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保定城区历代的演变,有古城区图也成

2024-11-08 10:57:5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在古代由城墙和城门围起来的“城”不断出现的同时,城与乡就逐渐分离。尽管如此,二者之间却不可能断绝往来。因为城是都、府、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但这里不能生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城里人要吃饭穿衣,城外乡村的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自己吃不了要出售,以换回自己所需的城里的商品。这种城里和乡下人交换的场所就是“市”。被过滤广告

“市”一般设在城的边缘,开始时只是临时的场所。因为交易不是每天都有,或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届时,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带着要交换的商品赶来,凑集在一起,与城里人进行交换。这就叫“赶集”,是“市”的最初形式。

以后,交换发展成贸易,次数也增多,于是临时性的“集”就变成了常规性的“市”。以后人们习惯于把“城”和“市”连在一块,称为“城市”,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区别,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自古以来都把营建城市作为一件大事,其重视的程度,首先表现在“城”与“市”的布局和规划上。筹措之完善,几乎细到城池的广狭、街道的宽窄、位置、道路的分布等,无不各有法则,处处体现出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

保定城垣的营建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经历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和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其间宋代始建,但元代又先毁后建,才奠定了今天保定旧城的基础。保定城垣的建筑,城内的街道胡同规模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元代开始的,金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的《顺天府营建记》对此留下了较全面的记载,使我们知道当时重建保州城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立足实际,全面规划。“画市井,定民居,置官衙”,“度地为势”,特别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城的西南部,因地势关系,邻水凸出,使城的形态成靴子形。全城中心是北为衙,南为宅。依据堪与(风水)学说东西大街贯通,南北大街错开一定距离,形成丁字街。从城外潦引一亩泉、鸡距泉二泉之水“作为新渠,从西水门流入”,循市东行,绕古莲花池而东,返回北折,由北水门而出,水域面积占城中十分之四。城内水塘较大的有五个,“为柳塘,为西溪,为南湖,为北潭,为云锦口。当夏秋之交,荷菱如绣,飞鸣上下,”舟行其中,投网可以得鱼。既解决了原保州城“井泉咸卤,不可饮食”之病,又展现“渊绵舒徐,水禽容与”的一派江南风光。

(二)城市规模气魄宏伟,增强了城市功能。全城官、民居住坊里的规模,统一规划,分鸡泉、吴泽、懋迁、归厚、循理、迁善、由义、富民、归义、兴文十坊(“坊”是由街道分割成的一块块的居民区。到了民国初年,“坊”不过是街道行政区的名称);城中水网密布,建桥十座,以通往来;还在桥上建有来青、浮空、薰风、分潮四楼,供人游憩;利用城中之水建四处园林:西称种香、北称芳园、南称雪香、东称寿春。恢复、新建十六座佛寺:日萋隐、鸿福、天宁、兴国、志法、洪济、报恩、普济、大云、崇严、天王、兴福、清安、净土(西大寺)、永宁大悲阁。十一处道院:曰神宵、天庆、清宁、洞元、玄武、全真、朝元、玄真、清云、朝真、得一,新建九座,而复其旧者二。四座神祠:曰三皇(三皇庙)、岱宗(东岳庙)、武安(关帝庙)、城隍(城隍庙)。

(三)街巷形成在城建格局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街巷的增加和变化。因为建城就要筑城墙,有了城墙就要开城门,有了城门,对着城门的就是街道,在纵横主子道的大街两侧,通过门向相同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三合院的房屋连接形成一条条宽窄不同的胡同,供车马行人出入方便,并成了连接住所与交织的主干道间的脉络。正是这一条条胡同与小街填塞才组成了坊,一片片的坊就成了城内的居民区。不论是元代土城,还是明清时期的砖城,这种网格式格局数百年没有多大改变。

清代后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诸如水道、水坑填平),衙署迁徙,街巷自有相应变化。当时保定城区的街巷,有四市(骡马市在北大街,煤市在南关,菜市在东关,灰市在西关)、八街(城内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和城关四条街)、七十二条胡同。进人民国以后,随着城区人口增加、住宅的新建,街道胡同较前有所增加,当时城区有冠名的街道49条,大小胡同126条。保定胡同的名称,在元代重建保州城时就有了。

据学者考证,“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关于胡同一词的来源,据《北京的胡同》一书载,“胡同”虽是元代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其解释有三种,一是“胡同”来自蒙古语“水并”。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水井周围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将水井转为街巷之意,称为胡同;二是胡同相当于小道路、横街、小巷等。也是从蒙古语来的;三是金末元初,蒙古人开始兴建元大都(即北京城),当时城内居民的住房都是按片分开,中间辟有通道,这种通道在蒙古语中读音为“火瞳”,后转读成胡同。

