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古代出过什么大人物

主要是在平江官塘这一带的.
2024-11-09 09:33:3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平江,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各类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市民大都熟知该县先后出了李宾王、李元度等雄才高官,但近日经考证,南宋首任宰相李纲也出身平江县。原岳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史学专家何培金先生表示,历代名人籍贯原本存在争论,难以定评,而明弘治《岳州府志》是岳阳乃至整个洞庭湖区最早方志,南宋平江籍宰相李纲已登记入册,具有可信性,若有必要,将组织专家进一步考证。明弘治《岳州府志》详细记载,宋宰相李纲籍贯平江

  宰相身世有据可考
  接到平江市民吴先生反映南宋宰相李纲是否平江人这一报料后,为弄清事实真相,调查考证过程中笔者先后查阅了《宋史》、《宋诗鉴赏字典》和明弘治《岳州府志》、清康熙《岳州府志》及《平江县志》等史料、志书,并求证岳阳文史专家何培金等人,证明李纲为平江籍宋代宰相。

  据清康熙《岳州府志》记载,李纲、李纯、李西平皆为平江宋代进士。而明弘治《岳州府志》记载:“李西平,宋元符三年进士;伯父李纲,宋相;父纯,进士,有贤名,西平知澧州专务,德化集民训,以孝悌劝课弄,桑化治州,累迁枢密院承旨,金人入汴西平与纲奏守御策,时宰相何栗不能用。”。经查诸志书,认定李纲、李纯二人为兄弟,李西平,字宾王,历官澧州知州、枢密院承旨、司农少卿等职。为李纯儿子,而李纯为安乐县知事。

  李纲为平江人有据可考,为唐朝宗室。其祖籍为福建省,北宋中期其父迁居在平江。据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与李纲侄子李宾王(李西平)是同僚好友,他对李纲伯侄爱国抗金胆气尤为赞颂,不仅为李纲撰写了家传,感慨系之,为李西平赋写一首《长歌行》古律,其中“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平枭逆贼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句中就言及李西平三字。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谁念迁客来,老大伤名节”此首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词作于高宗渡初期被贬途中;“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天际......奇伟、沃水上,八千戈甲......”这首词是李纲认为自己身为宰相,应为抗金作出战功所作,抱负很大。俗话说,树长千尺,落叶归根。上面两首“荣哀”词中,李纲均提及家乡的“长江”海阔天空。充分表明他有思念老家平江故里之情。

  平步青云官居宰相
  南宋抗金名臣李纲、岳飞二人虽说同朝为官、为将,极力抗金,但李纲不像岳飞那样未得善终,虽说几度罢官、总算青云得路,飞黄腾达,老来安闲,寿终正寝。

  李纲,字伯纪,北宋末南宋初为抗金英雄。政和元年(1112年)高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宣和七年(1125年),为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他力主坚守,反对迁都,以尚书左丞、亲征行营使负责战备,激励士兵,奋勇杀敌。使军民团结,金兵闻风而退,钦宗以康王赵构、张邦昌为人质,愿割地赔款求和,他率兵袭敌营不胜,便罢却官职;后经太学陈东等恳求,复职,并升知枢密院事。因极力主战,被贬远方。靖康二年,金兵又围开封,他领兵勤王,但都城已失。宋高宗赵构登基后,他出任右相。给皇帝上书,提出十条抗金建国的建议,反和主战,并请求严惩张邦昌等汉奸,破格任用抗战将士。疏中,李纲还提出改革军制,整顿纪律,重新部署防御力量和募兵买马等一系列革新主张,目的在于挽救宋朝“靖康之变”以来的危重局势。在李纲的强烈要求下,宋高宗总算对一些投敌官员作了适度处置。上任后,即整顿军队,部署战备,荐张所招抚河北,傅亮治兵河朔,命宗泽渡河。可惜李纲任宰相七十天后,又被贬官。绍兴二年(1132年),任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后多次上书论攻战守备方略,均未被采纳。

  只因辩“马”丢了状元
  李纲自幼才智过人,诗词歌赋,刀剑棍棒,样样精通。二十二岁那年赴京赶考,偏偏母亲身体不适。李纲一贯孝顺,只得等到母亲病好后、才匆忙起身。虽说家乡离京城有几千里之遥,一路上早起晚赶,风尘仆仆赶到京城已到开考日期。匆忙进入考场。当日宰相李邦彦为主考官。阅卷时,见李纲考卷句如行云,文若流水,他格外妒忌,便逐字地查阅。终于发现李纲把“战马”的马字下面的四点写成了一横。以此把李纲的一甲第一名状元降为第四名进士。

  随后,宋徽宗下旨召见榜前四名考生时,亲自批阅考卷,看完四张卷子,发现李进士的文章竟比状元的还要好,就问主考官是怎么回事。李邦彦说:“进士李纲文章虽然动人,但他连马有四蹄都不懂、把它写成一横。马无四蹄,不能驰骋,更不能作战,请圣上明查!”

