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地名”的定义。大致而言,这里所讨论的地名,乃现在的地级市一级的地名,如石家庄,驻马店,枣庄等等。县级政区和省级政区名称不在讨论范围。而地级市这一级,对应古代的便是统县政区。所以,我们讨论的是自古以来统县政区名称的变化。
再抛结论:古代典雅地名的消失对应的就是行政区划的变动。特别是统县政区的郡→州,州→府,府→地区,三次大的变动,对地名的影响尤甚。
开始详述:
一、秦统一,推郡县制,奠定秦汉统县政区的地名基础
秦统一六国,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汉承秦制,也基本沿袭郡县制。至汉武帝,郡县制成为了我国地方基本政治制度。所谓郡县,即以郡统县,统县政区称郡,即某某郡或某郡,其中以三字郡名为多数。
题主和其他答主所提到的许多古代典雅地名,如汝南、豫章;另有朔方、渔阳、上谷、会稽、庐江、南海……等等,皆是郡名。即汝南郡、豫章郡、朔方郡、渔阳郡……少数两字郡名的有南郡、东郡、陈郡等等。
这些郡名,肇基于战国时代,定型于秦统一,而后在两汉魏晋时代逐渐增加扩展,即汉代以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加之南方开发,新的郡一直在增加。在此时,基本不存在地名变更的问题,至多也就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郡名而已。
二、州郡县三级制糜烂,隋唐重建州县二级制,是为第一次地名大变动
魏晋南北朝以降,尤其是北魏南梁开始,整个地方政区制度开始混乱,基本表现为州郡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由原来汉代十余州-数十郡-千余县变成了数十州-数百郡-千余县的地步。州郡数量的增加使得行政效率极大降低,原来金字塔型的统御结构变成了垂直树状,对于中央集权非常不利。
所以,隋代重新统一以后,釜底抽薪,罢天下诸郡,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隋代大部分时间是州县二级制,少部分时间是郡县制,但隋书地理志以郡县制为准,故大家一般都认为隋代是郡县二级制。】。统县政区变成了州(后来又恢复成了郡)。在隋代郡县制时期,大体上地名还是原来那些地名,增加了一些新郡名,少部分改名。
以今河北地区为例:
西汉时有涿郡、渔阳郡、右北平郡、上谷郡、河间国、中山国、信都郡、赵国、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魏郡、巨鹿郡等诸郡;
隋代时则有涿郡、渔阳郡、北平郡、上谷郡、河间郡、博陵郡、信都郡、赵郡、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襄国郡、武安郡、武阳郡、魏郡、汲郡。
基本上还保留了原来的地名结构。
唐初,又罢天下诸郡,改郡为州。【注意,此时的州,已经不是汉代幽州、冀州等统郡的作为高层政区(等于现在的省)的州,而已经降了一级,变成了直接统县的作为统县政区的州(等于现在的地级市)】
州的命名,起源自禹贡九州,都是单名,如雍州、兖州、徐州等等。沿袭而来,唐代统县政区的州名也都是单名。这和之前复名的郡名大为不同。所以,自此一改,某某郡变成了某州,上古时代优雅的郡名,基本上都消失了。
还是以河北地区为例:
隋代时则有涿郡、渔阳郡、北平郡、上谷郡、河间郡、博陵郡、信都郡、赵郡、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襄国郡、武安郡、武阳郡、魏郡、汲郡;
唐代则变成了:平州、冀州、幽州、沧州、易州、莫州、瀛洲、定州、深州、赵州、邢州、洺州、贝州、相州、魏州、博州等等……
除了魏郡、赵郡这几个单名郡的名字改为了魏州、赵州之外,其它的全变了。
当然,郡名并不是这么一下子就消亡的,到了宋代,基本上每个州都还保留有自己的郡名(雅名)。
三、明清省府县三级制,是为地名第二次大变动
唐代的州县二级制维持了一百多年便坚持不下去了,变成了道州县三级制,到了宋代则是路州县虚三级制。不过州作为统县政区,基本上变化不大,除了偶尔新增之外,名称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一点和秦汉以后的郡一样。
