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多细菌在低温条件下也并不会被完全杀死,只是进入了休眠期。那又为啥会进入休眠期呢,是因为低温的时候酵素(酶)活性很低,由于是酵素促进着各种各样的生化学反应,代谢经路等在低温的时候都会变慢,细菌的吃喝拉撒都会变得很慢,或者干脆不进行了,导致细菌看起来像死过去一样。大多数酵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RNA),酵素效率比一般的无际触媒都会高很多,但是人家是有工作条件嗒,而且限制酵素工作的因素(特别矫情)很多。最常见的是高温,pH过高或过低(过碱或过酸),都会使蛋白质永久失活。然而低温会使蛋白质变性(还能变回来)而不是让它们永远失活。大概如下图(来源:「生物」东京书籍出版)所示,低温时的曲线能延伸下去,而高温会和x轴相交,反应速度=0就说明酵素挂了…当然无机触媒没这么多烂事,可它们慢啊…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嘛节pH也会影响酵素活性,从左到右分别是胃蛋白酶(最适pH2以下),唾液中的淀粉水解酶(最适pH7左右,和口腔内环境相似,这就是嚼馒头越嚼越甜的罪魁祸首,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胰蛋白酶(最适pH8左右,碱性条件下棒棒嗒)。诶呀诶呀,扯远了,总之如果给细菌们恢复最适温度几个小时,并且给它们充足的营养粮食的话,菌菌们就又会元气满满的繁殖后代去了呢!细菌大多很耐冻,做一次用来形质転换的大肠菌可以-80℃冻半年呢~(恕我真不知道什么细菌啥时候能真正被冻死涙目ToT)那在低温时,酵素活性低,无法正常代谢的细菌又是怎么度过生命的寒冬的呢?聪明的细菌会形成胞子(汉语是芽孢哈)。低温,或者营养不足的时候都会通过把原来是二倍体的自己减数分裂成一倍体,也就是生殖细胞的方式来度过难关。贴两张图(前几天实验时候照的),虽然不是细菌,是出芽酵母。40倍对物镜观察,上图是健康的,还能看到液泡,下图是胞子形成培地培养3天的,细胞小了,还看不到液泡,大多停止出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