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陶瓷餐具是否安全?

2024-11-01 00:24:4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判断瓷器餐具的安全性,主要看两点:陶瓷的原料,陶瓷的烧成。

1、看陶瓷的原料

陶瓷的原料包括泥料(坯体原料),釉料(釉面原料)和绘料(装饰原料)。坯体原料一般是高岭土或陶泥,因为属于没有化学添加的天然黏土或矿物质,所以基本安全。

釉料中,釉下彩和釉中彩有一层玻璃体(釉料)裹住了绘料,也就裹住了可能含有的重金属元素。而釉上彩,因为它的绘料会直接接触食物,容易在高温时释放重金属元素,对人体产生伤害。

多数情况下,绘料都是低成本的化工料,很可能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元素。

2、看陶瓷的烧成

除了看绘料是否直接与食物接触,还要看烧成温度。因为高温煅烧的过程中,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就消失了。

釉面是釉料经高温加工后形成的玻璃体,重金属元素经过这样的高温处理(1200摄氏度左右)后基本不会残留。

而釉上彩的彩烤温度只有800度左右,无法满足上述提及的“高温”条件。这种情况下,安全性就要看绘料质量了,质量越好,铅和镉的含量自然越低。

扩展资料

陶瓷餐具不仅花色繁多,造型各异,而且细腻光滑,美观大方;不生锈、不腐朽、不吸水、易于洗涤,装饰性强。

如今人们对陶瓷餐具的性能和质量有了更新的要求:铅、镉等有害健康的重金属盐类溶出量不应超标过量;在受冷热冲击时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即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款式造型、花面设计、外观质量等应符合时代要求。出于健康考虑,人们对其安全性更加重视。

陶瓷制品按其装饰方法的不同,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其铅、镉溶出量主要来源于制品表面的釉上装饰材料,如陶瓷贴花纸和生产花纸用的陶瓷颜料等。

由于这些颜料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铅,有的含有镉,因此,陶瓷制品中含铅也是长期以来制作工艺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其中尤以釉上彩和其他劣质产品为最。

人们长期使用这些餐具盛放醋、酒、果汁、蔬菜等有机酸含量高的食品时,餐具中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溶出并随食品一起进入人体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引发慢性铅中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餐具安全每一天

回答(2):

一、陶瓷餐具并不都是安全的。陶瓷餐具并不都是安全的。有些餐具长期使用会造成重金属慢性中毒,对皮肤,牙齿,眼睛,大脑,骨骼,生育造成损害。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是陶瓷餐具中含有的铅、镉等重金属成分。损害程度主要看这些重金属在使用中的溶出量及被人体的吸收量。

二、哪些陶瓷餐具重金属含量超标陶瓷餐具的重金属含量要通过专业检测来确定。国家和世界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一件瓷器的重金属溶出量超过千分之零点几,国外都会拒绝进口。但是在我国现在还没有实行强制标准。加上有些陶瓷制造商不负责任,日用陶瓷餐具重金属溶出量超标现象在我国既普遍又严重。所以我们只能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自我控制。

通常以下陶瓷餐具最好少用或者不用。

1、餐具内里有大面积装饰图案或喷涂了颜色的。

2、餐具内里装饰图案过多使用大红、深黄、深绿等深重颜色的。

3、餐具内里装饰图案缺少光泽,图案表面粗造的。

4、低质低价的骨质瓷白瓷或其它低温白瓷。

5、长时间不用,瓷器图案会沉积一层黑灰油腻样物质的餐具

6、在使用中瓷器的图案会逐渐被腐蚀颜色变浅的。

三、如何避免陶瓷餐具重金属溶出对人的危害。

1、尽量不使用内里有大面积图案的陶瓷餐具。

2、绝对不使用内里带花的陶瓷餐具食用过酸过咸的食品。

3、放置过久的陶瓷餐具在使用前要用热水清洗擦拭。

4、陶瓷餐具清洗后尽量擦干或烘干存放。

5、绝对不用内里带花的陶瓷餐具长时间存放食品。

6、不使用内里带花的陶瓷餐具高温蒸煮食品。

四、关于几个陶瓷餐具的宣传误区

1、“骨质瓷是用牛骨做的,含有大量的磷酸钙物质,这种物质会被人体吸收,所以骨质瓷是绿色餐具,保健餐具”这是错误的。骨质瓷使用了富含磷酸钙的动物骨炭作原料,但成瓷后化学成分已经变化并不能向人体转移什么磷酸钙。合格的骨质瓷是安全的,但是有些低质低价的劣质骨质瓷产品,即便是纯白的,其重金属溶出量很高,反而是极不安全的。

