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十二曲各指谁?

2025-04-15 01:39: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终身误]——宝钗
[枉凝眉]——史湘云、妙玉
[恨无常]——元春
[分骨肉]——探春
[乐中悲]——湘云
[世难容]——妙玉
[喜冤家]——迎春
[虚花悟]——惜春
[聪明累]——凤姐
[留余庆]——巧姐
[晚韶华]——李纨
[好事终]——秦可卿
看了这个枉凝眉应该是林黛玉。
百家讲坛的节目,刘心武在讲妙玉的重要时居然说红楼梦十二支曲(不算引子和收尾)中的“枉凝眉”是指史湘云和妙玉而不是大家所公认的宝玉和黛玉,实在有些匪夷所思了。
刘的证据过于孤立,以“葩”是花非草而证“阆苑仙葩”是代表海棠花的史湘云而非黛玉,以一句“无瑕白玉遭泥陷”证“美玉无瑕”为妙玉而非宝玉,好像都缺乏说服力。对于该曲其后的理解也多依赖于一些红学家考证但无法证实的文字(比如湘云和宝玉的重逢并婚配)。刘认为“终身误”一曲是钗、黛合说,从“恨无常”(元春)之后一一对应于十一个判词。而无故多出来的“枉凝眉”应该指除黛、钗外和宝玉关系密切的两位女子:湘云和妙玉。似乎有理但漏洞太多。

十二支曲中已有“乐中悲”、“世难容”分别单说湘云和妙玉,此处怎会又有“枉凝眉”来合说二人?而黛、钗除了“终身误”外却再无单写之曲,难道其重要性还不如湘、妙?
我认为十二支曲是分别单说十二钗的,“终身误”写的是宝钗,关于黛玉的文字只是一个描写上的对应写法,尤其是最后两句“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都只是说的宝钗,而曲名也明显是指的宝钗一人。
而“枉凝眉”则是专指黛玉(好像就不用多解释了)。如此似乎比刘的解释更合理一些罢。另外刘认为“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是说的宝玉对湘、妙二人的情感,似乎就更经不起推敲了。

回答(2):

[终身误]——薛宝钗、林黛玉
(“山中高士晶莹雪”便是暗指薛宝钗,“世外仙姝寂寞林”便是暗指林黛玉。)
[枉凝眉]——林黛玉、贾宝玉
(一般认为是写宝黛的,当然也有其他看法,如刘心武认为这首曲是专门说宝玉,湘云和妙玉的。详见参考资料。)
[恨无常]——贾元春
[分骨肉]——贾探春
[乐中悲]——史湘云
[世难容]——妙玉
[喜冤家]——贾迎春
[虚花悟]——贾惜春
[聪明累]——王熙凤
[留余庆]——贾巧姐
[晚韶华]——李纨
[好事终]——秦可卿

回答(3):

终身误]——宝钗
[枉凝眉]——史湘云、妙玉
[恨无常]——元春
[分骨肉]——探春
[乐中悲]——湘云
[世难容]——妙玉
[喜冤家]——迎春
[虚花悟]——惜春
[聪明累]——凤姐
[留余庆]——巧姐
[晚韶华]——李纨
[好事终]——秦可卿
有的版本是说枉凝眉是林黛玉

回答(4):

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