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分析以什么为测量标准

2025-04-15 15:24:4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测量标准为要看具体使用的方法:

如果用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几种指标:

1、相关指标分析法:

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2、如果用构成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几种指标:

直接材料费用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费用比率=直接人工费用/产品成本*100%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

扩展资料: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

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朱乐斯·帕帕特的著作中,被定义为“社会的改良”。

其后,这一概念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重新界定。

到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对前人的理论加以提炼,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本—效益”分析开始渗透到政府活动中,如1939年美国的洪水控制法案和田纳西州泰里克大坝的预算。

6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多,使得人们日益重视投资,重视项目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比较成本与效益关系的分析方法。以此为契机,成本—效益在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成本效益分析

回答(2):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拓展资料:

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

1、净现值收益法:(净现值NPV:Net-Present Value)

净现值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之差算出净收益,然后根据净收益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

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计算公式为

:其中Bi为某一项目i所可能产生的净收益总值,t为项目建造和投入使用的第t年,bi(t)为项目i在第t年所产生的收益;

ci(t)为项目i在第t年所支出的成本;1/(1+r)表示利息率为r时的折现系数;n为所分析项目的存在期间;ki为项目i最初的投入资本。

2、现值指数法,简称PⅥ法,是指某一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同其现金流出的现值之比。

3、内含报酬率法,又称财务内部收益率法(FIRR)、内部报酬率法以及内含报酬率法。

回答(3):

如果用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几种指标: 1,相关指标分析法。 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2,构成比率分析法, 直接材料费用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费用比率=直接人工费用/产品成本*100%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