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龚遂,西汉时任渤海太守。
2、龚胜,西汉末年任渤海太守。
3、龚舍,以名节著称,与龚胜共称“西汉二龚”。
4、龚茂良,南宋淳熙年间参知政事(副宰相)。
5、龚源,宋徽宗时的工部侍郎。
龚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92位;在当今中国以人口多寡为序的排名中列第99位。
扩展资料:
来源:
1、相传黄帝有大臣名“共鼓”,其子孙以共为姓。
2、相传尧有大臣名“共工”。其后代以共为姓。
3、出自古“共国”-商代诸侯国;因侵犯西周受到周文王讨伐。国亡,遗民以国为氏。
4、出自姬姓,“共伯和”之后。西周有贵族名“和”,封于“共”,为伯爵,故称共伯和。其子孙以国名为姓。
5、春秋时“共叔段”之后。郑武公子“叔段”政变失败,逃至“共”,称“共叔段”。其后代有部分以“共”为姓。
6、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申生”之后。因含冤自尽;其弟“夷吾”晋惠公即位,加含族谥号为“恭太子”。因古恭、共二字通用,申生后人以其谥号为姓。
7、共氏为避难改姓隐居,部分后人于共字上加“龙”成“龚”;另部于共字旁加“水”成了“洪”氏。故共、恭、龚、洪四姓源出一辙。
8、周昭王有个儿子,名叫翁溢,封官于山东青州盐官郡。至六十代轩公,贞观年间,考中甲榜进士,封为闽州刺史,后迁到莆田的竹啸庄,是翁氏入闽始祖。
五代后期,翁氏后代干度公生了六个儿子,为免战乱将六兄弟分为洪、江、汪、翁、龚、方 六个姓氏,也就是今天六桂宗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龚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谈脊弊度百科-龚遂
参考资料来野喊源:百度百科-龚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龚舍
姓: 龚
排名: 99
由来: 龚姓是黄帝臣共鼓的后代。相传黄帝有个大臣忠共鼓,曾与货狐共同制造船,他的子孙以共为姓。后来,共姓为了避难,改姓隐居,在共字上加“龙”成为龚姓。到于具体是何时所改,是全改还是部分改,古籍无明确记载。共姓为了避难或避仇,一部分人加“龙”成龚姓,一部分人加水成为洪姓。所以,龚、洪二姓同出一源。龚姓源头较多,支脉也繁,早期主要在现在的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江苏、甘肃、山西等地区发展繁衍,其中以山东、江苏、河南龚姓在汉代比较有名。宋、徽宗有工部侍郎龚源,遂昌(现在的浙江)人,因事被夺职后居在和州(现在的安徽和县),在此发展为大族。明代以后,龚姓有的又移居到现在的上海、广西等地。从清乾隆年间开始,闽、粤龚姓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迁往新加坡等国家。古代的龚姓名人,影响较大的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现在的杭州)人龚自珍。宽辩龚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排在第192位,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名列第99位。
参考资料:http://61.137.93.60/bbs/bbs/dispInfo1.jsp?id=1552166&bbsid=292&PageNum=4&pageCount=4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
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几乎与黄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礼的显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们被列为所谓“四凶”之一,被圣君虞舜流放到现在的河北和辽宁一带,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若干年代,他们为了避仇,又分别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来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洪氏;有的则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个龙字,成为了龚氏。两个姓氏尽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内,十足显示了他们的不忘本源,更明白表露了他们的所自来,真是妙不可言。
由此看来,长久以来在中国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众,很有名气的龚、洪二姓,实际上根本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间的关历巧大系亲密异常呢!
龚氏,正跟他们谊属兄弟的洪氏一样,过去的2000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较南方的苏肢竖、浙、皖、赣一带为繁衍中心,并且很早便播迁到了闽、粤之地。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
“二龚”在历史上名气响亮,所有的读书人都知道,指的是汉代的两位著名高逸之士龚舍和龚胜,而这两位深受历来书生心仪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约2000年以前汉哀帝年间的江苏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见龚氏在江苏的悠久渊源。
龚舍是一位精通鲁诗的学者,贤名远播。汉哀帝曾一再征召他出来作官,可是三番两次都被他所婉拒,甚至皇帝特别遣派使者亲自登门请他出来当泰山太守,他也当了不到几个月就“上书乞骸骨”。后来又拜他为地位崇高的光禄大夫,他也一样地不肯接受,视富贵如浮云,为后世读书人塑立了不朽典范。
龚胜,也一样是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他虽然曾于汉哀帝时应诏为光禄大夫,但于王莽秉政时即悄然隐退乡里。后来,王莽篡国称孤道寡,仰慕龚胜的高名,曾经奉印绥,安车驷马,恭恭敬敬地征拜他为上卿,可是,龚胜却在“吾受汉厚恩,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叹声中,绝食而死,高洁志行,垂诵千古。
参考资料:http://mem.netor.com/wjx/frame.asp?id=84&name=龚%20%20%20%20%20%20%20%20
龚氏也是人才辈出,例如,西汉的龚遂,在任渤海太守时,因附近各郡遭饥荒而激起农民纷起反抗,他开仓借粮,奖励农桑,祥兆使狱讼减少,农民归田,因而被后世称作封建“循吏”的代表。西汉末年的龚胜,曾三举孝廉,与武原(今江苏邻县)人龚舍,均以名节著称,世谓之“楚两龚”。还有西汉时的画家龚宽,音乐家龚德。南宋淳熙年间参知政漏物事(副宰相)龚茂良,是宋孝宗时名臣;福建、广东的龚氏族人大多以谨搜租龚茂良为始祖。此外,还有宋徽宗时的工部侍郎龚源,宋末元初有画家龚开;明代有史学家龚之伊,宜兴著名陶工龚春,水利家龚弘、龚天申;清初有画家龚贤,清代有历科博士龚士燕,清末有捻军将领龚得树、湖南哥老会首领龚春台等。影响较大的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杰出的爱国者龚自珍,他的诗风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所作的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近现代有学者龚道耕、著名光学家龚祖同等。
龚姓历史名人
龚遂,西汉时任渤海太守。
龚胜,西汉末年任渤海太守。
龚舍,以名节著称,与龚胜共称“西汉二龚”。
龚茂良,南宋淳熙年间参知首运政事(副宰相)。
龚源,宋徽宗时的工部侍郎。
龚之伊,明代史学家。
龚贤,明末清初画家。
龚士燕,清代有历科博士。
龚得树者侍梁,清末有捻军将领。
龚自珍,晚清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杰出的爱国者。
龚澎,中国外交家,谈竖中国共产党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