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撰写科研论文

2025-04-16 14:37:5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教育科研论文也称教育论文,是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可以是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但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或总结。因此科研论文也就不简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必须是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的总结,这种探索可以是理论上的思考,可以是实践中的创新。
教育科研论文必须要阐述自己观点,这是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
我不想从理论上说明教育科研论文的特点、体例、写作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在报刊、杂志、互联网随处可见,我只想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和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审的感受,谈点儿感想。
一、要有所感悟
这实际上是科研论文要写什么的问题。目前存在一种现象,要评优了,要评职称了,教师们才想起要写篇论文,内容却不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感悟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拿来时下比较流行的理论当作“帽子”,然后给一些实际的例子戴“帽子”,结果就会出现几种情况:一种是“帽子”太大,显得头重脚轻;另一种情况是“帽子”太小,给人“遮不住”的感觉;再有就是给戴错了“帽子”,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当然从网上下载或是从报刊杂志上剪切、拼贴而成的论文就更不属于科研论文了。说写论文要有所感悟,就是说论文的内容应该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内心感悟,是对教育理论的感悟,是对教学行为的感悟,是真正在实践中悟出来的道理,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教训。
二、要有所升华
科研论文不同于工作总结
,要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要做出科学的结论,要把教育的现象和问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做出分析,得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只是把自己的教学当中的一些做法罗列出来,不做理论上的分析,还不能算是科研论文。但有些文章也想做理论上的分析,但理论和实际脱节,造成“水油分离”的现象。论文要有所升华,并不是理论与概念的堆砌,也不是给实例冠以某种理论的头衔。
三、要有所创新
论文是反映自己新的观点、新的探索的文章,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进行探讨、寻找新的解决途径的阐述。创新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线。一方面是探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探讨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讨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等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旧问题的论证的新角度、解决的新方法。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也是创新。教育科研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鲜明观点,而不是拾人牙慧,重复别人的观点。否则就失去了科研论文的价值。
四、要有所论证
一篇论文必须首先要有一个论点,之后就是要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述,即论据。有些作者对文章要阐述的观点认识得不清,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的观点,或是论据与论点不统一,或是论据的逻辑关系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作者对自己的论点根本就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也根本没有理清,读完这类的文章后的感觉是不清楚作者要说明什么问题。因而确定一篇文章的论点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做进一步的分析,然后确定论据。要分析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还要分析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分析论据是否能充分、典型、有力地阐述观点。所以说,论文阐述观点的过程应该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应该是严谨而有逻辑性的。一句话即要能够“自圆其说”。
五、要有所取舍
一篇论文的容量毕竟有限,不同的征文活动都会有不同的字数要求,大多数是几千字的容量,所以要用几千字明确地阐明观点,就要对相关的素材、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纳,选取最精华、最能代表作者观点的材料进行论述。首先,与本篇文章相距甚远的理论、资料就要舍弃,有些文章往往把一大段的套话、理论、名人名言放在文章开头,然后再从大的范围一点一点往主题上说,结果是文章篇幅已经一大半还不知道作者究竟要说什么问题,似乎这样才显得文章有深度,因而出现大量的“垃圾文字”。其次,对文章中例举的事例要进行归纳、概括,要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陈述,切忌“小说式”的陈述。这种文风的出现我想一是因为要凑篇幅,二是因为脑子空空,没有“真货”,三是因为已经养成了的一种强装“深奥”的不好文风。
好的文章不在于格式多么规范、结构多么完美,也不在于有多少华丽的词藻、有多少时髦的词汇,而在于给读者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即在于是否给读者提供了可吸取的经验和可借鉴的教训。

回答(2):

撰写科研论文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科研工作者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撰写科研论文的指南:

一、选题与准备

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

选择具有科研价值、能够解决实际疑问或推动学科发展的题目。

结合个人兴趣与能力,确保能够高质量完成论文。

充分考虑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丰富性和可获取性。

查阅文献:

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明确研究背景和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确定研究目标和方法:

依据文献综述,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构思与提纲

构思论文框架:

明确论文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等。

确定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和逻辑关系。

编写提纲:

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逐级展开,编写论文提纲。

提纲应包括各级标题和主要内容概述,有助于梳理论文结构和思路。

三、内容填充与撰写

引言:

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引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文献综述:

系统梳理和分析相关领域的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

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采用的理论基础、实验设计、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等。

确保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研究结果:

呈现实验数据、图表和实验结果。

对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释。

讨论与分析:

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探讨结果的意义、可能的原因、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

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贡献和意义。

重申研究问题的答案和研究成果的价值。

四、整理与润色

整理文献:

将引用的文献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排序和编号。

核对文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完善格式:

按照拟投稿期刊的要求,调整论文的字体、字号、行距等格式。

确保图表、公式等元素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润色语言:

检查论文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简练、流畅。

修正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提升论文的可读性。

五、投稿与修改

选择期刊:

根据论文的研究领域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

了解期刊的投稿要求和审稿流程。

提交论文:

按照期刊要求提交论文稿件和相关材料。

等待期刊编辑部的审稿和反馈。

修改完善:

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确保修改后的论文质量更高、更符合期刊要求。

总之,撰写科研论文需要科研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写作能力。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原则,可以撰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回答(3):

撰写科研论文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过程,涉及选题、文献调研、撰写、修改和投稿等多个环节。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科研论文撰写指南:

一、选题

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科学性和创新性的题目:

结合社会需求和热点疑问,以及自身专业特长和兴趣进行选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熟悉研究现状,参考导师意见,与同行交流等方式确定研究方向。

二、文献调研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精读:对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做好笔记和注释,总结论文中研究的问题、运用的解决方法等。

泛读:对与研究主题有一定关联的文献进行快速浏览,着重阅读摘要和结论。

撰写文献综述:

总结每篇文章的创新点、数学模型、实验方法、结论和不足等。

掌握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为找到研究空缺点和创新点提供基础。

三、撰写论文

建立逻辑框架:

一篇完整的论文通常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理论(研究方法/算法/模型)、方法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各部分撰写要点:

题目: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的主题和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

摘要:论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

引言: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以及对现有研究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理论: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算法或模型,有理有据,切勿空洞无支撑。

方法与分析:清晰描述实验设计、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法等,结果分析应全面、逻辑严谨,图表应符合文章要求。

结论:总结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疑惑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按照学术规范格式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确保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注意论文格式规范:

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保持一致,符合学术出版物的要求。

标题层级清晰,使用规定的标题格式。

表格和图片应分别统一排序,并标明名称和资料来源。

四、修改与投稿

反复修改论文:

在撰写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论文内容清晰、逻辑严谨。

打印出来修改,以减少遗漏错误。

请同行或导师审阅论文,并提出修改意见。

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根据研究主题和论文质量选择合适的学术期刊。

了解期刊的投稿要求和格式规范,按照要求修改论文并投稿。

五、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如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这些行为会严重损害学术声誉和职业发展。

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

与同行保持密切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学术进步。

保持耐心和毅力:

科研过程往往充满挑战和困难,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综上所述,撰写科研论文需要认真选题、深入调研文献、建立逻辑框架、注意格式规范以及反复修改和完善。同时,还需要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并保持耐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