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

2024-12-04 09:25: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北京的规划研究来看,奥林匹克公园(当时称为国家体育中心)的选址就开始考虑北京北中轴区,后来在申报前又有过争议,有反对选址北城,建议采纳南城方案的,即选址在东南四环与京津塘高速公路东南角或者亦庄 (马晓春,奥运场馆为何选址在北城,《市场报》2001 年 8 月30 日第八版) 。这些意见认为:第一,北中轴选址地区原来是大面积的森林和绿地,因北京大半年的风向是西北风,几年施工下来,这里会给朝阳区(包括 CBD 商业中心区)、东城区乃至城中心(尤其东北区),甚至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带来大量的尘土,空气质量会降低。第二,东北两面的四环路现在已经非常拥挤,如果把奥体中心和国际展览中心两个巨大的磁场再放在一起,将会严重增加交通负荷,雪上加 雪上加霜。第三,朝阳区已经规划了商业中心,在这里再规划一个展览中心有重复建设的可能。第四,把国体中心放在南城,可以“开发北京大南部”,平衡北京市内部的贫富差距 ( 彭培根,北京奥运会场地选址还需三思、优化,人民网,2001 年 7 月18 日)。但最后还是决定放在北城(见图 1 所示),其理由是:

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发展建设城市中轴线北部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新的城市形象。
用地位于市区中心地区和绿化隔离带的交接地带,环境优美。
场馆集中程度高,与其他举办奥运会相关设施距离近、联系方便
城市的主要快速环线——四环、五环路穿过公园内部,交通方便
周围城市建设区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周边地区人口比较密集,配套设施完善,有利于赛后使用 (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书)。
当然,奥林匹克公园选址对于城市发展的利弊,不能仅仅从上面的几条理由中得到说明,但最终 2001 年以北城方案为奥运主会场选址进行的申奥活动取得成功,这至少说明选址北城的决定对于申奥是成功的。次年年中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规划方案征集”继续坚持北城方案,以中轴线北区的这块地区作为基地进行。从此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四环和五环之间的奥林匹克公园成为 2008 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 ( 它是总规划用地约 1135 公顷,内容包括中轴线、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奥运中心区。其中奥运中心区北区包括会展博览设施、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运动员村、地下停车设施、集中公共绿地和广场以及体育设施:8 万人国家体育场,1.8 万人国家体育馆,1.5 万人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等,奥运中心区南区包括原有亚运会体育设施、新建网球中心和曲棍球场。),而北城方案,在体现奥运文化与北京城市历史的交融上,也渐渐表现出其突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