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格和晶胞有何区别?

2025-03-31 14:01:5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把晶体中的每个结构单元(原子、分子、原子团或离子)抽象为一个点,间距相等的点排成一行直线点阵,直线点阵平行排列而形成一个平面点阵,许多平面点阵平行排列就成了三维空间点阵。
在点阵中以三维空间3个周期a、b和c为边长而形成的平行六面体格子被称为晶格。(所以,晶格是一种几何概念,是从晶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简化的描述)
如果将组成晶体的结构单元置于晶格的节点上,可以得到晶体中与晶格相对应的实际结构——晶胞。
这是二者的基本定义。可见,晶胞是一个大小和形状与晶格相同的平行六面体,既包括晶格的形式与大小,也包括对应于晶格结点的结构单元内容。

回答(2):

为了描述晶体的结构,我们把构成晶体的原子当成一个点,再用假想的线段将这些代表原子的各点连接起来,就绘成了像图中所表示的格架式空间结构。这种用来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的几何空间格架,称为晶格。由于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可以从晶格中拿出一个完全能够表达晶格结构的最小单元,这个最小单元就叫作
晶胞
。许多取向相同的晶胞组成晶粒。
晶格
是原子有规律的用线条连起来,组成象魔方那样的形状。
晶胞
可以理解成“细胞”,是晶体的一部分。分子、原子或离子中的原子排列有一定的次序构成,由于晶体次序有重复性,晶胞是晶体中一个最小的单位结构且无重复!