但是,元代一统,由于它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征服王朝,因此在行政制度上也颇具特色。具体而言就是一团乱。省-路-府-州-县,名义上五级,但是其中可以胡乱搭配,导致了很大的混乱。
明代建立以后,基本上确定了省府县三级制的框架。高层政区是如今大家熟悉的省,统县政区则由州变成了府。
府原来是比较高级的州。唐代府比较少,如京兆府长安、河南府洛阳、太原府太原。到了宋代府增多了。而明代开始,府直接替代州成为了统县政区。如此一来,那些单名的州就消失了,变成了复名的府……
来来来,再以河北地区为例:
唐代有平州、冀州、幽州、沧州、易州、莫州、瀛洲、定州、深州、赵州、邢州、洺州、贝州、相州、魏州、博州等等;
到了明代,变成了:永平府、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等等
等于又重新刷新了一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河间这个名字,消失了数百年以后,由郡名重新变回了府名,再次荣登统县政区名的宝座。河间郡→沧州→河间府。另外,有时候从某州改为某某府时,就是直接在后面加了个府字。如:庐州→庐州府。
四、民国以后撤府,共和国以后设立地区,地名再次变动
民国以后,府被撤销,地方上是省县两级制,府的地名全部消失。共和国建立,因为省县两级制管辖不方便,所以在省之下设立派出机构“地区”,一般称为某某地区,驻于某县,管辖附近数县。我们以安徽省为例:
清代,安徽省之下为:庐州府、六安州、安庆府、池州府、徽州府、宁国府、太平府、和州、滁州、泗州、颍州府。
1951年皖南皖北行署区之下有: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芜湖市、安庆市、宿县地区、阜阳地区、六安地区、滁县地区、巢湖地区、安庆地区、徽州地区、池州地区、宣城地区。
“地区”之名,来源大致有二:一为沿用原府名,如:安庆府→安庆地区、徽州府→徽州地区;二、以驻地县名命名,如:阜阳地区(原颍州府)驻阜阳县、宿县地区(大致原凤阳府)驻宿县、宣城地区(原宁国府)驻宣城县。前一种地名不变,后一种则发生了变化,而且让人感觉变俗气了很多。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掀起了撤地建市(撤销地区,建立地级市)的风潮,这其中也就必然带来了一些原来的县名变成了地级市名。如:阜阳市、宣城市。当然,在这一阶段过去的一些地名还是保留了许多的。
至于说为什么很多地名在古代十分风雅,而现在被重命名后就失去雅致。从上可以看到,郡名州名府名相对都比较雅致,但是县名就一般了。所以如果是由县名提升为地级市名的地方,一般都会比较俗,而近代以来新起的地名,尤其是1949年后的,就更俗气了一些。就不多说了。
最后举几个地名变迁的例子:
①京兆尹(西汉)→京兆郡(隋)→京兆府(唐)→西安府(明)→西安市/西京(民国)
【京兆→西安】
②恒山郡(秦)→真定国(西汉)→恒山郡(隋)→恒州(唐)→真定府(明)→正定府(清)→石门市(1925 注:驻所迁移)→石家庄市/石家庄地区(1947)→石家庄市(1978)
【恒山→真定→恒山→恒州→真定→正定→石门→石家庄】
③吴郡昆山县(隋)→苏州华亭县(唐)→秀州华亭县上海务(北宋)→松江府华亭县上海镇(南宋)→松江府上海县(元)→松江府上海县(清)→江苏省上海县(民国)→上海特别市(1927)→上海市(1930)→至今
【(吴)→(苏州)→松江→上海】
④余杭郡(隋)→杭州(唐)→临安府(南宋)→杭州府(明)→杭州市/杭县(民国)→杭州市/临安地区(1949)→杭州市(1960)
【余杭→杭州→临安→杭州→杭州】
最后介绍一个神地名:长沙
⑤长沙郡(战国楚)→长沙郡(秦)→长沙国(西汉)→长沙郡(东汉)→长沙郡(三国)→长沙郡(西晋)→长沙郡(东晋)→长沙郡(南朝宋)→长沙郡(南朝齐)→长沙郡(南朝梁)→长沙郡(南朝陈)→长沙郡(隋)→潭州(唐)→潭州(宋)→天临路(元)→长沙府(明)→长沙府(清)→长沙市(1933)→至今
【长沙→潭州→天临→长沙】
比如襄阳,前几年竟被弄成了个“襄樊”,
这是一个“神”一般的命名,
天下人神共笑,后来又改了过来。
真是拿历史、文化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