从保定胡同的由来,其名称、特点,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保定风情,几乎每一个胡同都有一段历史,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记载着保定的历史风情。保定胡同之名丰富多彩,既质朴、又形象,不仅有情趣,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保定的胡同是有了城市后才出现的,其名称的来历变化与保定城建的历史相生相伴。保定早在宋代即为宋辽对峙的边陲城池,元明清王朝从路治、府冶到省治。明永乐元年(1403年)把行省三司之首的大宁都司移驻保定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自此保定成为直隶省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

与此同时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衙署、官邸、庙宇、祠堂、学府、商铺、集市与居民住宅连接起所有街巷,才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当作为城市交通最小单元的胡同形成后,人们自然会给它起个名字,这个名称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叫响了,叫开了,它就代表了这条胡同在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通信、探访、交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同时也是作为与其他胡同相区别的依据。保定胡同的名称,从元代张柔建城开始一直都是靠人们口头相传,政府记录在案。至于用文字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那是1918年才开始的。

胡同的名称一般都反映出所在区域的显著特征。所以保定好多胡同都是用一个显眼的、有名的或形象的标志来命名的。早年间最显眼的、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城门、衙署、庙宇、祠堂、府学、河流、水井了。以城门为名的。如:西门北马道、西门南马道。以历代衙署为名的。如:总督署前面之街称督署(民国时为省府)前街,保定府署前面一段称府门口,再往西因是按察司驻地,故称臬司街,清末衙署改提法使司,街名随之改为提法司街。原清苑县署住地之街称旧县街。源于寺庙得名的胡同,如:三皇庙街<今体育场街),就是因为该街西头路北有座三皇庙。城隍庙街是因该街北头有座气气势宏伟的城隍庙。

关岳庙胡同也是因为胡同东侧紧靠曹琨重修的关岳庙而得名,类似这样的胡同还有灵雨寺街、九圣庵、白衣庵、达五道庙街等。以地形、胡同形状特征为名的如:轳辕把胡同、茄子胡同、扁豆胡同、枣儿胡同、布袋胡同(后雅化为博爱胡同)、墙缝胡同(后雅化为翔凤胡同)。以方位命名的,如:西大街、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南一胡同、北一胡同等。以井命名的,如:单井胡同、双井胡同、胡家井、井儿胡同等。以姓氏命名的,如:梁家胡同、大小纪家胡同、唐家胡同。以河命名的,如:南河坡、北河坡、西河沿、东河沿、紫河套。

以同业者聚居地为名的,如杀牛胡同(雅化为沙牛)、杀猪胡同(雅化为撒珠)。以历史名人居住地命名的,如帅府胡同(元代都元帅张柔住地)、相府胡同(清代直隶巡抚于成龙曾在此住,因他领过太子少保衔,有相位之称)、大夫弟、国公街(明代刘阁老居此)。以传说中明代住有两文、武官员的街,而称文武胡同。以纪念战国时燕昭王拜大夫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并设驿站的街,名为金台驿街。此外还有一种让人回味而有趣的“三山不显,四水不流”为名的传说。三山指大梁山、小梁山和泰山行宫:四水指东北隅的东大坑和窝窝头坑、东南部的南河坑、西南隅的西河坑。虽有山字,但不是山,是街名,虽有水但不能流,而是水坑。

保定市解放初及“文化大革命”之后,仅对街巷名称不雅的或时效性强的命名进行了更改,“文化大革命”中易名的进行了恢复,其它街道胡同基本延续原有的名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保定的城市建设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市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老城区;随着旧城改:造和路网建设工程的加快:,市区街路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新城区开辟了很多通衙大道,古城区的街巷也已旧貌换新颜。在巨变中,一些老街地名不可避免地随之消失,新开辟的街路急需命名,原有的街路命名和地名标牌设置也相对滞后,存在着有路无名、有名无路、一路多名及路标、门(楼)牌编号混乱、样式陈旧、残缺不全等情况。对此各界人土及市民多次反映和建议,要求解决。

基于此,市政府用两年时间(2003-2004年)对市区街路名称进行了大规模的规范和调整。在市区街路名称调整中既注意到保留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又依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根据市区街路实际状况,确定了“东西为路,南北为街,一路一名,新旧有别,多用原名”的调整原则,制定出地名命名“三要六不”守则,即:要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要体现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科学化;要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不用人名命名;不用外国地名命名;不用政治口号或时效性强的词语命名;不用行政区划、名山大川、单纯数字、单纯方位命名;不重名;不同音。坚持在街路命名土既尊重历吏传统,又体现城市特色。

同时,考虑到保定市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很多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或者民俗,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一旦消失,城市的文化内涵无疑将变得单薄,因此在调整中,着重坚持古城区与新城区“新旧有别”原则,保留了一定数量古城原有的地名。经过调整后市区共有大小街路156条,胡同(巷)103条,对这些街路地名标牌全部进行了更新设置。新设立的标志庄重、大方、醒目,基本覆盖了市区街路及大小胡同,增加了新的亮点,使地名真正发挥了名片作用,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回答(2):

