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会考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2024-10-30 09:24: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会考,现在叫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的考试时间各省份不尽相同。如山东的正式考试一般在每年的6月下旬的周五、周六、周日,周一为信息技术的考试。补考在每年的12月底。
高一末学生就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的考试,高二学生补考。高二学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的正式考试,高三学生可参加补考。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从2005年开始,学业水平考试逐步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推开,目前,已有30个省份实施(有20个省份超过5年)。但考试组织方式、内容、成绩使用等还亟待改进。这次改革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考试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信力。

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意义重大。一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打牢终身发展的基础。二是进一步增加学生选择空间,促进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三是推动高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因材施教。四是为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提供服务,促进高中、大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回答(2):

  • 会考时间6月下旬


  高中的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肄业,有资格参加高考。会考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都能一次性通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一次补考机会。

  (1)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生物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化科目的会考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3+3+4"的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作为必考科目,在其余科目中考生可任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余下4门作为考查科目(笔试),要求考生在第一次报名时就选定考试和考查科目。实践操作科目均为考查科目。

  考试科目的成绩报告分为4个等第(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绩报告只分2个等第(及格、不及格)。

  (2)会考时间及科目安排

  高中会考文化科目一年开考两次,每次都开考10门。第一次安排在春节前三周左右,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科目主要面向中考学生;第二次安排在6月中旬,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7科主要面向高二考生,其余3科主要面向中考学生,不再单独安排补考。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查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

回答(3):

高一开始就有了,一直到高三。每年两次,夏季会考,通常在6月24-26日,和中考同一时间。春季会考在每年1月份,具体日期不记得了。有的学校会限定学生每次报考什么科目,一般的高一两科,地理,历史,还有计算机的上机考试,高二5科,其他的高三完成。可以多次报考,取成绩最高的记入档案成绩。07年的春季会考好象是在1月8号左右吧。

回答(4):

高2就要考了
一年中不断考

回答(5):

会考时间每一个省都是不同的,有的省只考一次,一次全部通过后就可以获得毕业证书。

如果没有全部通过,那么就要进行补考。有的省一年考两次 ,每次考不同的科目。 这些具体的老师会和同学说的。 

不过每年的会考一般集中在11月份或是12月份,这些是看自己所在省份的规定。补考的时间是在第 二年的六月份。

每个省份的高中会考时间都不一样 ,不过每个省市的会考时间都和上一年差不多, 想要知道今年的会考时间的话,就参考上一年的会考时间吧。

高中会考考哪些科目?

高中会考是对所有学过的科目的个总结。会考一般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化学、物理、地理、生物、历史、通用技术、计算机技术。一般就是这些科目了,这类考试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

会考,现在叫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的考试时间各省份不尽相同。如山东的正式考试一般在每年的6月下旬的周五、周六、周日,周一为信息技术的考试。补考在每年的12月底。

高一末学生就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的考试,高二学生补考。

高二学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的正式考试,高三学生可参加补考。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从2005年开始,学业水平考试逐步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推开,目前,已有30个省份实施(有20个省份超过5年)。但考试组织方式、内容、成绩使用等还亟待改进。

这次改革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考试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信力。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意义重大。

一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打牢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增加学生选择空间,促进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

三是推动高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四是为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提供服务,促进高中、大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