2、“只要内里带花的陶瓷餐具都是不安全的”,这是错误的。一般讲,釉下画面很安全,比如景德镇的釉下青花和釉下青花玲珑餐具。釉上画面颜色比较清淡并且光洁明亮的也很安全。总之,制作陶瓷时的温度越高,画面与釉面结合越好,画面熔入釉面越深越安全。

3、“只要是白瓷就是安全的”。不准确。高温白瓷,烧成温度在1300度以上,都是安全的。但是低于1200度的白瓷,如果还有光滑明亮的釉面,就要有所区分。不便区分时 ,最好用其作中性食品、冷餐使用,避免过酸过咸,或用于高温蒸煮。

4、“尽量少用陶瓷餐具”。这是极其谬误的观点。陶瓷餐具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体现之一。陶瓷餐具也是最安全的餐具。只是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陶瓷餐具的装饰手段增多,陶瓷加工过程使用铅镉等物质增多,加之有些企业粗制滥造,才导致陶瓷餐具出现更多的不安全隐患。我们只要在生活中加以注意,正确使用陶瓷餐具,都是没有问题的。

五、应当把使用陶瓷餐具作为一种享受。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在招待尊贵的客人的时候,要拿出最好的陶瓷餐具。中国也是如此。使用美好瓷器用餐,的确是一种享受。

中国餐饮界有句行话:色香味形器。色香味形是菜,器则是指餐具。没有好的餐具相配,再好的菜肴也不完美。

什么菜肴用什么款式的瓷器,方的圆的、长的扁的,盘碗碟罐勺,都有讲究。特别是画面装饰更加重要。大清皇帝常用一种通体装饰富丽堂皇的“万寿无疆”粉彩餐具,应当说重金属含量会严重超标。但是这些盛在餐具里的食品,一是多有“铺垫”,二是冷盘很多,食用者又尊贵讲究,决不会连汤带菜一扫而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安全的。

由此看来,好看的陶瓷餐具还是不要拒绝,而科学合理的使用才最为重要。

回答(3):

判断瓷器餐具是否含铅是否有毒:
1、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陶瓷器皿,可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色釉瓷及一些未加彩的白瓷等品种。由于陶瓷餐具装饰方式不同,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其中釉中彩、釉下彩和绝大部分的色釉瓷、白瓷中的铅、镉含量是很低的。而釉上彩陶瓷如在加工时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或烤烧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很容易引起铅、镉溶出量超标。另有一种骨灰瓷为白色,其瓷质透明,釉面平整、光润,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这种瓷器生产难度大,大多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技术。其釉料采用低温含铅釉料,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铅溶出量超标的可能性也很大。
2、为了避免餐饮具可能对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专家提醒说,人们应尽量挑选釉中、釉下彩陶瓷器皿和餐具内壁装饰图案较少、图案颜色光亮的产品。
3、千万不要购买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图案的餐具。
4、对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鉴别陶瓷餐具的好坏,如下:
  1、将陶瓷拿在手里观察。好的陶瓷色泽呈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对着亮光观察陶瓷的通透性,看出杯子成分的细致与否,好的陶瓷应该透光较佳且均匀无杂质。
  2、用手感觉瓷的细腻和坚硬。牛骨粉的添加使得陶瓷的重量会轻于其它瓷种,可以做到比一般瓷器薄,成品质地轻盈,细密坚硬(是日用瓷器的两倍),不易破裂。
  3、再用食指和拇指轻轻一弹,就可以听到陶瓷“叮”的一声脆响。如用手沾水在碗口摩擦,会发出类似于飞机飞过的声音,当然声音比较小,要仔细听的。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