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是了不起的,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早已掌握了各种用来算数的方法,并且不断改进,使得更好为各方面的需求服务。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中国曾经在早期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方面留下过光辉的一页,甚至比阿拉伯数字的创造发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创造了十进制记数方法,领先世界千余年,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也还能用到,可以说影响深远。
而到了周代,人们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或骨头制成,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全部放在一个布袋里,然后系在腰部以便随身携带。在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一边计算一边需要不断地重新布棍。这些小棍子虽然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在中国的数学史上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算筹的发明可以说印证了中国算数经历的漫长历史进程。
当然珠算盘可以说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这种轻巧灵活且携带方便,更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最初大约出现于汉朝,到了元朝时日渐成熟。珠算盘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后来还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区,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仍在使用。
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印度,在公元前500年,印度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大约在公元8世纪前后才传到阿拉伯,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约在公元1100年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而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是在公元13世纪以后,1892年才在我国正式使用。
中国人的数学天赋自古以来都是被世界认可的,然而现在我们数学的一切计算都基于阿拉伯数字。那么在阿拉伯数字没有传入中国以前,我们的古人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
结绳计数法。绳子每打一个结代表一次或一个。结的大小,结与结之间的距离,绳子的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2.算筹。大约在春秋时期,人们一般都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也叫“算子”,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牙、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人们会把他们放在一个布袋子里面,系在腰间随身携带。
3.算盘。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木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和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在没有阿拉伯数字的时候,我国的算数文化已经很强大。多去了解和研究古人的智慧也是在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用算盘啊,没有阿拉伯数字,我们中国还有自己的数字。
当然是小算盘,会打算盘可比乘除快多了。
应该是用算盘算的,这是我们中国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