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非常普遍和重要对于取名字的忌讳。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取名字的时候都会有所避讳。讲究“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在言谈和书写时,一般会回避君父的名字,也不能用他们的名字来取名。直到现在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与父辈名字冲突。由于避讳的影响,中国人认为称呼长辈名字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在封建制度下,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而且要奉为至尊,即使直呼君主的名字也是大逆不道。在清代的雍正、乾隆时期,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处人死罪并殃及九族。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于是古人在取名时便有了很多的忌讳。比方说皇家的名字便是不可取的,老百姓都要绕开这些名字。比如皇帝、皇后、太子之类的便是皇家的专属称呼。在古代,有两个字是不可取名的,那就是“万岁”。
“万岁”这个词,在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不见记载,当时青铜器有铭文“万年无疆”,祝福别人长寿,但是“万年”并不是帝王专属的称谓。直到后来宋代学者高承考证认为:“万岁”这种称谓上古截至周代,“未有此礼”, 没有被统治者确定为种礼仪。战国以后,“万岁"有三种含义:一是祝福他人长寿的祝福词;二是表示赞叹的欢呼用语;三是对逝者及临终者的讳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百年以后”要去天堂了”“驾鹤西游”等等。随着封建皇权的逐步加强,这个原本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在宋朝初年逐步成为天子特有的代称,此后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宋朝以前,相对来说,平民取名“万岁”,原则上是无罪的。但在宋代却开始变成了一个忌讳之名对于老百姓。
北宋时期,皇家对“万岁”词非常敏感。《宋史》记载: 某一天,寇准骑马外出,途中遇到一个“狂人”, 拦截寇准的马,喊他万岁。这件事儿被寇准的政敌张逊获悉,他上报朝廷,结果寇准被罢免了同知枢密院事的官职,降为青州知府。从北宋开始,“万岁 ”逐步被皇家垄断,成为皇帝的专属名词。百姓便不可用其取名。明清时期,“万岁“后面加了一个很有地方色彩的缀词“爷”,即“万岁爷”,成为臣民对皇帝非正式场台的敬称。
在古代人们取名字的时候,一般都要避讳的,所以在宋朝以后万岁这两个字是没有人再敢用了。
当然是万岁这两个字了,这两个字象征的是皇上,所以说作为平民百姓,绝对不能起名字沾上这两个字,要不然就是杀头大罪。
一般古人取名字机会很多,尤其是不敢和君王同字,而且在宋朝以后无人敢用万岁两个字,因为这是皇帝的称呼。
“万岁”这两个字,因为称呼皇上为万岁爷,所以是不可能用这两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