计算财富的,市场上也以物易物,有钱也视同玩物。使用钱的大都是从华北一带移居到关外的汉族农民,也是以耕地为生的,用钱也不迫切。努尔哈赤父子战领辽东后,这些汉人被满族贵族归为佃农或成为奴役,钱的使用更无关轻重。其实迫切需要钱的是商人,但他们人数上不多,经营上也不受满人重视,所以“天命”“天聪”两代铸钱,政治上的作用要远大于经济上的需要,所以数量少,流传不广,是正常的。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充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康熙帝继位。只保留户部宝泉局和江南省江宁局铸“康熙通宝”制钱,其余各局停铸。后于康熙六年各省恢复铸行,此后又相继停铸行。康熙通宝钱铸行时间长达六十年,铸量较多,但版本较简单,北京宝源,宝泉两局沿“顺治通宝”满文钱式,背文满文,其它各地钱局所铸,背文满汉文局名各一字,民间为方便记忆把这钱钱局名串成了一首诗“同福临同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此外还有“巩”、“西”两种,但数量不多,要收集全不易。康熙通宝钱有大小两种,重量也有变化,起初每文重一钱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减为一钱,四十一年时又改回一钱四分,并规定每千文兑银一两。同时推出一种轻钱,每文重七分,千文兑银七钱。促使铜钱重量不断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要维持一个铜钱兑换一两白银的规定,此规定创于元朝,经明朝,民间已习惯,到了清初时,因为每年白银输入量增加,银价下降,同时铜产量浙减,而铜价不断上涨,钱价因此增高,一般老百姓的收入因钱价上涨而相对减少,购买力同时下降,生活成为问题。政府也因为这些原因要竭力平抑钱价,使老百姓的购买力提高,解决生活问题,使社会稳定。二是对付私铸,顺治康熙两朝,因内战不断,铜的生产运输都成问题,民间缺铜,供不应求,销钱为器是有利可图的,政府虽一再规定严禁,但因有利诱,仍有铤而走险之人,每年毁于私铸的数以万计,影响很坏,而私铸情况就更严重了。清政府虽用严刑厉法对之,但仍未收到好的效果。于是政府一方面严令二品以下官员不得私藏铜器,各寺庙不得铸造铜像及法器,同时增加钱的重量,使私商无利可图。又铸造轻钱,使老百姓方便周转流通。到了康熙中后期,虽然表面上太平盛世,但因为人口增长加速,生产增加则有限,物价无法降低,农民一年的收入,只能免强温饱而已,但凡遇到天灾人祸,便难以维持,康熙帝本人也因此常自嘲:“康则康矣,熙则未必”,生产上不能增加,社会财富便不能增加,仅仅依靠平抑物价等手段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当时的清政府只能做到这一点,只能用增加减少钱的重量以抵制私铸。

“康熙通宝”满文钱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钱,为福建省造,现存世有“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种。此外康熙通宝钱中有一种异品,后人称为“罗汉钱”。此钱比通常的“康熙通宝”略小,为京师宝泉局造,此钱“熙”字有异笔,钱铜色金黄,铸作精良。关于此钱传说很多,一是说因为康熙年间西部边境发生叛乱,朝廷派大将年羹尧前去平定。因军响难以为继,正一筹莫展时,有一寺院僧侣主动献出寺内所有铜器和十八尊金身罗汉以作铸钱用。年大将军因此感动,命铸钱时故意留了点“小秘密”,以便日后回收重塑佛像,但事情泄露,也就无法回收了。另一说是在康熙六十大寿时,户部宝泉局用金罗汉铸钱,并将这种钱放在寺庙罗汉的腹内充做佛赃,在皇帝寿辰时分赠给各级官员以作纪念,等等。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货币发行量很大,所以“康熙通宝”传世较多。

康熙于公元1772年去世,清世宗雍正即位。雍正帝即位后,仍以杜绝私铸,平抑物价入手,防止白银外流,实行铜钱紧缩政策。于雍正元年铸行“雍正通宝”,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钱重一钱四分,力求精美标准,大小分二类,大钱与“康熙通宝”大钱相仿,小钱直径2.4厘米,当时全国共有二十多个钱局,都是康熙时局,雍正规定一省只设一个钱局,于四年时,改山西局为宝晋局,山东局为宝济局,台湾省局为宝台局等等。九年时又在江南增设了江宁宝安局,在西南分别设立了四川宝川局,贵州宝黔局,湖北宝武局等,又停撤了临、清、宣府、蓟、同、等局,一省一局的政策最终得以实现,私铸情况也有减少,后来西北战事扩大,西南边铸也发生叛乱,战事频起,雍正十一年时,再次实行铜钱减重,变为每文一钱二分,后清朝百余年制钱重量要求没有变化。顺治通宝钱背文格式,一律按照前朝宝泉、宝源泉钱式,背文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满文钱局名,其中“川、桂、陕、福、台”等,极少见到。由于雍正帝钱法严谨,私铸较少,所以雍正通宝制钱上都边阔字正,形态工整。

回答(2):

清朝是个游牧名族,起初没有自己的钱币,后来在和明朝的交往中,仿造了明朝的钱币,努尔哈赤铸造的天命汗钱,皇太极又铸造了天聪汗钱,接下来的十位皇帝,分别都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分别称之为十帝钱。

回答(3):

天圆地方 所以圆形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