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工程背后的故事(感人)

感人肺腑啊o(≥v≤)o~~感人啊
2025-01-05 08:21: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泪。。。。。流吧。。。。

  李涛:神舟“第一开”

  9月28日16时38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安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第一架搜救直升机舱门打开的瞬间,一名搜救队员快速冲向返回舱落点,在指挥长下达开舱命令后,熟练地打开返回舱,三名航天员稳坐其中,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打开舱门的搜救队员就是李涛,主着陆场救生回收队空中分队一班班长。从1999年至今,李涛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所有任务,每次返回舱的舱门都是由他打开,因此,他也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神舟“第一开”。

  1999年7月,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毕业的李涛被幸运地分配到了刚刚组建的着陆场站救生回收队,成了一名搜救队员。当知道救生回收队是中国航天部队中唯一一支专业担负航天器回收任务的部队时,李涛激动万分,自己的工作同载人航天事业联系在了一起,与宇航员的生死安危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多么神圣、多么自豪的工作啊!特殊和神圣,使李涛在兴奋之余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1999年8月,李涛被派往北京航天部五院学习返回舱的扶正、开舱门、吊装固定技术和某型号电台的操作使用技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专业学好,把业务搞精,做一个优秀的搜救队员。在方师傅的指导帮助下,李涛对飞船返回舱及其舱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通过数百次的操作练习,熟练地掌握了返回舱吊装固定工具的安装方法和返回舱舱门的开启技术。并对某型号电台的原理及操作、组网方式、系统原理、频率频段、信道分配,及电台的接收机、发射机、双工器等集成电路中的具体电路进行强化学习,详细作了学习笔记,这也促使他迅速成长为救生回收队的骨干力量。

  神舟七号任务前,李涛独立编写了《返回舱吊装固定操作规范》,并和其他同志一起编写完成了《返回舱现场处置程序》,使返回舱现场处置有据可循,有章可依,为任务中返回舱舱门的快速顺利开启提供了可靠依据。

  张学亮:神舟“第一抬”

  刚听到抬航天员的工作时,笔者一直以为是个体力活,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行了,是与张学亮的谈话改变了笔者的这种印象。

  初见张学亮,只见他黑黑的脸庞,一米八几的大个,感觉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但与他细细聊起抬航天员的工作,笔者却发现他是个非常细心周到的人。抬航天员,首先要的是两个人的配合,自己再有力气,如果与同伴配合不好也不行。两名队员不仅要身高相似,而且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步伐、手势和所用力气都要均匀相等,这就需要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任务时的默契。

  神七任务前,每次训练张学亮都格外认真。“航天员从太空回来,身体很虚弱,我们轻微的晃动,对他们来讲都是难以承受的。”长期的训练磨合,他与队友几乎达到了每迈一步都一致的地步。

  9月28日傍晚,航天员出舱并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地面重力适应后,由6名搜救队员抬上搜救直升机。张学亮与队友是第一组,抬的正是翟志刚。“当时心里甭提多激动了,我能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当把翟志刚送到医监医保直升机后,张学亮才意识到,由于刚才过于专注,手都有些抽筋了。

  裴俊:神舟“第一吊”

  “虽然没有见到航天员,但我的工作却是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神舟七号救生回收队的一员,裴俊每次都见不到航天员本人,他的主要职责是,开着特装吊车,处置神舟返回舱,被誉为神舟“第一吊”。

  参加过6次神舟飞船任务的裴俊,在站里细心是出了名的。开特装吊车,不仅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还要对返回舱的外部结构很熟悉,才能在吊装时一步到位。为熟练操作,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近乎苛刻,由于吊装返回舱平时很难有机会练习,他便自己想办法,在吊钩上固定一支筷子,操作着吊臂往啤酒瓶子里放,每次的精准度都在厘米级,就是像这样长时间的磨炼,终于锻造了他“一抓准”的本领。

  神七任务前,裴俊还针对场区风沙大、草原夜间温度低,吊装照明设备极易损坏的特点,对设备重点加以检查和保养,减少故障的出现率。有一次,他发现照明设备的电动升降装置异常。他在寒冷的天气里对设备的机械装置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由于天气冷三用表失效,他就将三用表放到自己的怀中,用体温为三用表加热,当三用表能正常工作时他赶紧拿出来测量;一会温度下降,显示器失效,他又放入自己的怀中……就这样,他一次次的反复,经过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把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