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译本问题。

2024-11-02 06:22: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一种虚幻反映。但为何大量的梦却与客观世界相差很大,甚至做梦者在现实世界中从未见过梦中的东西或情景。每一个夜晚的感觉和事实告诉我们——梦不仅仅是“日有所思”的缘故。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有这种体会:如果白天最大限度的干某一项工作,而且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例如爬山、插秧、下棋等,这种情景很可能在当晚的或以后的梦中出现。据报载,著名化学家蒙捷列夫一连几十天苦苦思索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百思不得其果。可就在一次思索的小睡中,梦见自己排好了那些特殊元素的位置。醒来后,他立即根据梦中的情景偿试,果然正确。(在文学界和科学界这样的例子确实很多)。于是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久思必成梦。可见,梦中出现不出现,关键是思考的程度如何。
但事实并不仅仅如此。大家或许有这种体会:睡觉前身体感觉良好,睡着了梦见自己胃痛、四处求医,并吃了不少苦头,醒来后,很容易记起自己在梦中的“所作所为”(无论此时疼痛在持续还是停止)。我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些实验:待试验者平静入睡后,用非自然光照其身体的某一部位(注意光的强度不宜会致其惊醒);或者用一细绳轻轻地绑住其手指、胳膊或其他部位。待试验者醒来后,询问其在梦中的“所作所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纷繁复杂甚至荒诞无忌的梦景,如果用“久思必成梦”来解释,就显得很勉强了。因为好多虚无缥缈的梦景是做梦者根本就没有见到过甚至不可能想到的。事实让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假设:“梦是由深层触觉引起的大脑的一种不正常的思维活动”。
这样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一个健康人平静入睡后,他所做的梦是否也是由深层触觉引起的?也就是说,梦是怎样形成的?人为什么要做梦?梦中是否包含预测未来的信息?等等。
还有一个更有趣和现实的问题:我们醒着的时候,是大脑指挥们动胳膊动腿的,而入睡后,又是什么支配我们的身体从床上直立起来而且漫无边际的活动了整整一个夜晚呢?是大脑吗?显然不是——如果是大脑所为,那么梦景就成为现实了(“梦游”就是很好的例证);不是大脑吧,为什么又会产生记忆?!
为说明这两个现象,引用一个最普遍的例子:有一个晚上,我记的很清楚把睡在旁边的你骂了好一阵子,并打了你三拳两脚;(如果这些行为受大脑指使的话,我肯定是动手动脚了。而事实是——你根本就没挨打。这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茄粗—我的大脑对我的行为失去了控制。)过了一段时间,我醒来了。这时我明明白白的听见你指名道姓骂我不是好东西。于是我叫醒你,问刚才为什么骂我,你说这根本不可能。(可事实是——我挨骂了。如果你的这一行为受大脑指使的话——你肯定在撒谎。但我和大家都确信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因为好多人经常呓语。这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不用大脑照样可以说话,或者说一个人真真实实的行为他的大脑却不知晓。)于是我们就发现了前文提及的两个与现实完全矛盾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与现实矛盾现象发生的呢?
