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2024-12-04 03:31: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惊天动地的划时代大事件。自胡适之《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出,天下响应,中国的文言文从此便被打入了一百八十层恶狱,白话文时来运转,已经疯狂了近一百年。其影响之巨,令人怵然心惊。

我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当时的一批豪杰之士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出的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为正处于特殊历史阶段下的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但问题是,再好的药也毕竟是药,而不是五谷杂粮。在我们身体好了之后,如果再继续吃这些“良药”,只会再生新的疾病,产生更大的危险!

平心而论,新文化运动发生时,中国文化确实已经有了消化不良、沉积滞塞的病状,因此胡适等人开出来的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章太炎先生曾在1903年与梁启超进行“革命与改良”论战时说过,革命是“天雄、大黄之猛剂”,是“除旧布新”的良药。钱玄同、鲁迅是章门弟子,而胡适与梁启超渊源颇深,也是师长与弟子辈的关系。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两家虽仍然各承其统,但实际上已经合流。

回答(2):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

回答(3):

进步性:
(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形成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最主要)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
(3) 弘扬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⑸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⑹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

回答(4):

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