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A是北宋时期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家,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
毕A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迹见于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
北宋庆历年间,毕A为书肆刻工,用新的活字印刷方法,使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他的师弟们大为惊奇,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A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黏合剂,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
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
待黏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毕A把印版用火一烘,黏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A说。“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A笑着说,“去年清明前,
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
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
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A最有心。他早就
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其实在毕A发明活字印刷术前,雕版印刷被广泛运用。雕版印刷
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此外,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至宋代,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
北宋初期,成都印《大藏经》,刻板13万块;北宋朝廷的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10多万块。
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700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