为解决这一系列有关梦的问题,我要引进两个概念:梦元和梦蒂,并简单的将二者解释定义如下:
梦元:是梦的中枢神经系统,是脑神经元的后备神经,和脑神经元有相似的活动方式和功能。它与大脑休息活动有关,并直接参与梦的形成。
梦蒂:有脑梦蒂和一般梦蒂之分。前者是指连接神经元和梦元之间的神经节,其功能是负责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后者颤谨镇是指连接传输神经和梦晌穗元之间的神经节,其功能是保持梦元发出的信息和传输神经之间出入交换的自由。
下面,首先利用梦元理论对几种特殊梦景进行解释。
一、 对“尿床”现象梦景过程的解释
由于尿液自身产生的压力使深层感受器产生兴奋,这种兴奋传输到大脑后,由于沉睡中的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并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对这些兴奋不予理采。原因有二:一是这些兴奋太弱(不足以使大脑对相应的感受器进行调节,更不足以使人惊醒);二是此时的大脑有惰性(因为对兴奋进行处理要损耗大脑的生物能量)。因为感受器一定要求大脑要对其进行调节,于是就产生更多的兴奋频频上传,敲击大脑皮层,而这些兴奋又不足以(不能)激烈撞击大脑皮层使人惊醒。为了满足这三个刻苛的条件(当然如果没有这三个刻苛的条件,就不可能有尿床这一事实)。于是,这些不足以引起大脑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节的弱度兴奋,不得不经脑梦蒂进入梦元,梦元立即组织相应梦景对这种弱度兴奋进行引诱加强,经梦元组织梦景引诱加强到一定强度的兴奋,经脑梦蒂又传入大脑,再次敲击大脑皮层,要求调节相应的感受器,这样相应的梦景就开始产生并被大脑记忆(因为大脑是不会彻底睡着的。也因为这样比直接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节更省力,这也是做梦太多会感到精神不振的原因),形成梦幻。同时大脑产生相应的信息,再由传输神经传到相应的感受器,开始对其进行调节。这样,大脑就事实上毫不费力的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了调节。这一过程直到上传的兴奋消失或减弱到不能被引诱加强为止。于是大脑就完成了有记忆(即做梦)却事实上不知晓的对相应感受器调节的任务。同时,做梦者也就形成和发生了明明白白的去了一个偏僻的地方痛痛快快的洒尿——其实已经洒在被窝里的梦幻和事实。
二、 对“梦溢”现象梦景过程的解释
大家知道,“精满自溢”是男性的一种生理现象。但为什么这一现象要伴随着美妙(特殊情况除外)的梦景发生呢?由于精液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压力使深层感受器产生兴奋(当然这些兴奋的强度不足以使大脑惊醒),这些兴奋上传到大脑后,由于此时大脑正处于睡眠状态,承前文所述,大脑对这些弱度兴奋不予理采。如上文,因为发出信息的感受器一定要求大脑对其进行调节,于是便产生更多的兴奋频频上传,而这些弱度兴奋不足以引起大脑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节。为了满足这三个刻苛的条件,这些弱度兴奋便经脑梦蒂进入梦元,梦元立即组织相应梦景对这些兴奋引诱加强,经引诱加强后的较强兴奋由脑梦蒂传入大脑,再次对大脑进行敲击,要求对相应的感受器进行调节。这样相应的梦景开始产生并被大脑记忆,做梦过程开始,同时大脑也产生相应的信息下传到提出要求的感受器对其进行调节,直到这种兴奋消失或减弱到不能加强为止,于是就形成和发生了梦溢的过程和事实。可见梦益现象和其他梦现象一样,都是很自然的过程,假如梦景中有污辱亲人的情况,大可不必自责。这并不是我们日有所思的结果,而是梦元惹的祸,它总是喜欢用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引诱加强那些等待的、急需引诱加强的弱度兴奋。
假如要求调节的感受器产生的上传兴奋不是进入梦元,而是直接进入大脑发生效应,只能有两个结论:一是无梦景(因为此行为是非条件反射);二是做梦者能够自控或者惊醒。显而易见,二者都与事实相悖。
这就是“梦”,即梦元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产生的弱度兴奋组织梦景引诱加强,经引诱加强的兴奋与大脑进行信息交换,并被大脑记忆,同时经引诱加强后的兴奋“唤醒”大脑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解,从而实现大脑自已休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梦元对相应的兴奋引诱加强是相当重要的,假如没有相应的引诱加强的过程(即不做梦),那么提出要求的感受器将得不到大脑的有效调节,休息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将无法实现平衡。需要说明的是,相应的引诱加强是指不同部位和功能的感受器传来的兴奋,梦元将组织不同的梦景进行引诱加强,以“引导”大脑及时准确的对相应的提出调节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节。这就是为什么“尿床”现象和“梦溢”现象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梦景的原因。
