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诗词曲文俱佳,书画名重一时。他自称只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认为“安知精之不如博也”。确实,他的兰、竹清劲秀逸,影响极大。
“扬州八怪”中,郑燮是名气最大、最为人所熟悉的一位。他有一方印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是他早年读书应考的历程。他是“八怪”中做过官,又弃官卖画者之一。官做得不大,范县令、潍县令,也就是他自称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但清正廉明,实实在在为百姓做过一些好事。因为不满官场黑暗,辞官不做了,跑到扬州卖画。既然是卖画,当然要收费,于是,写了一张妙趣横生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极有个性。
总之,他的高水平的诗书画等作品流传后世,都成为了经典之作;以及郑板桥关爱百姓的精神和不畏强权趋炎附势的品质都让他的名字为人熟知并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