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打尖”这两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吃饭”,吃完就走的那种。所谓“打尖”其实也就是打发舌尖,能够打发舌尖的自然只有饭食,所以“打尖”这个词才会用来表示吃饭这件事情。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行路过程中难免会肚子饿。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旅人总要走上好长一段距离才能碰到一家旅舍,所以每当这个时候都会进入旅舍吃顿饭或者休息一晚。于是这便有了“客官,打尖还是住店?”这句经典台词。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这句台词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曾出现过,它所传达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吃个饭就走?还是住一晚再走?”话说“打尖”这个词在元明清时期的小说中运用非常广泛。比如说出自李汝珍之手的清代小说《镜花缘》中就曾涉及“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的故事情节。
“打尖”这个词经后世学者研究发现,它很有可能源自于“打火”一词。古人做饭总是离不开火,所以打火这个动作往往与做饭紧密相连,而做饭又与吃饭相连。所以慢慢地,打火便被用来表示吃饭。“打火”这个词自元朝时期开始出现,一本名为《黄粱梦》的元曲作品中首次提到这个词,不过这时它暂且还是表示生火。然而同样出自元朝的《西厢记》以及《水浒传》等作品中所提及的“打火”则为旅途吃饭之意。
现在这“打尖”一词被归纳为方言,其中京津、四川以及广东地区的方言中都有这个词,不过它们的具体含义却是不同的。其中京津地区的“打尖”就是路途吃饭的意思,四川地区的“打尖”则为一种点心,而广东地区的“打尖”则表示插队。
打尖---就是填肚子的意思,吃饭,解决肚皮咕咕叫的问题,顺带有些休息喝水歇口气的含义,主要是指吃点东西,填饱一下肚皮。
“打尖”一词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把在旅途中休息进食叫“打尖”。这个说法,在古典作品
中常可见到。如陆陇其《三鱼堂日记》、“(戊午四月)十七,至本家庙打
尖。”
据考证,“打尖”系“打火”之误。不知在那个朝代之前,人们将一天
三餐之中的中顿饭,因其正值日中之时,所以称为中火,后引申为旅途中之
餐曰打火。叫来叫去,不知何时何原因,又将打火叫成了打尖。
这个考证见清代福格所撰《听雨丛谈》卷十一:“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
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住宿之间,乃误间而尖也。谨按
《翠华巡幸》谓中顿曰中火。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为尖也。”
这个考证是有根据的。《水浒》中有: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庄客安排饭
来。”再有元杂剧中也多有此说。如马致远《黄梁梦》:“兀那打火的婆婆,
央你做饭与我吃。行人贪道路,你快些儿。”张国宾的《罗李郎》:“恰离
了招商打火店门儿,早来到物穰人稠土市子。”打火店是供旅客吃饭的店铺。
(1)
[make
a
brief
stopover;have
a
snack;stop
for
meal
when
travelling]∶旅程中间的短暂停留(休息或吃饭)
倘若在平时行军,遇着这样好的地方,应该命人马停下来休息打尖,然后再走。——姚雪垠《李自成》
(2)
[topping;pinching]∶掐去棉花等作物的顶尖儿,也叫“打顶”
最新内容
广东方言:打尖
“打尖”是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我们广府人也会称之为“兼队”或“尖队”。“打尖”、“尖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其中却有大大的“学问”。
不才讲的“大学问”当然不是指如何去插队、怎样插得快之类的歪学问啦,而是指“打尖”、“尖队”这两个词语本身的语言文学渊源:“打尖”和“尖队”中的“尖”其实并非本字,而是后人讹传安上去的,它们的本字应为“櫼”(音zim1)。
从字义上分析,许氏《说文》中对“櫼”解释:“楔也”。“楔”(音“sit8”),在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的《汉语字典》(陆贯如著)中,有如此的解释:“插在木器的榫子锋利的木片”。而广府话中保留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习惯,名词常活用为动词,那么就存在着将名词性的“楔”引申为动词“插入”、“揳入”的可能性了。换言之,名词性的“櫼”可能具备了动词“插入”之意。再看看生活中的实例:广府话中有“凳仔烂佐,要櫼番佢”,明显证实之前我的“名词‘櫼’能活用为动词”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櫼”作动词时就应该解作“用楔子插”即“插入”,而“打櫼”就可解释为“插队”了。
而“尖”(音zim1)字,本身的所有意思中没有一个与“插入”相关的。尽管存在着“打尖”这样一个词,但也并非“插队”之意,而是“歇息”之意。“尖”出现有“歇息”这一意思,是在清代以后,以此又出现“打尖”一词。《红楼梦》第十五回:“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这里显然不能解释为请“他”去插队了。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版的《红楼梦》一书,亦将之注解为:“在旅途或劳作中间休息、饮食,俗称‘打尖’。”同样的例子可见于《老残游记》有一句“我已打过尖了”;《儿女英雄传》里也有:“说着便告诉店里,我们那里尖,那里住。”当中的“尖”、“打尖”皆为“歇息”。可见,“打尖”不可能解作“插队”,而该解作“歇息”才对。
至于从读音入手,’“櫼”读作“子廉切”(《说文》),音与“尖”相同,都读作“zim1”。因为音同,而把“尖”替代“櫼”的可能性很大。
综合字义合字音的分析,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认为,“插队”的广府话,在书面上应写作“打櫼”。
细心的朋友还会发觉,有的人也会将“插队”说成“兼队”。当然,这也是讹传所致的不当用法。是一种既读错音,又写错字的“双错”用法。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一开始有的人将“zim1”音听成了“gim1”,并一直流传下去。
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但经考证,发现“打尖”应该是“打火”。
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但经考证,发现“打尖”应该是“打火”。
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11记:“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寻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这在小说和杂剧中也俯拾即是。《水浒传》第60回:“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说岳全传》第8回:“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元王实甫《西厢记·楔子》:“〔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