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是什么意思?

2024-11-28 21:42: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意思是: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出自:《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

朝代:唐

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扩展资料: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仅四句,即厅历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曾经沧海难为水岁慎”。

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诗句表面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扮雀搜里的。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海面广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河水,只不过是举目即可望穿的细流,不足为观。写得意境雄浑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思五首·其四

回答(2):

  一、(我之所以这样)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二、扩展知识:
  1、原词欣赏: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
花丛
懒回顾,
半缘
修道
半缘君

  2、作品简介:《离思·曾经沧海渣瞎闹难为水》作者为唐代诗人
元稹
,此诗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神败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
夫妻之间
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3、作者简介: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贞元(785-805)中明经及第,
复书
判拔萃科,授
校书郎
。宪宗元和(806-
820)初授左拾遗,升为监察御史。后得罪宦官,贬江陵士曹参军,转通州司马,调虢州长史。穆宗长庆(821-824)初任膳部员外郎,转
祠部郎中
知制诰
,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为相三月,出为
同州刺史
,改浙东观察使。文宗大和(827-835)中如罩为尚书左丞,出为武昌节度使,卒于任所。与
白居易
倡导新乐府运动,所作乐府诗不及白氏乐府之尖锐深刻与通俗流畅,但在当时颇有影响,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
元氏长庆集
》60卷,补遗6卷,存诗830余首。

回答(3):

这是诗人元稹的一首悼念亡妻的绝句
元稹·《离思五首》毕歼之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说自己信中数扰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修道”可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所以“半缘修道半缘君”即是说:一部分是因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一部分是因为你(指亡妻)啊。
为什么诗人要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不是因为薄情,正相反,正是因为用情之深,思念之切才会用“修道”来作为一种寄托。因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卖旦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回答(4):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