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

2024-11-18 10:37: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转摘:
第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参与意识。
我校开展的活动很多,如各种主题班队会、春游、秋游、参观工厂、农村等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两年一度的体育节和每学期一次的军训、体操、踢毽、跳绳比赛等等。但是,因受名额所限,相当一些孩子只能是去做“观众”的。此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应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扬奥运精神——贵在参与,要求学生明确赛前的选拔、练习等准备工作和一些服务性工作的重要意义,让每位孩子都知道:只要我们投入一份爱心、一份关怀、一份参与,就是为班级争光。比如:运动会前的一段日子里,不少孩子陪着“运动员”训练,有的孩子特意从家里带来手表为“运动员”计时。比赛中,学生们争着为运动员拿衣服、借跑鞋、送水、送毛巾,大家共同努力想办法,使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又如:新年联欢之前,我和全班的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拉花、剪窗花,一起去挂、去贴,去美化教室。这些活动的益处无疑是重大的,学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作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品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懂得:只有融入班集体之中,才能获得快乐。
第二,在班级工作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理解正误的能力。只有在分辨是非、理解正误的基础上,方能要求学生发自内心地坚持正确、远离错误。为此,我先引导学生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有正确的评价。比如,每次班级活动之前,我都不厌其烦地讲要求、讲规则,并努力讲清这些要求与规则的普遍意义,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地懂得其中的是非曲直。当然,尽管如此,也还是有一些学生经常违规,在批评他们时,我都先问他们:“知道老师为什么找你们谈话吗?”希望他们自己找到自身的差距。或者,我请他问问同学们,启发大家帮助他明辨是非、找出差距。小学低年级儿童之间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每当这时,我就请当事人好好想想:究竟是谁的错?错在哪里?如何改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与此同时,我热情鼓励学生们自己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有些事情孩子们解决不了,我也尽量不去包办,而是发动班级小干部和其他有能力的学生伸以援手,群策群力,共同分辨是非,抓住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批评学生时注重事实,切忌“心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
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律等健康的心理品质,表扬固然是必要的手段之一,但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批评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另一个途径。但是,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教师当然不能体罚,更不能“心罚”。所谓的“心罚”,就是大家常说的“舌头底下压死人”,或者“冷淡疏远”。我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批评时一定实事求是,不发火,不讲讽刺挖苦的话,更不采取置之不理、故意冷淡的态度;二是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通过寓言、故事来引导学生知错、认错,绝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丧失前进的勇气和热情。我相信:只要学生树立起自信、自尊,那么一切缺点都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