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始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始预防的目标人群,是指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也就是说是指不吸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没有肥胖等人群。
对于这一类的目标人群主要提倡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杜绝烟酒,保持心理平衡。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主要是指已经有能够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人群。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肥、超重或肥胖、血液的高凝状态等等可变的危险因素以及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的主要方式就是控制可变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其主要的目标人群是已经明确诊断有冠心病、脑卒中或者周围血管疾病的人群。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和遏制已经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进一步进展,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二级预防的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不吸烟,健康饮食,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积极的控制自己的体重,尤其是对于体重超标或肥胖的患者更应该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合理用药:主要是可以选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和他汀类的药物。同时对于存在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也应该选择最合理的药物治疗。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1道防线是营造全社会范围的健康环境,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和消除能够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第2道防线是心脑血管疾病代谢危险因素的检查、治疗和控制。
第3道防线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应该循证医学的证据,积极治疗已经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目前心脑血管病多是动脉硬化引起,在心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脱落或破裂形成血栓,造成心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冠心病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等。首先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二级预防,并服用他汀类药物调整血脂、稳定斑块和抗炎等治疗;如果由房颤引起,应长期规范抗凝治疗;如果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通过长期服用相关药物,使各项指标达到治疗标准。另外,还要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如:心理平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戒烟戒酒等。
生活规律,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及时健康查体及早发现引起心血管疾病隐患提早预防,防患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用蝎子喝当归党参煲汤喝然后大火转小火就可以了
长期的出现头皮发麻的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80%。如果你也经常感到头皮发麻,就一定要注意是不是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