这个不好说

回答(3):

  保定市历史沿革
  战国时为中山国地。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置奉化军(治清苑县),天成三年(928年)升为泰州,为保定设州之始。
  [编辑本段]古城往事
  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此后一直是河北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中心。
  【秦上谷郡】
  上谷 , 是古郡名。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 把河北中北部改为上谷郡 , 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了河北的都会 , 人们就把保定称为上谷。
  【始建保州城】
  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这一带发生战争。金代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
  【重建保州城】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御作用,又改善了城中水质,并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新建的保州城,成为京师门户,为燕南一大都会。�
  【建府学及书院】
  宋熙宁四年(1071)保州建州学。明代改为保定府后,又始建府学,并建有二程书院、金台书院、上谷书院。�
  【明代改建保定城】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隆庆年间(1567~1572),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的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设立莲池书院】
  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唐执玉移直隶总督署至明朝大宁都司故址。十二年(1734)在莲池边设莲池书院,为直隶最高学府,知名院长有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后期并开设英文、日文专科班,有日本人来此留学。书院造就了一大批文人学士。�
  【修浚府河】
  乾隆十七年(1752)大规模修浚府河,直隶总督方观承亲赴上游察看水源,深挖和开凿一亩、鸡距、申泉、五花诸泉,疏浚候河、白草沟河及下游数十里河道,使天津、南北运河的船只接踵而来,府河码头呈现"舳舻相接,樯帆如林"的景象。�
  【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
  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命人刻制棉花图,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并将其献与乾隆皇帝,对河北植棉和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建官刻印书局】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城内建官刻印书局,约有200多名员工,为直隶较大的印书局,曾印《畿辅通志》、《保定府志》、《清苑县志》和《四库全书》的一部分,八国联军侵保时废。�
  【创办畿辅大学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直隶总督在城西南灵雨寺创办畿辅大学堂(直隶高等学堂),为保定第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
  【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占保定】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闰八月,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占保定,大肆烧杀抢掠,对文物古迹肆意破坏,并将布政使廷雍、城守尉奎恒、淮军统领王占奎等以"纵拳杀西人、烧洋房"的罪名枭首示众。《辛丑条约》签订后,侵略军始撤离保定。�
  【创办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袁世凯在保定练新军,设陆军速成学堂和将弁学堂(后改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师范学堂、巡警学堂等。三十年设立农务学堂,三十一年设立直隶学堂、法政学堂,以及测绘、军需、马医、医务等学堂。三十三年设直隶全省警务学堂、崇实中学、直隶女学堂。�
  【创办育德中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幼云等同盟会员在保定创办育德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培养青年先进分子,并作为河北省同盟会的机关驻地。民国6年(1917),育德中学开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李维汉、李富春为第一班学员,刘少奇为第二班学员。宣统元年(1909),又创建直隶第二师范学堂、清苑中学堂和盲哑学校。�
  【曹锟兵变】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2年曹锟受袁世凯指使发动兵变,保定兵匪乘机抢掠府库,焚烧街市,连续烧抢两昼夜,火光冲天,官民财物被劫掠一空,后由驻军入城镇压始息。�
  【建立河北大学】
  1921年直隶农专(农务学堂)、医专(原医务学堂)、法律、法政、高等师范学堂合并,建立综合性的河北大学。�
  【创办协生印书局】
  1926年,清苑人张培植在保定西大街创办协生印书局,除印刷课本和报纸外,还负责印刷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文件和马列著作,出版单位署名"人民出版社"或"北方人民出版社"。1934年由于叛徒告密,协生印书局被国民党保定行营查抄,张培植被逮捕关押,1936年释放政治犯时获释。�
  【日军侵占保定】
  1937年9月24日,日军侵占保定。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由天津迁保定,日军不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出动"扫荡",残酷屠杀抗日军民。日伪还于1944年以保定城关及附近村庄成立保定市,并建立伪保定市公署。�
  【国民党河北省政府迁保定】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10月军警宪特联合在保定城中进行大搜查、大逮捕,镇压革命活动。1947年9月,在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担任要职的中共地下工作者谢士炎、丁行等5人相继被捕并遭杀害,此案在国民党军政界引起很大震动。10月,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开始由保定迁往北平。�
  【保定市人民政府成立】
  1948年1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围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驻保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
  【河北省会】
  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定县(现定州市)、阜平、涞源、涿县(现涿州市)、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10县(市)。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石家庄。
  【保定地区】
  1968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区析出,复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1986年5月7日增辖清苑县,保定市辖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郊区和清苑县、满城县4区2县。1987年撤销郊区。
  【地市合并】
  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新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