三、 对“魇死”现象梦景过程的解释
在现实中有一种魇死人的现象,但这种现象极少发生。现在让我们利用梦元理论对“魇死”现象进行解释。大脑入睡后,由于受过度疲劳、吃的过多、身体某部位受到挤压等影响,相应的深层感受器便产生兴奋,要求大脑对其进行调节——抑制或改变身体某部位的不良状态。承前文所述,这些弱度的兴奋不足以“唤醒”大脑,于是大量频频上传的弱度兴奋经脑梦蒂进行梦元,梦元立即组织梦景对其进行引诱加强,经引诱加强后的兴奋经脑梦蒂进入大脑,再次去“唤醒”大脑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节,同时对引诱加强的过程进行记忆。但是这些引诱加强后的较强兴奋还是引不起休眠的大脑反应——产生相应的兴奋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节。于是这些大量频频上传的兴奋经梦元引诱加强后越集越多,最终进入到梦元误区,并陷越深。慢慢地达不到目的的感受器便最大限度的产生兴奋(而这些兴奋并没有使做梦者醒来),随着时间和引诱加强过程的继续,身体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导致相应的器官活动剧烈以至破坏而使做梦者死去。因此,魇死者常伴有惊恐、流汗、挣扎、流口水等症状。这里提及的“梦元误区”是一个很庞大的深层空间,是梦元与大脑信息交流占用空间后的剩余部分,在没有接受到大脑传来的信息之前,与神经元形成的先天性因素有关。神经元、梦元和梦元误区之间的关系,正如计算机技术中的中央处理器、内存和外存。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的外存最初在没有中央处理器进行存储操作时,是空白的。而梦元误区在没有接收到大脑传来的信息之前,已存储了相当部分的信息(即与每个做梦者的先天性因素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发生同样的“尿床”和“梦溢”现象,而不同的做梦者一定会有不同的梦景及做梦者梦景中会出现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或现实生活中并未见过经历过的情景的原因。
四、 对人为什么会做梦原因的解释
平静入睡后,大脑渐渐地进入昏迷休眠状态。由于我们的心脏在一刻不停的跳动着,我们的身体在一刻不停的进行着新陈代谢的运动,为使这项运动健康持续协调的进行,因而全身各处的感受器会一刻不停的产生兴奋,向大脑报知身体各部位的运行状况,以便大脑进行调节,使身体的循环保持平衡。由于休眠后的大脑有惰性,因此对这些兴奋不予理睬。反之,只有不睡觉。可见,对这数以千计的兴奋不理睬是不行的。怎么办呢?承前文所述,这些兴奋便经脑梦蒂进入梦元,经梦元组织梦景进行引诱加强,经引诱加强后的较强的兴奋由脑梦蒂再次进入大脑,去“唤醒”大脑,于是大脑便产生相应的兴奋对提出要求的感受器进行调节,同时记忆下这一过程,即做梦。
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实现明明白白在床上躺着,梦中却四处奔波这一行为的呢?原来身体各部分感受器传来的兴奋有强弱、主次之分,而首先进入梦元的则是各个重要部位、主要关节处的感受器传来的兴奋,它们按白天活动的频率,先后依次被组织梦景引诱加强,大脑再按原序对相应的感受器进行调节及对这一过程记忆,因为大脑对信息处理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于是整个身体就开始运动起来了。这就象演皮影一样,只在皮影需要的关键的几处系细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五花大绑。梦也是这样,因为梦是最节简的。也就是说,能不在梦中调节的感受器最大限度的不予理睬,留给大脑清醒时去应服。由于信息的庞杂,致使好多信息相应抵消或者叠加,于是就形成了梦无目的,非连续、不确定的特征。
可见梦是大脑休眠后,身体本身维护平衡和有效调节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大脑自身为了很好的休息而采取的一种很高明的手段而已。这种特殊和高明表现在:它用最省力、最节简、最美好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休息这一“艰巨”的客观要求。这就是说,大脑也是需要休息的,而大脑休息的外在表现是睡眠,本质是做梦。这也就是为什么做梦太多或太少都会感觉精神不振的原因。做梦太多消耗了大脑的生物能量,做梦太少达不到大脑休息的要求。因此,要有效提高大脑活动质量,就必须改善和提高睡眠(其实质是做梦)质量。其实,大脑的这种高明手段,我们早已运用在各个领域。例如:《几何》中证明“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如果直接证明,老师无从下手,初二学生更是无法接受。但是利用辅助线的方法,就一点难度也没有了。(如图所示,只要过任意一点做对边的平行线,然后利用内错角或同位角关系就可以了。)可见,证明这道题最有意义的就是怎样找到一条辅助线的过程。这一过程,难道和大脑利用梦元组织梦景来实现自身休息的过程不极为相似吗?

