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姿势:两脚分开略与肩同宽,(以右手持杆者为例)右脚蹬直,左脚弯曲,身体很自然地贴向台面,这时你要感到两脚和身体是很稳定的,没有过分前倾或是后坐的情况,身体也没有不舒适感,特别强调两脚站稳以及身体舒适。
手架在击打过程中也很关键,是稳固是进球的一个前提,其作用是作为身体的第三个支点,为出杆提供一个稳固的通道以及调节母球击打点位。首先张开手掌按与台面,手掌拢起,四指抓紧台面,拇指紧贴食指形成一个稳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击打过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离开台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时候松散。
很多人打球喜欢把球杆握得很紧,甚至时间一长手上还会打出茧子,而且这样也打不力量来,其实用手指轻轻握住球杆就行了。打台球就像钉钉子一样,如果你把榔头握得很紧,那么手腕也会随之而僵硬。
在身体趴到台面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试杆,你应该保持握杆的小臂是放松且自然垂直的,换句话说你握杆的手指、手臂、肘关节、肩关节都应该很放松,这样才能发出力来,如果很僵硬势必影响到你的发力和击球准确性。然后把球杆尽量放平,这时你握杆的“拳头”、下巴、手架和目标球应该是成直线的,用你的小臂轻柔地带动球杆做水平的抽动,使杆头贴近母球的击点,这样反复试3、4次使之感觉平顺,注意节奏要掌握好,不宜过快。
在得到一个机会后就急于趴到球台上准备击打,实际上这个时候你不妨走到台边弯下腰看清楚正确的瞄准点,由于视角的关系,有些角度的球当你趴到台面后看到的角度并不是正确的,特别是一些看似直线的球。在你正确找倒了目标球的瞄准点后,很多人的视线就开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该注视哪里,其实在试杆的时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击点、目标球的撞击点和袋口之间来回,没有硬性规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杆的时候目光是应该盯准目标球而并非母球更不是袋口。
手臂带动球杆水平地向后拉去寻找发力点,拉多少根据你所需发力的大小而定,注意拉杆要平。如果需要大力,这时可以松开后三指,否则手腕会感觉别扭,找倒了发力点后,有一个很短暂的停留,这时你要信心百倍的出杆,不要有任何犹豫,注意出杆不要太猛,要逐渐加力,当杆头到达母球的时候加到最大,你会体会到一种刺穿母球的感觉,不要立刻把杆抽回来要把力发彻底,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完成,,如果猛然发力,那么你只能听到球碰球的声音,而没有那种穿透感。
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即正确的瞄准点(A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目标球中心距离一颗球(也即与目标球表面接触点(B点)距离半颗球)。不论母球与目标球位置如何,即图中角α是多少度,击球时只要对准A点打,就一定能将目标球送进袋口(当然 α角一定要小于90度才行)。由于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个虚拟的台球与目标球刚好相切,且两球连线对准袋口,而瞄准点即为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假想球法”。又由于瞄准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像是这条线长出了一截长度为半颗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称“找尾巴”。
台球如何才能打的准,这些小技巧,快来学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