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特写子弹镜头的电影

越多特写越好!类似刺客联盟的
2024-11-20 09:27: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放·逐》
  【观影日记】唧唧歪歪侃《放·逐》哥特式的梦 发布于:2008-11-21 21:12

  终于还是写了《放·逐》,我不记得自己看了几次《放·逐》,每次看完,无比激动,却不敢写,害怕激情所致,语无伦次,写出垃圾分析。今天还是鼓起勇气写了,对于这部自己最喜欢的港片,觉得不写点什么实在心里过意不去。也看了很多其他关于《放·逐》的影评,云中的几篇很棒,把很多视觉上可以说的都说了,这一次希望写一点被提的很少的方面,想到哪写到哪,条理欠妥。

  最开始还是不得不提提《放·逐》中的站位,虽然这个也说的很多,但是确实太出色了,不得不写写。杜琪峰最爱2.25:1的屏幕,这是众所周知的。2.25:1是一个极端的宽高比,用得好,棒到天上,用得不好,瞎橘纯属浪费,而对于它的使用是很考导演镜头内调度功力的,因磨旁团为它的宽过于极端见下图:

  这个时候导演可以把更多的人物安排进画面,我们看这里,为画面提供了各种可能,剧情可以从最右边黄秋生处展开,也可以从中间的吴镇宇处开始,或者是左边的林雪,还有最左边的那个病床上的张家辉,同时这样的宽度能让纵深中有更多的人物,有背对他们启缺的大飞哥手下,有医生,还有林雪屏风后的人,这样一个镜头就可以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空间关系,同时为剪辑提供了更多可能,你可以用画面中任何一个地方的中景接,这样更加增加了悬念。同时,这还很好看。从这里看出杜琪峰的站位的高超之处,也可以看出他的确有学习过莱昂内在《西部往事》中运用的站位。我们再看一个:

  这一个镜头也是把五个主要人物全部安排进了画面,为什么这么安排?为什么张家辉在画最左?为什么吴和张耀扬站那里?为什么林雪站黄秋生画右侧?结合一下最开始他们两拨人的目的,你就可以知道这里安排的巧妙。

  然后,我想谈谈我最喜欢的一个段落的节奏,节奏这东西太复杂,剪辑,声音,景别,动作方向,颜色,乃至颜色和光对各异的观众的影响都会形成影片的一种内部视听节奏,在这里我仅以剪辑,景别和平时很少提到的声音来谈谈第一场枪战前张家辉上子弹,黄和吴退子弹的段落节奏:

  镜头1:张家辉拿枪起来,三人的全景,交代了画面中的空间关系,同时因为是全景,动作看上去就不那么剧烈,节奏还没有上来。

  镜头2:张家辉上第1颗子弹,因为是特写,交代剧情同时让动作显得剧烈,在视觉上拉起了节奏。当时我的感觉是矛盾一触即发,但是我又觉得他们是兄弟,不会这么快就开始打吧?这里是子弹上左轮的声音。

  镜头3:张家辉中景,由特写切回来,节奏缓和了一些,四周几乎没有声音,很静,原来没有那么快开打。

  镜头4:黄秋生开始退子弹,这一个镜头的时间比前面的都要长许多,以前是兄弟嘛,当然不会这么快开打,于是节奏缓和下来。

  镜头5:黄秋生退下第一颗子弹,落在木地板上,大家注意这里,子弹落地时有一声,然后在地上弹了一下,有了第2声,同时还有混响。一共6颗子弹里有5颗是这样的落地的。

  镜头6-1:张家辉上第2颗子弹,注意这里和第一颗子弹的特写不一样,动作没有那么剧烈,我们要明白张家辉的这把左轮要上6颗子弹,第一颗时,用特写起交代作用,如果第2颗你又用大特写,那第6颗不是要用子弹特写了?所以第2颗用这样的景别是为了达到一种稳步向前,慢慢提升节奏。紧接着,画外黄秋生退了第2颗子弹,这时的子弹落地声音从画外传来,当然比退第1颗时声音小,但是这一颗黄秋生退的时间比第一颗他在张家辉上子弹后还迟疑了一会才退明显短很多,这时是小声音快速度,黄秋生的节奏也在向前。

  镜头6-2:与6-1同一镜头,黄秋生退子弹后,镜头拉近张家辉的手,上第三颗子弹,这时比上第2颗子弹动作更明显,声音更大,节奏继续上来。

  镜头7:黄秋生退第3颗子弹,与退第一颗子弹的视觉一样,但是声音比退第2颗时大,同时只用了一个镜头,所以比第一颗用两个镜头的感觉要快,节奏上来。

  镜头8:张家辉的第4颗子弹,再次切回特写,声音变大,频率变快,时间变短.

  镜头9:黄秋生退第4颗子弹,直接用的地板上的特写,我们发现,黄秋生的第一颗子弹是用的手的特写和子弹落地特写两个镜头展现,速度感觉就慢些,第3颗子弹时,只用一个镜头,感觉比退第一颗快,而退第四颗时,也用的一个镜头,同时是地板特写,所以声音比第3颗子弹更强烈,节奏就继续提升了.

  镜头10:张家辉上第五颗子弹,与第四颗处理相同.因为节奏已经被黄秋生那边的剪辑提起来,但是还没有到爆发时,我猜想这个处理是稳定节奏.