当然,梦元则是梦形成、发展、演变和消失的主宰。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大脑休眠后,利用其已有的信息对感受器传来的弱度兴奋进行引诱加强,从而使大脑对相应的感受器予以调节。梦元作为“后备神经中枢”,偶尔也会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指挥而不报告大脑。如“呓语”、“磕牙”“梦游”等行为,正是由于受梦元引诱加强的兴奋控制而做着梦中的动作的缘故。显而易见,这都是一把手休息时,二把手惹的祸。
可见,“梦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反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等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这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下面我就“梦知未来”、“梦能预测吉凶”等说法的科学性作一点说明:
我的一位亲戚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她梦见一只豹子闯入她的房间里,朝她的左乳房用力抓了一下,就转身跑了。她被唬的惊了醒来。这件事她一直未给任何人讲过。后来几天,她似乎感觉那个乳房有点不对劲,但是什么却感觉不到。为了排除心里的阴影,她决定到医院检查一下。检查结果使她的梦得到了证实:她的左乳得了乳腺癌。
几年来,这个故事一直困绕着我:梦真的能预测吉凶祸福吗?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科学依据?
为了得到正确的解释,我首先将自己做的梦有意识的记忆一下,并在当天的活动中予以应对;其次有目的的和朋友、同事谈一谈这方面的体验和认识,同时查阅诸如《周公解梦》等经验资料,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发现这方面的事例很多,而且都大同小异。于是我相信梦是有规律的,梦知吉凶也存在可实践性,对这一现象避而不谈是错误的、非科学的态度。因此,一直以来,我始终在努力寻找“梦知吉凶”及梦的预测现象的科学依据。
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好长时间。但是,当我把梦元、梦蒂两个概念引入梦的成因后,这一切便豁然开朗了。当然,全部的奥谜就在于:梦元组织梦景对需要调节的感受器产生的弱度兴奋引诱加强、使大脑对其进行调节并记忆这一过程的过程。例如故事中的女士,预示其乳房发生病变的梦景不在于被豹子还是老虎抓一下或咬一口(因为这样的梦景是梦元信手拈来的),而在于已患病(未被发觉)乳房的感受器发出了一些大脑清醒时还不易发觉的已有症状的信息(弱度兴奋),从而使梦元引诱加强这些弱度兴奋时,组织了特殊的梦景,并被大脑记忆。当然,要引起清醒时大脑的反映,必须有更强的兴奋,也就是说,当某部位的病变发展到隐隐作痛的时候,大脑会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该看医生了,而在梦中提示已经太晚了。需要说明的是:大脑这样做要比其休息时花费更多的能量。这就象牙痛便感觉不到身上痒一样。
这就是我找到的“梦知吉凶”这一现象的科学依据,这个依据也证实了第六感觉的存在和偶尔的正确性。

参考资料: 引自新浪精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