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启示

2024-11-18 03:49: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和小红吃完了早饭,便匆匆忙忙地去上学了。

他们走着走着,一股臭味扑鼻而来。顿时,小红在一个垃圾箱旁边停住了脚步,皱起了眉头。“是谁这么不讲文明啊,垃圾也不扔进垃圾箱里,却偏偏扔到地上,唉!”小红生气地说。小明看了看手表,着急地说:“快走吧,时间来不及了!”小红大声对小明说:“如果不把这些垃圾捡进垃圾箱里,就会影响我们生活环境!”说完,便弯下了腰,把垃圾捡进了垃圾箱里。小明在一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是,一听小红这么一说,还是很有道理。便放下了书包,从里面取出了一支笔和一张纸,在纸上写着六个大大的字:“文明——只差一步。”便把这张纸牢牢地贴在垃圾箱上面。小红捡完了,擦了擦手,对小明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小明和小红又急匆匆地上学了。
城市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不能让它被破坏。

回答(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他曾经“问礼于老蚺”、“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孔子的故事“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可自称是少皞氏的后代。在鲁昭公举行的宴会上,叔孙昭子问少皞氏干吗以鸟名为官名,郯子便大谈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来,还乘机夸耀“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孔子听过了,觉得郯子虽然举止有些可笑,但对古代官制倒确实有点研究,便“见于郯子而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