  镜头11:黄秋生退第5颗子弹,特写他的脸,这里的节奏也在提升.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常规的处理中,为了让观众更明白剧情,明白谁开枪,导演是不会让一个手的特写突然开枪的,毕竟手是由人控制,所以这里给黄秋生严肃的脸特写,我认为是给开枪一个预警.

  镜头12:张家辉六颗子弹全部上膛。这里用了段落中最大的一个特写,同时上第六颗子弹的声音也是张家辉上子弹声音中最大的。

  镜头13:黄秋生的第6颗子弹退下来,这里要注意听,这颗子弹落下的声音和前面五颗落下来的不一样,没有那第2声,更干脆,更大声,同时频率更快。

  镜头14:吴镇宇退子弹,他连续退六颗,声音及混响都比黄秋生的要小很多,但是频率很快。这里我觉得老杜有两个用意(1)吴和张以前的感情绝对不如黄和张,感觉吴总是为别人想的多点,但是黄和张才是真正的对位。(2)吴的连续六颗子弹频率极快,一下就把前面的声音节奏的速度加快。

  镜头15:这是一个强大的细节,不仅在剧情上是交代后面黄秋生喝到子弹而使剧情转折,同时我们要注意这个汤的声音和前面的联系,汤沸腾的声音不大,但是很急很急,同时加上视觉上总感觉要冒出来,这里的节奏比吴退子弹还要快。也就是说这汤不仅在剧情上有作用,在节奏上也有很大作用。

  接下来是他们三个的面部特写镜头,共三个镜头,很短,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声音,是三个子弹上膛的声音,三个声音几乎连在一起,与前面汤的声音也连在一起。这里背景音乐也起了,很急很快。

  镜头16:三个特写镜头后,全景,三人同时开枪,但是枪声似乎只有一次,但是很响很强,在这里,节奏曲线达到了最高点。我们细心听还可以发现,前面我说的那些声音都是为了这一个爆发点而打的基础,也就是说声音是渐强的,而到这里达到了峰值,视觉也是在配合声音不断改变节奏或控制节奏。

  这里,说到了声音,我觉得《放·逐》这部影片的声音做的极为出色,倒不是因为那完美的空间感,由于音乐很多,还有对白的问题,空间感不是《放·逐》的亮点。《放·逐》声音的亮点在于控制了节奏甚至表现了人物。

  比如何超仪拿枪追四人的那段。

  在他没有子弹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到,她还在继续扣动扳机,在他最开始没有子弹时,他扣动扳机的频率和有子弹时一样,然后中间相隔的时间间隙越来越大,而且是逐渐递增的。四人已经跑远了,而她不可能现在杀他们了。

  同样,四人在黑医院楼底和楼上的大飞哥还有蛋卷强火并的那段,有一个声音处理特别出色,那就是枪声的不同。那一段,张家辉被扔在了楼下,大飞不断拿枪打他,吴镇宇躲在楼下想冲出去,他也几次开枪,蛋卷强在楼上的另一个窗子狙击吴镇宇,这里因为是晚上,双方的垂直距离还那么大,就听到枪在响,那怎么能知道每一枪是谁开的呢?有人说,我不用知道。但是我觉得在这里知道枪是谁开的很重要,因为大飞是在打张家辉,他没有管吴镇宇,是蛋卷强和吴在对打,很多时候画外突然冒一枪,如果是大飞打张家辉而你没有听出来,那就会使影评大大失色,因为那样张死的还不够惨。杜琪峰这么处理的,仔细的观众应该能发现,吴的枪和蛋卷强的枪的开火声音很相似,但是吴旁边有根铁的水管,如果枪是打在铁水管上,会是吴自己打自己么?那一定是蛋卷强开的枪,所以蛋卷强的枪声总是以那个水管声音来辨别的,剩下的那个当然是吴的枪声。同时,大飞的枪声和他们的不同,他的枪声更沉更大,很好辨别。

  因为这样,在吴镇宇的中景时,我听到了画外大飞的枪声,我们知道大飞只打的张家辉,所以就知道了张家辉被打了很多枪,所以对于吴镇宇一直那么急想冲出去的行为才更加理解了。

  最后,说一点最后的大决战那段。

  在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何超仪为什么会停下?他对黄开了几枪?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在视觉上,我看到他开了六枪,如果是六枪,因为他用的张家辉的那把装六颗子弹的左轮,六枪打完停下,是因为没子弹,然后后来才知道四人是来救他的,并且孩子哭了,这才在剧情上说的过去。

  但是,我记得只有五声枪声!那这么说来她手枪里还有一颗子弹!那为什么她突然停下,前面5枪这么急,他怎么可能自己停下?有人说因为宝宝哭了。狗屁!宝宝是在她开完枪之后才哭的!那她怎么可能停下来?她当时还不知道四人是来救她的呀~!

  最后一场,异常完美的调度和切换还有时间的处理,但是在朋友突然提到下我觉得有一个败笔---红牛罐。

  首先不说这个罐子穿帮了(最开始任达华手里是喝了的,但是天花板上那个镜头拍的天空中的罐子确实密封着的,更没有水溢出来了。)

  我觉得那个红牛罐的使用不好,最开始四人踢红牛罐时,四人的动作我觉得是慢镜头,但是红牛罐确实正常速度,在他被踢出后,枪战都是在慢镜与正常中不断转换的,那个时候给我和我朋友的感觉是时间过的很快,那一段应该算是个超自然段落了,但是最后红牛才落下了,我的感觉就是本来超自然玩得很好,突然就没味儿了,大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