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更指的是什么时候?

2024-11-22 09:42: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古代的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我们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三更指的是几点,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

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

时辰北京时间属相别名和描述子时23:00-00:59鼠夜半,又名子夜、中夜,鼠在这时间最活跃。丑时01:00-02:59牛鸡鸣,又名荒鸡,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扩展资料: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或 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更

回答(2):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1.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 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 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 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回答(3):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后来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拓展资料
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除夕夜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五更计时制及地支计时法:
戌时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亥时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子时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丑时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
寅时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子时——夜半三更又称午夜,过了午夜,则进入下半夜。

回答(4):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一更”【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二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三更”【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四更”【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五更”

回答(5):

“三更”指的是前半夜11时至1时,即我们所说的“子时”。一更代表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