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有没有高原反应?

2025-04-14 11:17:4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高原必备东东有哪些呢?

必带的药品有:

感冒药、消炎药、消化药、头痛药、止吐药如维生素B6(看个人体质,抵达后出现不良状况再买)

1.感冒药,感冒药不是用来治疗高原反应的,虽然高原反应很多症状与感冒相似。带感冒药,是因为感冒会诱发高原反应或导致高原反应加重。

2.消化药,消化不良、水土不服出现肠胃炎症等导致身体不适、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高原反应。消化药和消炎药也是必须的。头痛药在剧烈头痛时服用,能不服尽量不服。维生素B6用于恶心时服用。

3.维生素、营养素类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4.红景天(又来一波,哎)我觉得这个公司应该给我点什么才对。。

云南、西藏,川西等高原的紫外线都很强,既要防晒,也要防止强烈的阳光刺伤眼睛。

防晒霜、太阳帽和墨镜都是必须。即使追求粗犷美的男士也要防晒,因为强紫外线会晒伤皮肤,你总不会希望自己露在外面的皮肤都一块一块的掉皮吧,这不是危言耸听,真的会掉皮。

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角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干燥容易引发炎症,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高原反应。

如果已经高原反应而且是重症!!!

1.硝苯地平——治疗高山肺水肿。硝苯地平(心痛定)扩张小动脉,可以减轻肺水肿。

2.地塞米松——治疗高山脑水肿。根据缺氧情况可加服地塞米松0.75~6毫克,分2~4次/日服用。此药在减轻高原反应缺氧时的主要作用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氧量增多,以提高携带氧气能力,但地塞米松是激素类药品。

注: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滥用此药,在真正需要抢救时会降低其应有的作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肥胖、眼内压升高、高血压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尤其是有病毒感染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可使病毒感染扩散和加重。

3.乙酰唑胺——预防高原反应,加快适应。乙酰唑胺至高原前3天开始服用,每天两次,每次半片。连服7天。乙酰唑胺主要用于心脏性水肿、脑水肿和消化道溃疡。预防性服用,可减少高原反应症状。

注;乙酰唑胺的副反应是肾绞痛、肾结石、磺胺尿结晶、肾病综合症、粒细胞缺乏症(磺胺过敏)。长期服用,可造成血液中钾离子过低,肝昏迷、肾脏功能减退者不宜服用。

回答(2):

基本上不会,高原反应大多发生在3000m以上高原;而贵州海拔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高点韭菜坪,海拔才2901米。

【贵州海拔】

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800~1500米;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贵州地势起伏较大。从面上来看: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两地相差1625米。再从点上来看:最高点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点在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海拔只有148米。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相差达到2753米。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

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回答(3):

贵阳海拔近1100米,勉强算是个高原。我去过很多次贵阳,可以肯定的说绝不会有高原反应,更不可能缺氧。

那么海拔到多高才有高原反应呢?每个人因体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时开始逐渐有高原反应。

贵阳是个山城,城市内有一些小山丘,而且四季常青。近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好,贵阳是个美丽的城市。

贵阳城有很多美食,我最喜欢酸汤鱼。贵阳的城市边上有个很好的旅游去处——黔灵公园,进公园可以乘索道,沿山路向上走时会有很多猴子拦路要吃的,已然成为一景儿。公园里还有张学良将军被将介石软禁时的住所。

贵阳是个很适合旅行的城市,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贵阳的旅游宣传语是"爽爽的贵阳",所以我认为夏天去贵阳旅游度假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答(4):

高原反应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才会发生。贵州省虽处在云贵高原上,但平均海拔只有1100米左右,境内最高点韭菜坪海拔也才2900.6米,在贵州不会有高原反应,欢迎来到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