  皇上听了李邦彦的话,觉得有理。李纲被召上殿,皇上问:“马怎么没有四脚呢!”李纲知道自己一则进考场太匆忙,二则心中想念母亲,所以出现了疏漏。他将错就错,辩解说:“启奏万岁,臣文中之马本是驰骋疆场,屡见战功的烈马。只是后来被困于南山,不能到战场厮杀以建功业,长期关在马厩里,四蹄便攒在一处了。等待有朝一日扬鞭奋蹄啊!”皇上一听非常高兴,赞赏李纲机智能辩、胸怀大志。皇上封他为“太常少卿”。后来,李纲果然在宋王朝国运危艰,金兵大举南侵,直逼京城紧急关头,能挺身而出,披铠甲,跃战马,率兵抵抗,屡建战功。后人敬慕李纲忧国忧民,刚正不阿,鄙视李邦彦卖国求和、陷害忠良的行为,把有四点的“马”写成李纲所写的那个改点为横的“马”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回乡种树唾骂奸臣
  李纲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嫉恶如仇,相传,1142年,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时,李纲已被罢官。当他得知岳飞被害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既恨奸臣当道,又恨自己无力伸张正义,只好举家隐居乡间,安度晚年。

  临行前,李纲想再看一看京都的百姓,就踉踉跄跄地在街上走。忽然见到前面围着一群人,听口音,看穿戴,多数是南方来的读书人。他们挤在地摊前,争买北方运来的桧树苗。李纲凑上前,向他们打听原因。“种桧树苗!”“南方种桧树,我还是刚听说哩!”李纲愈觉奇怪。

  “这很简单,不过是为了让后人记住秦桧是陷害忠良的奸贼,不做卖国贼!”这时,人群中有人认出了李纲,就叫起宰相来。大家对李纲仰慕已久,一下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痛斥朝廷腐败,怒骂奸臣秦桧妒贤嫉能,陷害忠良。原来,这些年轻人都是来应试的,他们看到朝廷黑暗,都感到前程无望,就决定放弃功名,回家种树去。他们说着说着,一个个捶胸跺脚放声大哭。李纲也激动得热泪直流。真是民心不可违。秦桧一时得逞,将来必定遗臭万年!李纲当即也买了两株桧苗带回乡里,种在庭院里,时常浇水、施肥,树苗逐渐抽芽长大了。后来,其中一株桧树干枯了,只剩下光溜溜的枝干。据说,山里突然飞来一群杜鹃鸟,把树叶全啄光了;又有人神秘地说,是秦桧死后,这株桧树一夜之间,全都落了叶,再也不会发芽了。可乡里老人称,每逢阴历十五,明月当空时,在那株枯树下,有一个身影像秦桧,捆绑着跪倒在地的奴颜卑膝形状。

  宰相李纲魂归何处?
  几经调查考证,虽说初步认为李纲系平江人,李纲卒于1140年,享年57岁。其妻系黄夫人之次女。其子无考,其父名夔,官至龙图阁学士,但其后人及其墓冢,目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搜寻资料,加以考证。据《平江古今通》一书记载介绍,平江李氏自有唐乾符6年(879年)李敬先从长沙迁芩川。后晋天福2年(937年)李陵泰由江西建昌之磨刀坑迁南江,未曾提及李纲墓冢及其后人分布情况。而李纲侄李宾王(李西平)墓在平江三阳。同时宋代地方官民为李纯、李宾王父子修建“父子进士坊”。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曾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据《宋诗鉴赏词典》记载,该诗是李纲贬谪武昌(1128年)后所作,由于反对求和、主力投金,并且亲自派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奸臣所排挤,自己感到愤愤不平,为此作《病牛》诗以自慰。

  李纲为相仅七十天后,被贬到湖广武昌,见世态不妙,恐生变故,遂在武昌谪居,次年又“移澧浦”(见《梁溪全集》),自称所历之处皆“骚人放逐之乡”。之后,李纲痛感皇帝昏庸,不久朝廷又将他贬到边远的南剑州(今福建)沙县充当一名监税小吏。便隐居无锡梁溪河畔安度晚年。并作有《梁溪全集》诗十三自序和著有《梁溪先生文集》一百七十卷,其中《感愤有作》诗中“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可鉴忠心,更可得知李纲老来在无锡深溪隐居。

回答(2):

平江县在近代孕育了60多位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和92位国民革命军抗日将领。这里更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曾经发生过“三月扑城”、“平江起义”、“平江惨案”等重大革命事件。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平江20多万儿女壮烈牺牲,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1万多人,占湖南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先后走出了64位共和国将军和100多位省、部级干部,是中国三大将军县之一。以下为平江将军名录【上将】张震、苏振华、傅秋涛、钟期光、张海阳【中将】赖毅、钟赤兵、欧阳文、张令彬、邱创成、吴信泉、刘志坚、甘渭汉、方强、方正平【少将】方正、方国安、方国南、孔峭帆、叶楚屏、吕展、李元、李基、李光辉、李桂林李彬山、李梓斌、杨尚高、吴自立、何能彬、何辉、何维忠、余光文、余非、张书祥、张平凯、张正光、张闯初、林胜国、罗湘涛、郑贵卿、钟伟、钟明彪、秦化龙、徐德操唐明、黄连秋、黄胜明、喻缦云、谢忠良、福林、裴周玉、方南江、李柏涛、李作之邱明、张小阳、张连阳、张宁阳、黄彬、喻集禧、王赤军、张振乾、黄跃进

回答(3):

官塘:之称就是塘里冒水干哒,才称为干塘。。。。。。。

回答(4):

今天想玩穿越火线,我用阻击打死了好多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