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元曲

2024-11-20 06:18: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马志远【越调】《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极短,却描绘了一副绝妙的秋景图。 请看:干枯的藤蔓缠绕着枝桠纵横的老树,几只黄昏归来的乌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梢头;一股潺潺的流水从小桥下流过,桥边一座茅屋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只有它才说明这里有人迹,给这死一般寂静的一切增添了几分活气。一条灰黄色的乡村古道蜿蜒伸向远方,这深秋时节的冷飕飕寒风一阵紧过一阵,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断肠人”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夕阳已西下,余辉即将消尽,漫长的黑夜即将降临,眼前的一天又过去了,可是,远离故土、流落天涯的游子啊,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 古人论诗,极重诗情画意,例如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手法高妙意境深远。马志远是一位善于写景抒情的能手,这首小令所描绘的游子秋行图,色彩鲜明,感情真切,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景托景,情寓于景。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志远写情景,确实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堪称妙合无垠。拿小令的前三句来说,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等九种事物,每种事物都是一景,每样景都有自己的特点,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桥是小的,道是古的,马是瘦的等等。表面上这些景物似乎是孤立的,实际上却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秋色图,都是这幅图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动静来分,藤、树、桥、家、道,是静的;鸦、水、风、马,是动的,它们互相映衬,十分和谐。从画面上看,每句中三种事物为一组,共三组,三组画面相映成趣。 更为妙绝的是,这些看似单纯的写景,即所谓的景语,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情语。一方面,寓情于景;另一方面,又赋于景以感情色彩,使静景变成动景,死景变成活景。“枯”、“老”、“昏”、“瘦”等字的使用,就像一枝枝彩色画笔,给景物涂上了厚厚的一层秋色,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感情。这说明马志远的确是一位“神于诗者”。王夫之说“情中景尤难曲写”,尽管难,这首小令也做到了。“断肠人在天涯”,就不仅表现了流落天涯的游子悲苦到极点的感情,而且也是一幅“断肠人”沦落天涯的生动图景,这不就是难以曲写的“情中景吗”? 如前所述,小令的前三句写景,其特点是景多、景明,画面中弥漫着深秋悲凉之气。但是,如果没有末句描写天涯沦落人的“断肠”,则仍不过是一种无甚深意的静物素描,感情的色彩也不会更浓烈。作者高明之处在于,他把前三句写景和末句写人结合起来,使笔下的景物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人的感情的触发物。当然,如果没有前三句写景,只有末句写人,那人的活动也就失去了典型环境,“断肠人”之所以“断肠”,也就失去了客观的依据。总之,末句写人,使前三句写景有了中心,增强了感情色彩;前三句写景,则为末三句写人提供了典型环境,更加衬托出“断肠人”沦落天涯的悲苦凄楚。 第二,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犹如画家之写山水,作者不是浓墨泼洒,而是淡墨勾画,寥寥几笔,一幅色彩鲜明,构思新颖的秋色图即跃然纸上。尤其使人称绝的是,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用的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好像古代著名的建筑物——北京天坛斋宫的无梁殿,殿内无梁,但却巍然耸立,精巧无比。这种奇妙的用词法,实在是古所罕见。其用字的简练,达到了不能再加增减的程度。 第三,善于映衬。一种是色调上的映衬。“夕阳西下”与“枯藤老树昏鸦”,一面是落日余辉的明亮,一面是深秋晚景的暗淡;一面是落日给枯藤老树昏鸦的淡金,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又减弱了落日的余辉,就这样,作者把明和暗这一对矛盾的色调,统一于深秋晚景的画图之中,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既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增强了画面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另一种是感情上的映衬。“小桥流水人家”,衬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悲苦惆怅,暗示出“断肠人”之所以断肠的原因,并进一步想见其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样,就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悲凉气氛,还是它突破了只限于个人愁苦的圈子,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第四,清新俊逸,自然浑成。强人论去,无不推崇这首小令。国王维曾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并加评论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来,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所谓“天籁”本意是自然界的音响,用于诗歌创作,就是清新自然,不尚雕饰的意思。或者说,天籁就是天然,就是李白所说:“清水初芙蓉,天然出雕饰”(《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被前人誉为“秋思之祖”的这首小令,以寥寥数笔二十八个字,就极其生动的描绘出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孤寂愁苦的感情。确实是一首去尽雕饰,天然自成的“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佳作。 2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不可多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 “峰峦如聚”两句,作者以开始就用“如聚”“如怒”的生动比喻,描绘出山河的雄伟壮丽,感情悲壮沉郁,风格豪放雄浑。那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那咆哮奔腾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吗?巍巍群峰,滚滚波涛,该凝聚着作者多少愤怒的感情,又能引起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多少联想! “山河表里”一句,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潼关,据山临河,虎踞龙盘,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路,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潼关路,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历史的风云人物在这里化为尘土!走在这样的路上,作者的心情因该是怎样的呢? “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的无限感慨。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昏君,在此滥施淫威,虐杀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长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的戏剧;又有多少诗人,作家,写过多少有关长安的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就是作者“意踟蹰”的原因和内容吧! “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灭亡,犹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多少感慨! “兴,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望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的概括中提炼出的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的,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的。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这一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是对全曲的一个十分精辟的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小令,虽是怀古,其实是为了写今。以古喻今,这是许多有见地而又不能直接抒发的古代作家所惯用的手法。作者站在这漫漫潼关路上所概括的人民受苦的历史事实,其实就是元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作者面对历史事实所发出的深沉感慨,其实就是对元代社会现实黑暗的愤慨,对元代人民群众苦难的同情。作者以饱含着血泪的语言,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永远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这不但是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厉谴责,而且更是对元代人民奋起反抗的一种激励。曲中没有一句提到元代的社会现实,担又句句包含着元代的社会现实。这就是作者用意高妙之处,也是这首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这首小令,篇幅笑,容量大。从结构上看,全曲可分为三层。开头三句是第一层,写潼关的地势;中间四句是第二层,写潼关怀古;末两句是第三层,写潼关怀古所得出的结论。三层意思,象是一条锁链上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写法上看,全曲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而其中又以议史为中心,描写生动,抒情沉郁,议论深刻。作者写潼关怀古,起笔在潼关的景象上,落笔却在怀古上,收笔更在由怀古引出的历史结论上。作者写山、河、关、路、西都、秦宫汉阙,最后才点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主题。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篇末点题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在于:它的主题不是外加的,架空的,而是从写景抒情中自然得出的,是真实可信的,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主题则是从前面的描写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总之,全曲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诗句开头,感情有如千尺瀑布,飞流而下,汇成一股洪流。顺着这股感情的洪流,作者一笔掀起一个浪头,一浪紧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直至最后以饱含激情的警句结束。感情的大波虽然过去了,但其余波仍然在人们的心海中久久不能平息。全去自始至终,感情深沉、强烈,捧而读之,令人声泪俱下,感慨无限

希望采纳

回答(2):

了解一下什么是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